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Razer Blade 14 開箱評測:小而強悍的粉晶色電競筆電,兼具創作者需求的機動性

新 Razer Blade 14  開箱評測:小而強悍的粉晶色電競筆電,兼具創作者需求的機動性

去年推出的 Razer Blade 14,是 Razer 首款搭載 AMD APU 的電競筆電,今年則延續 AMD 平台,但核心規格升級至 AMD Ryzen 9 6900HX 處理器,再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或 RTX 3080 Ti 顯示晶片,同樣是款定位在輕薄與效能兼具的美型電競筆電,此外,除了經典的黑色之外,也推出搶眼的粉晶色。以下則為搭載 GeForce RTX 3070 Ti 顯示晶片的 Razer Blade 14 粉晶色。

 新 Razer Blade 14  開箱評測:小而強悍的粉晶色電競筆電,兼具創作者需求的機動性

Razer 高質感的簡約風格

不同於常見的黑灰色系,粉晶色的 Razer Blade 14 在一片電競筆電中,格外的顯眼,不是淡淡的粉嫰色,算是顏色較濃郁的粉色,且金屬材質的光澤,也讓這個粉色不會太有少女感。

在外型設計,同樣維持 Razer 一貫的風格,沒有強調電競風格的線條與 RGB 燈光效果,維持著簡約大方風格,邊角為方正俐落的設計,且機身同樣是以 CNC 精密切割單一鋁金屬,提供強固的支架,維持著紮實堅固的高質感。特別是單手即可打開螢幕的阻尼手感,特別能感受到機身結構的紮實及高品質。

至於機身表面則是以陽極電鍍處理,可減低刮傷的機率,表面塗層觸感及質感都很好,特別是粉晶色也較黑色不易顯指紋。而代表 Razer 的三頭蛇標誌,這回不採用背光設計,在搭配粉晶色機身時,也不再呈現經典的綠色,低調的以同色系顯示,在光源的照射下,會因為反射而更為突顯。

全機採用鋁金屬材質打造,以 CNC 一體成型工藝,讓機身更為堅固及精緻,且維持 Razer 筆電的設計風格,但粉晶色的機身在黑灰色系的電競筆電中,更為搶眼。

機身表面採用陽極電鍍處理,粉晶色機身較黑色不易突顯指紋,而 Razer 的三頭蛇標誌,這次採用了同色系,在光源的照射下會更明顯。

14 吋、2K 解析度、165Hz 螢幕更新率

新款 Razer Blade 14 的螢幕為 14 吋 、2560×1440 解析度,具備 100% DCI-P3 色域,以及 165Hz 螢幕更新率,也具備 AMD FreeSync Premium 認證。螢幕在色彩表現及對比度上都有一定的水準,而 165Hz 螢幕更新率有助於降低畫面顯示的系統延遲,在射擊類的遊戲上,可以減少殘影,讓遊戲畫面更加順暢。而防眩光的霧面塗層,則可降低長時間觀看螢幕的不適感。 

Razer Blade 14 是採用三邊窄邊框設計,這也是機身也可更加迷你,並相當於13 吋筆電的原因之一,在螢幕左右兩側的邊框極窄,約只有 3mm,而上邊框因為有配置紅外線視訊攝影機,以及雙陣列麥克風,所以較寬一些,至於下邊框較沒有採用窄化設計,但若可以像 Razer Book 13 一樣的四邊窄邊框,許或可以帶來更大的可視畫面或更迷你的機身。

螢幕為 14 吋、QHD(2560×1440) 解析度、165Hz 螢幕更新率,以及 100% DCI-P3 色域。

螢幕左右邊框為 3mm,上邊框因為有視訊攝影機及麥克風,所以較寬一些。

配置 1080p 畫質的視訊攝影機,並具備 IR 紅外線感測器的視訊攝影機,以及雙陣列式麥克風,搭配 Windows Hello 使用,以提升機身安全性。

Razer Chroma RGB 背光

由於今年的 Razer Blade 14 只能說是小改版,因此在機身硬體設計上有太大的改變。鍵盤還是全尺寸的孤島式鍵盤,鍵程不長,約為 1.1mm,打字的回饋力道適中,也具防鬼鍵設計。當然,也支援 Razer Chroma RGB 背光系統,每個按鍵都搭載獨立背光模組,具有 1,680 萬種色彩與多種發光效果,可搭配 Razer Synapse 應用程式,自訂喜歡的背光顏色。而鍵盤下方的 Microsoft 精確式玻璃觸控板,為一片式設計,面積約為 11×7(cm),觸感相當好,並支援手勢操作與多點觸控功能。

