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記憶體大廠之一的 SK hynix ,在今年承接了 Intel 原有的快閃記憶體產品線業務之後,也成立了新品牌 SOLIDIGM 並推出新產品投入市場,雖說 SOLIDIGM 是個新面孔,不過背後的技術力支援可是不容小覷,在 快閃記憶體領域目前也已經有相當成熟的 176 層 4D NAND Flahs 技術,而今年所推出的高階產品 SOLIDIGM P44 Pro 也帶來高達 7,000 MB/s 的頂尖存取效能,目標放眼高階的電競、創作者用戶市場。
除了「火力展示」的旗艦級產品,SOLIDIGM 也針對偏向入門用戶打造的 PCIe 4.0 NVMe SSD「SOLIDIGM P41 Plus」,採用了 DRAM-Less 144 層 QLC NAND Flash 技術,官方標示的效能表現依照容量來區分的話,512GB 的版本為讀取 3500 MB/s、寫入 1625 MB/s ;1TB 的版本為讀取 4125 MB/s、寫入 2950 MB/s;2TB 的版本為讀取 4125 MB/s、寫入 3325 MB/s,三款容量都提供官方五年有限保固。
比較特別的是,除了一般常見的 M.2 2280 尺寸之外,SOLIDIGM P41 Plus 也同步提供 M.2 2230 與 M.2242 兩種尺寸,可支援更輕薄小巧的裝置或是商用伺服器…等設備,在本篇文章中,我們也同步為大家帶來 SOLIDIGM P41 Plus 的 M.2 2280 與 M.2 2230 的開箱實測介紹。

SOLIDIGM P41 Plus 產品特色搶先看
- PCIe Gen 4 x4 傳輸規格,相容於 NVIe 1.4 介面
- 採用 144 層 QLC 3D NAND 快閃記憶體技術
- 提供 512 GB、1TB 與 2TB三種容量
- 循序讀取速度最高 4125 MB/s、寫入 3325 MB/s(2TB 版本)
- 最高寫入資料量:2TB 版 800 TBW,1TB 版 400TBW,512G 版 200 TBW
- 平均故障 間隔(MTBF) 160 萬小時
- 專屬監控管理工具 SOLIDIGM Storage Tool
- 官方五年有限保固。
SOLIDIGM P41 Plus 開箱介紹
在今年 9 月份推出的 SOLIDIGM P41 Plus 是 SOLIDIGM 首款消費級 SSD,在包裝設計上可以看到走的是簡約風格,白底盒身搭配 SOLIDIGM 品牌醒目的紫色相當吸睛,外盒上也清楚標示了產品的規格、最高讀取速度…等資訊。



此次筆者開箱的 SOLIDIGM P41 Plus M.2 2280 版本是 2TB 的規格,受益於 144 層 NAND 堆疊技術讓 SSD 僅需單面即可容量所有的元件,做到更輕薄的體積。另外一提 SOLIDIGM P41 Plus 本身並沒有配置額外的散熱片或是散熱標簽貼紙,因此實際運作的溫度表現如何也讓人很好奇,後面也會有更為詳細的實測。





除了市售通路銷售的 M.22280 版本,我們也同步取得了尺寸更小的 M.2 2230 版本,容量為 512GB,同樣也是單面佈局,僅有一顆 NAND Flash 與控制器,後面也會有效能上的實測。




效能實測

測試平台規格
-
處理器:第 12 代 Intel Core i7-12700H
-
主機板:Lenovo LNVNB161216
-
獨立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
-
記憶體:Samsung DDR5-4800 32GB
-
儲存:Samsung MZVL21T0HCLR 1TB SSD(系統碟)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家用版 Ver. 21H2














遊戲運行實測


除了常規的效能跑分工具實測,針對遊戲玩家所需要的遊戲運行效能加速,筆者也選擇了三款 3A 級遊戲來實測遊戲啟動的速度,這裡我們計算的基準會是啟動遊戲後到進入遊戲標題畫面的時間(中途不會有其他動畫時間),下面分別來看看 《古墓奇兵:暗影》、《控制》與《電馭叛客 2077》安裝至 SOLIDIGM P41 Plus 的啟動時間。
*備註:遊戲運行實測僅使用 SOLIDIGM P41 Plus M.2 2280 版本。



專屬應用工具 SOLIDIGM Storage Tool
針對 SSD 的狀態監控與韌體更新…等維護需求,官方也提供了 SOLIDIGM Storage Tool 來搭配 SOLIDIGM P41 Plus 使用,可以透過這套工具隨時掌握 SSD 的運作是否正常,也很直觀地提供 SSD 健康度的量化評估,並能檢查韌體更新與狀態的診斷掃描。





小結:效能表現符合入門定位,滿足電腦用戶基本需求
今年市場上 PCIe 4.0 規格的 SSD 選擇性愈來愈多,自然也有許多市場細分的產品,且除了重度用戶、電競玩家、創作者或專業人士…等追求極致效能的使用者,絕大多數用戶更關心如何在合理的價位取得相對更為優異的效能表現,而 DRAM-Less 設計的產品就會是滿足這樣需求的產品,除了本篇文章介紹到的 SOLIDIGM P41 Plus,市場上各大品牌幾乎都有推出這類型的產品,且在效能表現上都有一定的實力。

而本篇文章開箱的 SOLIDIGM P41 Plus 在實測方面的效能表現符合官方標定的規格水準,基本上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使用者使用 SSD 的需求-取代 HDD 作為系統碟加速,對遊戲之類的大型應用程式啟動載入有更好的效能提升。
在現今 SSD 已漸漸取代 HDD 成為裝機主流選擇的情況下,入門定位的 SOLIDIGM P41 Plus 在效能方面的表現展現了一定的實力,在同級產品中的價格也算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再加上 SK Hynix 與繼承 Intel 的技術力加持,也讓 SOLIDIGM P41 Plus 成為是值得消費者列入選購清單的選擇。

更多優惠活動
限量買就送鋁合金散熱片 (限量送完為止)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