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時代已是不可逆的傳播趨勢,隨之興起的,就是以動態影像紀錄的生活化短片,即所謂「Vlog」,各式各樣、各種題材的 Vlog 可謂百花齊放、紛紜雜沓。然而,創造這些影像的工具們,也就是所謂的相機、攝影機、個人拍攝設備等,也一併與時俱進,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進化,成為了科技產品中相當特殊的一脈,至於如何挑選並運用這些設備來拍攝出受歡迎的Vlog,也成為影音時代的一門顯學。此次編輯部特別針對新世代的影音需求,挑選了目前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四款 Vlog 相機,就功能與應用方面做出詳細的講解與推薦,即使是對器材完全沒有概念的新手,亦能透過本輯特企,找到自己想要的拍攝器材。
文章目錄
專才專用的必要性
相信在正式開始進入 Vlog 相機篇章之前,許多人可能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疑問,像是為什麼不用手機拍攝呢?與手機比起來這些相機還有優勢嗎?以下就讓我們解釋明白。
為什麼不用手機拍呢?
現在智慧型手機也能夠拍攝出相當夠水準的動態影像,在曝光條件比較好的環境下,影像品質甚至能夠媲美專業拍攝設備,但就使用體驗與調整彈性而言,遠不如專責拍攝的 Vlog 設備,像是手機能調整的曝光參數通常較為有限,也不容易快速調整;而在監看方案方面,前置鏡頭(自拍鏡頭)通常不會有太好的影像表現,並且在使用主鏡頭時,也通常無法讓鏡頭前的自己監看拍攝畫面,雖然有些特殊方案可以透過外接螢幕解決,但那畢竟需要另外新增一個設備,或多或少有些不便。
此外,使用手機作為主鏡位的時候,也會面臨一些額外狀況,例如無法使用通訊軟體、耗電過大、長時間拍攝容易過熱等等問題。相對來說,如果把拍攝這件事情專門分責給一至二個相機設備,讓手機做好手機做的事情,例如拍照、傳圖到社群軟體打卡,或甚至是把剛才拍攝的素材拿出來剪輯等等,以整個 Vlog 拍攝的工作流而言,都會是更有效率且更順暢的模式。再者,本文所介紹的相機大多是售價在新台幣一至二萬餘的入門級產品,相較現在動輒三至四萬的旗艦級攝影手機,就動態拍攝功能而言,仍屬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沒有最強,只有最適合
我們在做器材評測的時候,經常會遇到讀者提問,像是「哪一個最強」或者是「哪個畫質最好」諸如此類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當然像是畫質這種可以量化的標準,確實是能夠客觀地給出何者最佳的評價,但與相機和手機評測不同的是,以拍攝 Vlog 的設備來說,畫質往往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考量重點,或者可說畫質雖然重要,但在到達一定水準之後,與其追求多出的那一點畫質,不如更應該重視「平衡」。
年度經典 Vlog 相機
如果你甫踏足 Vlog 世界,需要一台價格合理、功能完善、畫質基本不差,能夠適應大部分 Vlog 場合的相機,那麼肯定不能錯過本篇特企的整合介紹,此次編輯部特別挑選了目前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四款入門 Vlog 相機產品,分別涵蓋了傳統相機、特殊相機、運動相機、雲台相機四大類別,可分別對應不同的拍攝題材。
特殊相機:Canon Powershot V10
●感光元件:1.0 吋 CMOS ●錄影規格:4K 30fps ●拍照畫素:1,520 萬畫素 ●鏡頭焦距:18mm(全幅等效)●光圈:f / 2.8 ●感光度:錄影 ISO 125-6400 / 拍照 ISO 125-12800 ●影像穩定:數位 IS ●螢幕:46 萬點 2.0 吋翻轉式 ●儲存媒介:micro SD ●重量:211g ●體積:63.4 x 90 x 34.3mm
