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被指詐騙廣告下架率僅6成,官方喊冤表示「一年移除52億則」,解釋為何下架率偏低?

Google被指詐騙廣告下架率僅6成,官方喊冤表示「一年移除52億則」,解釋為何下架率偏低?

近年詐騙廣告猖獗,令Google、Meta等大型平台防不勝防,金管會7月公告防詐成果時指出,Google通報下架率僅60.9%,對此Google於8月1日舉辦「解密Google:數位廣告安全」活動,解釋數位廣告背後的審查機制,力求解決外界疑惑。

Google指出,2022年已經移除、阻擋52億則違規廣告,新推出的金融廣告審查機制更是比政府法規更嚴格,所謂的下架率低,其實是因為許多檢舉內容「根本不是廣告」,甚至不在Google的守備範圍,「網友常暱稱Google大神,但Google其實不是神」。

問題1:Google真的沒在管嗎?審查是怎麼做的?

根據Google內部報告,2022年一共在平台上阻擋/移除了52億則廣告,且大多是在發布前就被攔阻,另外也停權670萬個違規的廣告帳戶,並有超過15億個發布商網頁上的廣告被阻擋或限制。

來源:隋昱嬋攝影。Google亮出阻擋廣告的成績,2022年有多達52億違規廣告遭移除。Google的審查機制共有三個階段:

1.AI:根據廣告安全政策規範,先靠AI掃過一輪,將有違規嫌疑的廣告擋下
2.人工:若是有模糊空間的廣告,進入第二階段由人工團隊審查
3.檢舉:若廣告鑽了漏洞,成功被刊登後,也提供用戶檢舉的按鍵,讓廣告重新進入審查階段。

去年8月Google也在台灣推出「金融服務廣告驗證計畫」,所有金融服務,包含投顧、保險、銀行、證券……,在投放廣告前都需要通過驗證,上傳政府執照,才能有效投放廣告。

Google台灣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副總經理陳幼臻表示,Google在這項計畫上的規範,甚至比金管會去年推出的「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更加嚴格,投信投顧法只針對個股投資相關廣告把關,Google則擴大範圍到所有的金融服務。

來源:楊絡懸攝影。近年「飆股群組」等投資詐騙層出不窮,金管會也祭出法規干預。

問題2:為何下架率偏低?三大困難點

但既然阻擋這麼多,為何還是不斷在網站上看到詐騙廣告?對此Google 台灣客戶解決方案副總經理李芝禎解釋,Google的廣告樣態共有四種,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搜尋廣告、YouTube影音,但其中也有兩種多媒體聯播網的形式,通常是Google比較難管轄到的範圍。

舉例而言,《數位時代》身為發布商(網站擁有者),就可能會和不同的聯播網合作,讓聯播網上的廣告商可以刊登廣告在《數位時代》的版位上,根據策略資訊公司 Advertiser Perceptions 在 2022 年所做的調查,發布商平均一年會使用6個平台,而廣告主還有媒體代理商,會用超過3個平台來買廣告版位。而Google其實只是「其中一個聯播網」,只能針對自家聯播網上的廣告進行嚴格審查,難以管轄其他聯播網的刊登內容。

來源:隋昱嬋攝影。Google提供判斷聯播網的方法,若廣告區塊的右上角顯示「i」與「X」才是透過Google聯播網投放的廣告,其他都來自不同的平台。至於金管提出下架率僅6成的數據,陳幼臻解釋,最大原因是來自誤把其他類型的內容當成「廣告」,來提交檢舉,因此無法下架成功,卻在統計中稀釋了下架的比例,最常受到誤解的內容如下:

1.創作內容:許多主管機關提交檢舉案例中,其實並不是「廣告」,而是創作者發布的「內容」,例如在YouTube拍攝一支影片介紹愛用的產品,這類內容並不適用於廣告政策,因此無法進行下架處理。

2.網頁:案例中很多是透過搜尋找到的網頁,而網頁上刊登詐騙資訊,但網頁並不隸屬於Google,Google僅是入口網站,因此無法直接下架該網站,只能在該網頁試圖推播Google廣告時阻擋下來。

3.超連結:同樣原因也出現在「點擊連結前往」的詐騙上,Google只能確保平台上沒有搭載這個連結的廣告,但不能讓創造網址的人關掉該網站。

建立政府專屬檢舉管道,密切合作防詐

陳幼臻指出,會有以上的誤解,很大原因在於過去政府機關的檢舉,是透過一般用戶的表單,但這個表單為了避免有心人士鑽漏洞,並不會詳細回應檢舉錯誤的原因。

對此,Google和政府機關建立專屬檢舉管道,尤其和金管會、刑事警察局合作密切,以「檢舉序號」取代「填報表格」,100% 受理檢舉,雙方也會有窗口密切溝通合作。

至於在用戶端,Google建議活用近期推出的功能,在廣告欄位點開「廣告資訊中心」,仔細觀看發布商是誰、都發布哪些類型的廣告進行識別,另外在「我的廣告中心」,也可以控管、限制敏感廣告類別。

來源:Google。在Google的「我的廣告中心」,用戶可進一步檢視廣告客戶資料,以及系統顯示這則廣告的原因。

平台端持續加強審查、和政府單位合作,台灣事實查核團隊MyGoPen專案經理Robin Lee也建議,用戶需要對網路資訊保持「零信任」態度,多一份懷疑和換位思考,例如「如果有這麼好賺錢的方法,我會到處宣傳、教別人嗎?」,在個人端阻絕詐騙事件的發生。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