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微糖」「少糖」僅供參考?新加坡實施飲料分級制擴大分級,每百克含糖量清楚規定

飲料「微糖」「少糖」僅供參考?新加坡實施飲料分級制擴大分級,每百克含糖量清楚規定

每次點飲料時,店家問你「少糖、多糖」的時候,你是不是發現每一家飲料店對「少糖」的定義都不同?有時這家所謂的「少糖」,根本就是另一家的多糖,完全沒有參考依據?不知不覺,糖就越喝越多了。

新加坡為了對抗國內日益增加的糖尿病患者人數,自2016年起向糖尿病宣戰。高糖量的攝取和糖尿病及肥胖風險高度相關,新加坡人每日平均攝取 60 g的糖,且超過一半來自於飲料,其中有一半來自於預包裝飲料,新加坡當局需要對國民的糖量攝取採取行動,因此實施飲料Nutri-Grade分級制度,內容包含強制性營養標示及廣告禁令等。

從2023年12月30日開始,新加坡已經上線一年的飲料分級新政進一步擴大適用範圍,這也是當地政府旨在「挽救」大量可能陷入糖尿病苦痛國民的最新動作。簡單來說,隨著新政策落地,新加坡國民能夠買到的大多數飲料,都處於這套分級體系中。

與糖尿病的戰爭→與含糖飲料的戰爭

作為這項政策的背景,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資料,新加坡成年人的糖尿病發病率高達14.9%,這也使得糖尿病預防成為該國的一項重要政策。橫向對比,中國成年人的發病率為13%,日本則為11.8%。

在2021年底的演說中,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也警告,該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他們的人生正處於不斷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中。對於不斷老齡化的新加坡來說,國民如果因為糟糕的生活習慣引發糖尿病,也將對醫療系統和公共財政造成沉重的壓力。

所以在這場「與糖尿病的戰爭」中,新加坡首先就瞄準了含糖飲料。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門的研究,該國國民平均每天要攝入58克的糖,其中超過一半來自於含糖飲料。在這部分中,64%的糖類攝入來自預包裝飲料,另外36%來自於現場製作的飲料。

對此,新加坡政府提出一套「營養等級評分系統」,透過視覺效果警示消費者。

這套系統只包含兩個變數,每百克含糖量和每百克含飽和脂肪量。簡單來講,每一百克含糖1克以及下為A級、1-5克為B級、5-10克為C級、大於10克則為D級,同時飽和脂肪含量越高,等級同樣越低。

評分細則,圖片來源:新加坡衛生部

根據新加坡政府的規定,在這套評分系統中C級、D級產品必須在飲料包裝和商品展示頁上醒目地標示,同時D級產品禁止打廣告。從去年年底開始,零售超市中的預包裝飲料已經適用這套規則。12月30日起,現場製作的飲料也被納入這條規則,其中商家還要特別標示出新增不同配料(冰淇淋、珍珠)所帶來的含糖量變化。

餐飲店評級標籤示例,圖片來源:新加坡衛生部

為了保護小微企業,新加坡衛生部規定,小型飲料經營者(上一財年營業額低於100萬新幣,以及供應食品的場所低於10處)暫時無需遵守這套規則。

與之前一樣,首次違反規則的商家將被處以最高1000新幣的罰款,之後每次最多罰2000新幣。

飲料分級政策的副作用

隨著這項規則落地接近一年,市場關注的風向也從「評分標籤」的誤導性轉向商業方面的影響。

之所以說評分具有誤導性,是因為評級簡單地將含糖量和脂肪含量放在同一個標準中,意味著所有的全脂牛奶——天然就含有乳糖的飲料,評分都要落到強制警示的C級(全脂牛奶)。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相同類型飲料的範疇裡,評級越高對健康越有利基本上也是成立的。

在此前新規應用到預包裝飲料期間,許多國際飲料廠商也警告稱,對於許多透過進口引入新加坡的飲料來說,重新設計包裝或者僱人貼評級貼紙都是不划算的商業行為,所以為了避免麻煩,不少產品乾脆就不向新加坡出口了。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ycr
作者

PC home 雜誌、T 客邦產業編輯,也負責 T 客邦影新聞 YouTube 頻道短影音製作。關注 AI 相關應用,並有軟體教學報導。(大頭貼為 AI 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vakab
2.  vakab (發表於 2024年3月20日 17:32)
※ 引述《vakab》的留言:
> Thanks for your information!

Classic titles like drift boss and modern games like Life is Strange fall into this genre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