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NovaGo 評測:首款高通平台的 4G LTE 常時連網電腦,也是 Windows 10 二合一筆電 WL. 發表於 2018年3月16日 14:00 Plurk 華碩在去年底亮相的 NovaGo,是最先在台灣上市的常時連網電腦,也是首款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835 行動平台的電腦,能以 4G LTE 行動網路提連網,再加上可支援各種頻段的四頻載波聚合技術,無須透過 Wi-Fi 即可隨時上網,同時也是款內建 W...
新聞 蘋果 WWDC 2018 於 6 月 4 日登場,有什麼可以期待呢? WL. 發表於 2018年3月14日 15:30 Plurk Apple 公布 WWDC 2018 (全球開發者大會)的日期,將會在美西時間 6 月 4 日至 8 日舉辦,地點則是加州聖荷西 McEnery 會議中心,往年 iOS、macOS、watchOS、TvOS 大都會在此時發布新版本,今年同樣可以期待,當中,iOS 12 自...
曲面機身還是 Sony 手機嗎?Xperia XZ2 動手玩,智慧震動回饋更有感 WL. 發表於 2018年3月13日 16:00 Plurk 在 MWC 2018 發表的 Sony Xperia XZ2,很快就在台灣上市了,採用不同於以往的外型設計,機背呈現非平面的弧度,且在強調手機娛樂化趨勢下,更強化手機帶來的全面性影音功能,新增智慧震動回饋功能,讓機身隨著音樂振動,此外,也是第一款提供 4K HDR 錄影功能...
新聞 Surface Studio正式在台上市,為創作者量身打造嶄新體驗 WL. 發表於 2018年3月13日 09:30 Plurk 全觸控桌上型電腦 Surface Studio 將於本周正式在台開賣,繼今年2月宣布 Surface Book 2上市以來,微軟 Surface 系列又添一生力軍。Surface Studio 是全觸控操作的一款革命性裝置,重新改寫人們對「創作」的定義與想像。
微軟 Surface Book 2 評測: Intel 第八代處理器 + GeForce GTX 1050 獨顯,真正效能不妥協的二合一筆電 WL. 發表於 2018年3月09日 14:00 Plurk 盤點微軟旗下 Surface 系列,有 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 已在台灣上市外,近期再引進 Surface Book 2,這款定位在效能型的二合一筆電,搭載 Intel 第八代處理器加 NVIDIA 獨立顯示晶片的高規格效能配置,鍵盤則是採用標...
新聞 Acer「 Leap Beads 智慧佛珠」誠心開箱,可搭配 App 指定迴向正念、分享添福 WL. 發表於 2018年3月02日 19:32 Plurk Acer 結合科技、新創、佛教領域,推出智慧念佛珠 Leap Beads,以一顆電子主珠搭配 13 顆子珠成串,內建搭配使用的生活修行 App,可因應修佛的習課、靜坐、分享添福等等,並可指定迴向對象,且所有紀錄都可以同步至雲端管理。
Asus 的「劉海機」 ZenFone 5 正式發表:6.2 吋全螢幕、雙鏡頭配置、AI 拍照及應用 WL. 發表於 2018年2月28日 09:53 Plurk 華碩於 MWC 2018 發表全新 ZenFone 5 系列,分別有 ZenFone 5、ZenFone 5Z、 ZenFone 5Q,全系列訴求 AI 智慧功能,於處理器運算、相機拍照、智慧充電…等多方面,都有 AI 的應用,當中,ZenFone 5 與 ZenFone ...
新聞 Sony Xperia XZ2 預計 3 月上市,曲面機身設計、4K HDR 錄影、智慧震動搶先看 WL. 發表於 2018年2月26日 22:04 Plurk Sony 在 MWC 2018 發表 5.7 吋的 Xperia XZ2 以及 5 吋的Xperia XZ2 Compact,強調手機娛樂化趨勢下,讓手機不僅是可以拍照而已,因此更強化手機帶來的全面性影音功能,包括提供 4K HDR 錄影、前置立體聲雙喇叭、智慧震動回饋…功...
新聞 華為 Matebook X Pro 螢幕佔比高達 91%,首創彈出式 Webcam WL. 發表於 2018年2月26日 00:01 Plurk 華為在 MWC 2018 上沒推出新款旗艦手機,倒是發表全新輕薄筆電 Huawei Matebook X Pro,採用極窄邊框的設計,讓 13.9 吋的螢幕佔比達 91%,重量也只有 1.33 公斤,更特別的是將視訊攝影機隱藏在鍵盤的功能鍵中,以解決極窄邊框下無法配置鏡頭的...
新聞 兩大入口網站出現「黃金交叉」,Google 再次超越 Facebook 成媒體首要流量來源 WL. 發表於 2018年2月25日 12:00 Plurk 全球不計其數的新聞媒體網站依靠 Google、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管道創造流量,而這長久以來的狀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尤其以 Facebook 的變化最為劇烈,據外媒消息稱該平台的流量來源(訪客數)正在極速下滑,相反地來自 Google 的流量卻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