全尺寸鍵盤除具備防鬼鍵功能,鍵程約為 1.1mm,打字的回饋力道適中,此為送測的英文鍵盤版本。

每個按鍵都搭載 Razer Chroma 獨立背光模組,可設定 1,680 萬種色彩與多種發光效果。

一片式玻璃觸控板的面積為 11×7(cm),配備 Microsoft 精確觸控,提供多重觸控手勢操作。

支援多螢幕輸出

輸出入埠配置平均分散在機身兩側,要外接裝置時可以更有彈性,包括兩個 USB 3.2 Type-A、兩個 USB 3.2 Type-C,以及 HDMI 2.1、3.5mm 耳麥孔,當中,兩個 USB 3.2 Type-C 都可以用來充電,也能當做 DisplayPort 使用,但不具 Thunderbolt 規格,但要打造多螢幕輸出不成問。此外,內建立體聲揚聲器,並搭載 THX Spatial Audio,音量夠大,音質表現也很不錯,而透過 HDMI 外接,還可提供高精準度的 7.1 聲道環繞音效。

機身右側配置 HDMI 2.1、USB 3.2 Type-A、USB 3.2 Type-C。

機身左側有充電埠、USB 3.2 Type-A、USB 3.2 Type-C、3.5mm 耳麥孔。

鍵盤兩側有配置揚聲器位置,可搭載 THX Spatial Audio 輸出。

雖然 Razer Blade 14 訴求薄型設計,但並不是 Razer 最輕薄的筆電,其厚度為1.68 公分,重量為 1.78 公斤,但最高可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3080Ti 顯示晶片,在此規格下,也堪稱最小尺寸的電競筆電。而要在小體積內,提供穩定的高效能,也採用散熱腔冷卻系統,使用汽化液體為核心零組件進行散熱,再搭配雙散熱風扇,在遊戲中雖然會感受到機身的熱度,但不至於燙手。另外,要發揮 Razer Blade 14 的最大效能,還是要使用隨機配備的 230W 變壓器供電,雖然幾乎要與機身的長度一樣了,但推動高效能輸出不成問題,而連接埠的外型像是 USB Type-C 的放大版,L 型插頭可正反兩插。

針對 CPU 與 GPU 的雙風散設計,透過網孔可見風散位置。

配置 230W電源變壓器,幾乎要與機身的長度一樣了,是推動高效能輸出的關鍵。

AMD Ryzen 9 6900HX 處理器 + GeForce RTX 3070 Ti 顯示晶片

此款 Razer Blade 14 的核心規格是搭載 AMD Ryzen 9 6900HX 處理器,再配上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顯示晶片,以及 16GB DDR5 記憶體,和 1TB NVMe PCIe M.2 Gen 4.0 SSD,作業系統為 Windows 11 家用版。在規格中較需要特別留意的是,GeForce RTX 3070 Ti 是採用第四代 Max-Q 架構,畢竟是薄型筆電的設計,另外,16GB DDR5 記憶體是焊在主機板上,也沒有預留其他空間,因此未來較沒有升級的彈性。

新款 Razer Blade 14 核心規格是搭載 AMD Ryzen 9 6900HX 3.3GHz 處理器,以及 16GB DDR 5 記憶體,作業系統為 Windows 11 家用版。

透過裝置管理員來看,除了 AMD Ryzen 9 6900HX 3.3GHz 外,配上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獨立顯示晶片,及 Samsung 1TB SSD 。此外,內建的無線晶片則是 Qualcomm Wcn685x Wi-Fi 6E(802.11ax)規格。

螢幕更新率最高可設定 165Hz。

 

利用 CPU-Z 來檢視 Razer Blade 14 的核心規格,處理器為 AMD Ryzen 9 6900HX,為 8 個核心,16 個執行緒;記憶體為單條 16GB DDR5 4800(2400MHz)。

