支援 NVMe 協定的 SSD,近兩年已是大多數人在選購電腦時的標準配備,不過以 PCIe 3.0 x4 介面較普遍,其傳輸速度大約在 3000MB/s 左右,不過今年開始,支援 PCIe 4.0介面的 SSD 逐漸湧現,以x4通道來說,傳輸速度可以輕鬆超越5GB/s,但採購時要特別注意的是,目前僅 AMD 平台才有原生支援 PCIe 4.0 SSD,Intel則是預計要等到第11代處理器才會導入。另一方面,由於大容量 SSD 的價格逐漸下滑,因此外接型態的攜帶式 SSD,有逐漸取代2.5吋隨身硬碟的趨勢,不過建議選擇 USB 3.2 Gen2規格的產品,在系統支援下,才可體現出 SSD 的速度優勢。
SMR磁錄技術之亂
至於在傳統硬碟方面,上半年所爆出的 SMR 爭議,主要是圍繞著 NAS 硬碟而出現,目前大多數的 NAS ,仍是採用大容量的傳統碟盤式硬碟作為儲存媒介,WD 以及 Seagate 皆已推出單顆容量高達18TB的 NAS 專用硬碟,這類硬碟以穩定性為訴求,為減低運轉所產生的共振效應,廠商通常會在 NAS 硬碟加入額外的震動抑制或補償技術,確保運作的可靠性,就先天體質上來說,NAS 硬碟確實比普通硬碟更適合 NAS 使用。不過硬碟內的磁片,其磁錄密度受限於讀寫頭的物理極限,無法進一步增加,所以廠商藉由 SMR 技術,將磁片上的磁軌重疊起來,取消了磁軌之間的間距的存在,如此便能提升單一磁片的儲存空間,磁頭若對磁軌進行寫入動作時,因為沒有了間距,所以也會連帶會影響到鄰軌的資料,當硬碟內資料越來越多,便可能出現運作效能的低落,甚至產生資料上的錯誤,在歷經消費者抗議事件之後,目前廠商多已公開旗下硬碟採用的磁記錄技術,採購前多確認一下即可。
NAS更重視擴充性
至於各家 NAS 的產品更新,主要在於新一代處理器的升級,多數規格基本上維持不變,包括2.5GbE乙太網路和M.2插槽等等,企業等級的 NAS 則更強調硬體的擴充性,包括10G網路介面、Thunderbolt 3擴充卡和硬碟擴充櫃等等,得以讓 NAS 的生命週期更為延長。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