如果要讓一台設備具備 Vlog 功能,但是又要令人感到新鮮,且長得不那麼像傳統相機,那麼它的模樣就會像是 Canon Powershot V10一樣如此特殊。這是一台設計成可隨時放到口袋裡的輕巧相機,盡可能的簡化操作,從正面看過去僅只有錄製與拍攝按鈕,其餘的操作鈕皆在機背,鏡頭採用全幅等效 18mm(錄影時為 19mm)的超廣角配置,光圈 f / 2.8,搭配電子 IS 防震系統,適合使用者隨時隨地拿著它拍攝。
運動相機:GoPro Hero 12
●感光元件:1 / 1.9 吋 CMOS ●錄影規格:5.3K 60fps ●拍照畫素:2700萬畫素 ●鏡頭焦距:12mm(全幅等效)●光圈:f / 2.5 ●感光度:N / A ●影像穩定:HyperSmooth 6.0 ●螢幕:機背2.27吋不可翻轉式 / 前置彩色螢幕 ●耐候性:防水10m ●儲存媒介:micro SD ●重量:154g(含電池與記憶卡)●體積:71.8 x 50.8 x 33.6mm
提到運動攝影機,第一個想到的品牌就是 GoPro,旗下主力產品也已堪堪推出到 Hero 12,維持經典造型的同時,功能亦更加強化,雖然感光元件仍維持在 1 / 1.9吋的規格,但最高拍攝規格達到 5.3K 60fps,且慢動作拍攝亦達到 2.7K 8 倍慢速,新的 HyperSmooth 6.0 在減少裁切畫面的同時,更能夠呈現較以往滑順流暢的畫面,並且引進了新的 1720mAh 電池,續航力大幅提升。
雲台相機:DJI OSMO Pocket 3
●感光元件:1.0 吋 CMOS ●錄影規格:4K 30fps / 60fps / 120fps ●拍照畫素:940 萬畫素 ●鏡頭焦距:20mm(全幅等效)●光圈:f / 2.0 ●感光度:一般 ISO 50-6400 / 低光 ISO 50-16000 ●影像穩定:機械三軸雲台 ●螢幕:解析度 314 × 556 直式翻轉 2.0 吋 ●儲存媒介:micro SD ●重量:179g
OSMO Pocket 3 是大疆結合其三軸雲台穩定技術所推出的獨特產品,該系列已有前後三代產品,分別改進了鏡頭與感光元件,同時也加強了週邊硬體配置。Pocket 3 具備一吋感光元件、全幅等效 20mm、f / 2.0大光圈鏡頭,不僅能夠拍攝 4K 30fps / 60fps 格式的影像,更可拍攝 4K 120fps 慢動作影片,此外,Pocket 3 亦結合機械雲台功能,能夠拍攝出自動運鏡的縮時短片,或是讓相機雲台自動追蹤目標,讓拍攝題材更具彈性,雖然機身尺寸相當小巧,但依舊在有限的體積內納入了 2.0 吋翻轉螢幕,可做 90 度翻轉為橫式構圖。配件方面亦極為多樣,有續航手柄、腳架、麥克風等,亦有濾鏡組合可加掛使用。
傳統相機:Sony ZV-1 II
●感光元件:1.0 吋堆疊式 CMOS ●錄影規格:4K 30fps ●拍照畫素:萬畫素●鏡頭焦距:18-50mm(全幅等效)●光圈:f / 1.8-f / 4.0 ●感光度:ISO 125-12800 ●影像穩定:電子穩定 ●螢幕:3.0 吋 92 萬點側翻式 ●儲存媒介:SD ●重量:292g(含電池與記憶卡)●體積:105.5 x 60.0 x4 6.7mm
索尼在 Vlog 相機領域已有一定的發展歷程,旗下「ZV」系列可說是為了專攻Vlog 影音部落客所生,全系列涵蓋各種片幅有多種選擇,分別是全片幅的 ZV-E1、APS-C 片幅的 ZV-E10。以及 1.0 吋感光元件的 ZV-1、ZV-1 Mark II 以及ZV-1F,本次介紹的 ZV-1 II 即為 ZV 系列最入門機種的第二代產品。相較於舊款,新的 ZV-1 II 將鏡頭焦距拓展到了超廣角領域,由 18mm 起跳,可光學變焦至 50mm,內建三頭指向性麥克風能切換設定,同時加入了多功能取景、即時追蹤等智慧功能,亦具備十組創意色彩設定,與電影級影音部落客模式(裁切為電影長寬比並設定格率為 24fps),讓使用者能夠輕鬆拍出獨具質感的影片。
Vlog 怎麼拍?相談室完全解惑
看完了四款入門 Vlog 相機介紹之後,是否令你煩惱該如何挑選呢?其實光看規格是容易有盲點的,摸清楚產品的設計初衷與應用情境,並釐清自己的需求之後會容易許多,以下就整理了六大 Q&A,完整替新手解惑。
Q1:收音方案齊全嗎?
