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不久的蘋果發佈會,揭示了一個不太容易被發現的事——蘋果的保密工作其實變好了。
前幾年,蘋果發佈會都還沒開,新品就被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彭博社 Mark Gurman 等各路預測達人爆料完了的情況十分常見。但今年存在於各路預測中的 M2 晶片沒來,反倒是 M1 Ultra 刷新了蘋果自研晶片性能上限。
新 iPad Air 也沒有如預測一般用上 A15,而是直接上 M1,被不少人稱作「等等黨」的勝利。
這也帶來了一個頗為奇怪的現象,翻看蘋果官網很容易就能發現,現在搭載 M1 晶片的設備似乎太多了,新 iPad Air、iPad Pro、Mac mini、MacBook Pro、MacBook Air,iMac 24 英吋,足足六款。
從入門級到高階,從桌面級到移動級,不同形態、不同價格、不同定位的產品,都用同一款晶片,蘋果不怕對消費者產生錯誤引導,影響銷量嗎?
這似乎是反常識的,但其實同樣的事情蘋果已經做了很多次了,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讓產品看起來更具性價比,讓作為消費者的你我,更主動地打開錢包。
頻頻出現的 M1 晶片,帶來了什麼
晶片作為計算設備的底層基礎,是一款產品的核心,同時也是吸引消費者的最佳手段之一。
M1 作為蘋果切換到 ARM 架構的首款產品,其表現不用多說,自發佈一年以來,其性能和功耗都獲得了人們的認可,甚至加重了其他晶片廠商的競爭壓力。
之所以要在多款定位和形態都不同的產品上使用 M1 晶片,軟體體驗一致性是原因之一,這體現在我們日常使用體驗中極為容易感知到的地方——系統流暢度和通用功能。
縱觀蘋果官網在售的 iPhone、iPad、Apple Watch,無論是入門、終端、還是高階定位的產品,蘋果基本都會選擇讓它們搭載同一款旗艦晶片或性能相近的晶片,以保證都能流暢執行最新的系統和功能。
同一條產品線上高階 iPad Pro 上的手寫辨識功能,入門級的第九代 iPad 也能用,甚至功能通用性是跨平台的,比如人像模式功能,iPad Pro 和 iPhone 都能用。
入門級、中階和高階產品在基礎軟體體驗方面是一致的,這讓入門級或中階產品顯得更有「性價比」。
在 Mac 產品線使用英特爾晶片時,幾乎不可能出現桌面級設備和移動級設備使用同一晶片的情況,iMac 使用桌面級晶片,而 MacBook Air 使用移動級晶片,涇渭分明。
Mac 改換到 ARM 架構後,情況變了。
桌面級 iMac 和入門級的 MacBook Air 都用上了 M1 晶片,兩者都能流暢執行最新的 macOS 系統,移動端 iPhone 上的實況文字、人像模式功能,也以不同形式來到了這幾款設備上。
這背後除了 M1 系列晶片優秀的性能與功耗控制,也離不開 AI 核心單元的推動。
此外,在不同型號和形態的設備中採用 M1 晶片,也有利於拉升出貨量,提升蘋果在晶片市場的佔有率。
越多人用越能證明晶片的價值,有利於 M1 站穩腳跟,進一步提升蘋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有可能抬升股票價值。
Mac 轉換架構引發的變化還未完全釋放,蘋果對於性能以及更優功耗的追求,不僅影響了 Mac 的形態,甚至模糊了產品形態和性能之間的關係。
24 英吋的iMac 和 13 英吋 MacBook Pro 都用 M1 晶片,兩者都是入門級產品,14 英吋的 MacBook Pro 和 16 英吋版本都可以用上頂配的 M1 Max。
先根據需求選電腦形態,再選晶片的慣例,到了 Mac 這里可能要反過來了,應該是先看晶片性能需求,再看使用情境,最終選定電腦形態。
iMac、MacBook Air、Mac mini,大家都用 M1 晶片,顯得入門級產品性價比更高,同時 Mac 產品線中各款產品天然存在不同形態,對應不同的使用情境,即便使用同一款晶片,也不會影響銷量。
典型的蘋果式「性價比」
相比以往蘋果在 iPhone、Apple Watch 等產品上實行的平價策略,M1 晶片的重複利用更進一步,實現了跨產品,不僅 Mac 產品線用上,iPad 產品線也能用。
這其實是「錨定效應」的直接應用,之前 iMac 一直以來都是桌面級產品,使用的也是性能較高的桌面級晶片,如今 M1 晶片來到了 iPad Pro 和 iPad Air 上,容易在人們心中建立這兩款產品性能較高,都能做桌面級工作的心理預期。
另一方面,iPad 產品線引入 M1 晶片,其實也是預留性能空間,為那些想在 iPad 應用生態中創建大型生產力應用的開發者提供基礎設施。
第五代 iPad Air 搭載的是 M1 晶片而非 A15 晶片確實出乎意料,再加上相比前代便宜,堪稱減價又加量,自然會讓人覺得很有性價比,甚至會讓人覺得 iPad Pro 有些尷尬。
如果你仔細查看兩者之間的差異,很快就能發現這又是一次精準的「配置縮水」,在晶片之外,蘋果仍然設置了足夠的差異性。
僅從正面來看第五代 iPad Air 和官網在售 iPad Pro 幾乎外形一致,兩者的差別體現在解鎖方式、螢幕更新率、鏡頭、儲存空間等不仔細對比不太容易察覺的地方。
用上 M1 晶片後,iPad Air 確實能完成許多原來 iPad Pro 才能做好的事情,比如 SketchUp 製作 3D 建模,更流暢地用 lumaFusion 剪輯影片。
如果真要用 iPad Air 作為長期創意工具使用,iPad Air 最大 256GB 的儲存就有種不上不下的感覺,現在夠用,那未來呢?
和之前一樣,即便是用上 M1 晶片,iPad Air 的定位仍然是中高階,能完成一定的創意工作,但儲存等特性限制了它進一步發揮。
此時再查看 iPad Pro 價格,你會發現 iPad Air 256GB(22,900 元)的價格,離 iPad Pro 128GB(24,900元),差價僅為 2000 元,似乎是個稍微努力就可以夠得著的價格。
一旦你一咬牙打算加錢,又會發現 256GB 儲存配置的 iPad Pro價格又是28,000元,這次加不加呢?
這其實可以看做是三級跳式的「錨定效應」,iPad Pro 作為系列中的高階產品,是標竿一樣的存在,而你只需要花費相對較小的代價,就可以從中階產品一躍獲得 Pro 級的體驗。
最後,可能連自己都沒發現,最初的需求只是娛樂加輕度創意工作而已。
如今蘋果產品線已經非常豐富,iPad、iPhone、Mac、Apple Watch,每一條產品線都有入門級、中階、高階三種不同定位的產品,旗艦晶片下放到入門級產品中,讓其看起來更具性價比。
高階產品則在製程結構、儲存、鏡頭模組等基礎體驗影響不大的元器件,維持更高的規格,建立高階體驗的唯一性,最終蘋果得以細分產品線,為每款產品匹配梯度式的價格。
M1 高性能低功耗的特性讓它能適應更多設備,進入更多設備不僅能拉升基礎體驗,提升市場佔有率,還能讓入門級產品更具性價比。
- 本文授權轉載自:36kr(36氪)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