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北醫大)在 Google Cloud 協助下,成為台灣首家同時採用 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與 Google Workspace for Education Plus 的高等教育機構,成功從原有公有雲平台轉換至 GCP,並以最新技術打造更優質的數位教學環境。
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陳震宇表示,「自北醫大採用 Google Cloud 服務後,不僅讓人資系統回應速度較以往快了 3 倍,招生和選課系統也不再出現當機或延遲的情況,大幅提高使用者體驗,更讓北醫大在疫情期間可以支持線上課程與學校日常行政作業。未來,我們也將持續協助北醫大打造教育雲和醫療雲,提供學生更能自主學習的數位環境,以培育具有競爭力之生醫科技人才。」
高度整合的混合雲架構
北醫大擁有超過 6,000 名學生、2 個校區和包括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新國民醫院等 6 家附屬醫院,是台北地區最大國際醫療中心之一。然而北醫大因原有公有雲網路連線速度慢、負載量無法隨流量大小進行彈性調整等問題,導致行政系統過往經常遭遇當機,學生與行政人員在選課與招生上遇到相當大的挑戰與不便;為解決上述痛點,北醫大採用 Google 的服務,經雙方討論後制定出 3 階段計畫,重新設計混和雲架構到推出教育雲服務。
Google 以多元解決方案,能協助學校擁有完善的數位教學環境,得以培養出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也與 CloudMile 萬里雲一同協助北醫大無縫整合新混合雲架構,同時發揮 Google 在地雲端區域 (Cloud Region) 優勢,讓北醫大在導入新架構後,以人資系統為例,過去需要 30 微秒才能做出反應,現在只需 10 微秒內即回應,大幅提升北醫大教學務系統運作效率、更提高流量尖峰時期的服務品質、降低後台管理人員工作負載,尤其是招生報名系統與加退選系統,更受到報名考生、家長以及北醫大學生的高度肯定。
完善數位教育環境
去年,北醫大將 Google Workspace for Education 的方案升級為 Google Workspace for Education Plus,提供其師生更多工具和技術以優化數位教育與學習品質。現在,北醫大能在 Google Meet 上舉行多達 500 名參與者的視訊會議,進行分組活動,線上投票與問答,並且可以錄製講解內容課後複習,在遠距教學的情境下也能維持教學品質。
疫情期間教職員生對 Google Meet 的需求及依賴度也大幅成長,舉例而言,北醫大一天開的線上會議(含小組討論、課程等)多達 600 場,穩定的雲端環境讓這些線上會議得以順利進行,未來將進一步結合 Chromebook 打造智慧教室,實現多校區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模式。
臺北醫學大學資訊處資訊長張資昊也特別說明,「Google Cloud 提供北醫大具體的數位轉型路徑,並且發揮 GCP 與 Google Workspace for Education Plus 多項優勢,在第一年透過地到雲的轉移、混合雲系統的整合、建立穩定的雲端環境後,進一步結合多元雲端解決方案,減少因遠距而產生的數位落差,保障教職員生在疫情期間的工作及學習權益。我們希望藉由教育與科技的結合,灌溉高等教育的種子,協助學生在面對挑戰時,都能具備科技運用的能力。」
未來將升級資料系統與 AI/ML 科技
在建立基礎架構後,緊接著 Google 與北醫大將展開資料系統與 AI/ML 解決方案的升級計畫。例如在研究方面,將規劃數據處、巨量影像中心、臨床數據中心、生物資訊中心等,藉由 Google Cloud 人工智慧平台,加速北醫醫療人工智慧的開發;在教育方面,提升醫學資訊研究所、大數據科技與管理研究所與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等研究所的學研進階運用,並且讓學生透過個人化綜合資料主頁的建立,享有更符合個人使用習慣的操作介面,未來將針對 AI/ML 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深度開發,藉由真實案例的導入,深化機器學習訓練的成果、更以畢業專題的方式,讓學生有親自參與機器學習計畫的機會,並獲得世界級的認證。
疫情加速全球產業數位化的腳步,Google 持續協助高等教育機構打造完善雲端環境,下一步,更考慮將合作推展至智慧醫療雲的建立,完成臺北醫學大學一校六院的數位整合。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