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工商協進會的會員大會並致辭,並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目進行演講。張忠謀除了對於全球化提出全新定義,強調國安、科技領先優先於商業利益外,也對去年台積電在美國移機典禮上,美國總統拜登致詞時的一席言論指出:「我覺得很刺耳。」
憶拜登「工會論」,張忠謀:我覺得很刺耳
張忠謀指出的全球化的新定義為:「在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以及現在或未來的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外國產業及服務進入本國。」換句話說,無論是中國或美國,都希望在國安優先的前提下,允許全球化的發展。
有趣的是,張忠謀講解完後,還反問現場出席者:「那這還是全球化嗎?」
此外,張忠謀指出,全球化的壞處包含修昔底德(Thucydides)陷阱,即既有強權和崛起強權的戰爭。例如當前中、美兩國之間的鬥爭,雖然全球化的浪潮下美國受惠,但中國也因此獲得利益。張忠謀指出,美國覺得中國受惠多,即使沒有要戰爭,也要先把對方打回去。
張忠謀分享,台積電去年12月在亞利桑那州的移機典禮時,請到美國總統拜登致詞。雖然當時拜登首先感謝台積電,但接下便表示:「Union is coming back(工會要回來了)。張忠謀指出:「這句話我覺得很刺耳,但我們請他來,當然會請他講。」
產業人士分析,這並非意指張忠謀反對工會,而是認為「勞資一心」,意即好的企業若能足夠照顧員工,讓勞資雙方變成一體,才是最好的狀態。專家指出,過去張忠謀在德州儀器時,管理團隊便耗費很大的心力做到這件事,當時的德儀才會沒有工會。
張忠謀:企業即使出海,也不會有在家鄉舒適
而對於過去幾十年來大家都在談的全球化,張忠謀認為變化很大,他引用前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Alan Greenspan過去在回憶錄中對全球化定義為「不顧國界,追求商業利潤,以及承擔商業風險。」
然而他認為,基於不同國家立場,即使企業出海至他國發展,也很難做到像在自己家鄉發展的程度,因此張忠謀認為,過去的全球化來說是無法完全做到的。
不過,全球化的影響好壞兼具。好處在於讓全球化讓全球幾十億人口脫貧,許多國家的生活水準也有進步;然而也造成了財富集中、貧富差距擴大等現象,人與人的收入差距也增加。
舉例來說,張忠謀表示,當年他在德州儀器(TI)時,當時的執行長退休應該會有1600萬美元。張忠謀當時為第三名,若被升上去也大概會有800萬美元,是當時執行長的一半。然而,現在的專業經理人一個月就可以賺進1600萬,當時的價格根本就是地板價。
- 本文轉載自數位時代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