利用 GPU-Z 檢視內建顯示晶片資訊,採用的是整合型 AMD Radeon Graphics,以及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獨立顯示晶片,基準時脈為 510 MHz、Boost 時脈 1,035 MHz,傳輸頻寬為 384GB/s,並具備 8GB GDDR6 記憶體。

以 NVIDIA 控制面板顯示,圖形功率上限為 100W、提升時脈 1,035 MHz,且為 Max-Q 架構。

具備中高階電競筆電的效能表現

在內建的 Razer Synapse 程式中,除了可以在 Razer Chroma RGB 背光系統中,設定按鍵的背光顏色,在「系統」頁面下,可以依照「已插電」及「未插電」下,選擇平衡、靜音與個人化三種模式,而在個人化模式中,還可自行調整 CPU 與 GPU 的等級。另外,在 GPU 模式設定中,提供「NVIDIA Optimus」與「僅專用 GPU」選項,以及 60Hz 及 165Hz 螢幕更新率設定。在以下的測試中,於預設的平衡模式,以及在僅 GPU 專用下的 165Hz 螢幕更新率條件下,進行相關的測試。

以 Fn+P 的組合鍵,可以快速啟動 Razer Synapse 程式,提供平衡、靜音與個人化三種模式選項,以及「NVIDIA Optimus」與「僅專用 GPU」選項。

在個人化模式中,還可以分別調整 CPU 與 GPU 的等級。

利用坊間熱門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於 PCMark 10下模擬網頁瀏覽、文書工作、視訊會議、多媒體影音播放等情境,於更完整測試的 Extended 模式下獲得約 8,913 分,優於當前 85% 以上的測試電腦。再利用 Novabech 測試,在綜合效能測試上,總分獲得 4,393 分。而以 Geekbench 5 進行測試,在單核心部分,單核獲得 1,569 分,多核獲得 9,339 分,在 OpenCL 測試獲得的分數為 110,686 分;在 CUDA 測試獲得的分數為 123,882 分,在 Vulkan 測試獲得的分數為 69,904 分。另外,利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 1TB NVMe PCIe M.2 Gen 4 SSD,於循序讀取測得約 6,661.16MB/s,寫入約為 4912.73MB/s。

在 PCMark 10 Extended 較完整的測試模式下,也以遊戲測試測量 GPU 和 CPU 性能,在此獲得 8,913 分,優於 85% 以上的電腦。

利用 Novabech測試,在綜合效能測試上,總分獲得 4,393 分。

在 CrossMark 測試中,總分獲得 1,626 分,於影音編輯的表現較為突出。

於 CINEBENCH R20 測試中,多核心為 4,803 pts,單核心為 602pts,多、單核心的效能差距倍數為 7.98x。

利用 Geekbench 5 進行測試,在單核心部分,單核獲得 1,569 分,多核獲得 9,339 分。在 OpenCL 測試獲得的分數為 110,686 分;在 CUDA 測試獲得的分數為 123,882 分,在 Vulkan 測試獲得的分數為 69,904 分。

在 AIDA64 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中,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讀取 50,446 MB/s、寫入 54,999 MB/s、拷貝47,973 MB/s,延遲時序則為 81.1ns。

以 CrystalDiskMark 測試 1TB NVMe PCIe M.2 Gen 4 SSD,於循序讀取測得約6,661.16MB/s,寫入約為 4912.73MB/s。

此款 Razer Blade 14 是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顯示晶片,為 NVIDIA 第四代 Max-Q 架構,包含 CPU Optimizer、Rapid Core Scaling 和 Battery Boost 2.0 等三項新功能,要讓效能與薄型設計尺寸之間達到最佳化,再加上 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的顯示晶片中,支援 NVIDIA DLSS,利用人工智慧的渲染技術,可以提升 FPS 表現。在 3DMark Fire Strike 適用於高效能遊戲電腦的測試模式中,獲得 22,323 分、85+FPS;在 3DMark Port Royal光線追蹤測試中,獲得 5,641分、90+FPS,光追遊戲效能屬於中高階等級。另外,搭載 QHD 螢幕,實測於 1440p 遊戲表現,在《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 2》下,將螢幕解析度設定在 2560 X 1440 全螢幕模式,將畫質自訂在高品質,並關閉垂直同步,開啟光影追蹤,測得的分數為 7,754、87FPS。

在 3DMark Time Spy 測試模式下,是模擬 DirectX 12 遊戲環境的測試條件,獲得 9,193 分的表現。

在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測試模式下,是模擬 4K 解析度、DirectX 12 遊戲環境的測試條件,獲得 4,411 分的表現。

在 3DMark Fire Strike下是針對高效能遊戲電腦的模式測試,獲得 22,323 分的表現。

在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測試下,會將畫面解析度從 1080p 提高至 2560×1440,在此獲得 11,401 分。

在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模式下,則會將畫面解析度提升至 4K,在此項獲得 6,097 分。

在 3DMark Port Royal 測試模式下,加入即時光影追蹤效果,獲得 5,641 分的表現。

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中,設定 2560×1440 解析度,並將畫面品質設定在 Ultra 模式,同時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測得的效能表現為約 3,170 分、平均約 125.8fps。

於《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 2》測試下,設定在 1440p、高畫質設定下,測得的效能表現為 7,754 分、87FPS,具備順暢的效能表現。

總結:精緻小巧,暗藏實力

1.效能表現:搭載 AMD Ryzen 9 6900HX 處理器,配上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顯示晶片,以及16GB DDR5 記憶體和 1TB NVMe PCIe M.2 Gen 4.0 SSD 為儲存裝置,整體效能表現具中高階電競筆水準。當中,GeForce RTX 3070 Ti 是採用第四代 Max-Q 架構,而 16GB DDR5 記憶體是焊在主機板上,也沒有預留其他空間,因此未來較沒有升級的彈性。

2.外型設計:雖然外型與前款機型幾乎沒有差異,全機採用鋁金屬材質打造,以 CNC 一體成型工藝製成,保持著 Razer 筆電的高品質,尤其在高效能的規格配置下,機身厚度為1.68 公分,重量為 1.78 公斤,在電競筆電中也算是相對小巧,特別是粉晶色的外型,令人耳目一新。

3.影音品質:14吋、2560×1440解析度、160Hz 螢幕更新率,以及具備 100% DCI-P3 色域,不管應用在電競或是影像創作,都能提供高品質的影像效果。另外,配備立體聲揚聲器,再加上具備 THX Spatial Audio 音效技術,音效並不馬虎,然而受限於體積,整體音效輸出還是有限。

4.輸出入埠:配備兩個 USB 3.2 Type-A、兩個 USB 3.2 Type-C 埠,並平均分散在機身兩側,外接裝置時可以更有彈性,不過未提供SD或micro SD讀卡機,還是略為可惜。而全尺寸的鍵盤,除具備防鬼鍵功能外,每個按鍵都搭載 Razer Chroma 獨立背光模組,可設定 1,680 萬種色彩與多種發光效果,打字的回饋感適中。

新 Razer Blade 14  開箱評測:小而強悍的粉晶色電競筆電,兼具創作者需求的機動性 

重要規格:

  • 處理器:AMD Ryzen 9 6900HX 3.3GHz
  • 記憶體:16GB DDR5 4800MHz(內建固定)
  • 硬碟:1TB NVMe PCIe M.2 Gen 4.0 SSD
  •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Laptop GPU 8GB GDDR6 VRAM
  • 螢幕規格:14 吋、2560×1440解析度、165Hz 螢幕更新率
  • 連接埠:兩個 USB 3.2 Gen2(USB Type -C)、兩個 USB 3.2 Gen2(USB Type -A)、HDMI 2.1、3.5mm耳麥孔
  • 無線通訊:Qualcomm WCN6856 Wi-Fi 6E(802.11ax)、Bluetooth 5.3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家用版
  • 變壓器:230W
  • 電池:鋰聚合物電池 61.1WHr 
  • 體積:220×319.7×16.88(mm)
  • 重量:1.75 公斤
  • 售價:85,990 元
WL.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主要負責蘋果、手機、筆電、桌機、平板等產業領域,以及相關硬體的教學以及評測、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