一部 Vlog 有沒有好的收音,可以說是與影像品質同等重要,甚至在一些影片例如 ASMR 當中,收音品質重要性更大過影像本身,因此 Vlog 相機是如何收音、收音品質如何,也會是必須考量的一大重點。雖然機內錄製(不外加麥克風直接裸機錄製)的效果通常不會太好,但目前各大廠商都紛紛在加強機內麥克風的收音品質,除了傳統的左右雙聲道之外,目前主流是運用多顆指向麥克風(通常是三顆以上)來滿足更多收音需求。假如你同時有要在鏡頭前、後說話的場合,例如自拍與第一人稱視角加上口白的片段,那麼就需要特別留意麥克風的指向性是否有完整涵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是使用外接麥克風,視需求可選擇有線或無線兩種,通常都能夠獲得更好的收音效果,不過即使是外接麥克風,也需要注意干擾、配對穩定性、風噪、配戴舒適度、麥克風是否需要隱藏等需求。
Q2:檔案是否易於後期製作?
新手在挑選錄製設備時經常犯的一個錯誤是,經常只看到規格,而對後端產出的檔案欠缺考慮,目前主流的拍攝設備大多支援 4K 30fps 以上的錄製規格,但同樣都是 4K,在不同機身上卻有明顯差異,例如 DCI 4K(4096 x 2160)與 4K UHD(3840 x 2160)就是兩種不同的解析度,10bit 4:2:2 與 8bit 4:2:0 有著明顯的差別,H.264 與 H.265 壓縮格式也截然不同,產出檔案的 Mbps 流量(碼率)也關係到剪輯的順暢性,這些都是新手容易忽略的重要要素。
Q3:用途是什麼?
因應不同的需求,拍攝手法與所需器材也會截然不同,舉例來說,隨手拍攝與接案拍攝的標準肯定有所差異,在拍攝想法上也是不同的思考模式,成熟的影像創作者會去拿捏各種不同的用途,給出最適宜的解決方案。因此,在選購拍攝設備或是周邊配件的時候,務必先釐清自己的用途,不要一昧追高器材才是。
Q4:傳統相機?運動相機?雲台相機?
在前面的篇幅中,我們介紹了四種典型的 Vlog 設備,它們分別因應不同的需求,而有了截然不同的型態,除了外觀上差異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來挑選產品。舉例來說,如果你希望拍照與錄影齊頭並進,或是比較常拍照,偶爾錄影的話,那麼選擇傳統相機型態的設備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你想求新求變,喜歡嘗試新的事物,不受拘束的隨地拍攝,那麼可以選擇型態比較特殊的相機;如果你本身也是空拍機玩家,或是特別喜愛三軸雲台獨特的平穩效果,那麼除了雲台相機以外不作第二人想;如果你是本格派的極限運動玩家,那麼還是要回歸到這類動態拍攝的老本行。
Q5:會常常帶出門嗎?
「易攜性」絕對是選擇 Vlog 相機必定要考慮的要素之一,輕巧的相機會讓人更願意帶出門,理所當然也更能夠獲得更多精采的畫面。動態畫面與攝影作品不同的是,照片往往會講求構圖、美感等等要素,但對動態影像來說,有時候拍得到比起拍得好更加重要。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不管什麼相機,只要是能帶出門的,就是好相機。同樣的道理 Vlog 相機亦同。
Q6:影像的穩定方式?
如何穩定影像,這絕對是 Vlog 相機會遭遇到的一大問題,目前主流的方式分為:光學穩定、電子穩定,以及機械三軸等三種類型。其中光學穩定是透過鏡頭內部光學防震機構,與機身感光元件位移系統來補償震動,相較其它方式,光學防震在低光情境下也能順暢運作,且幾乎不會影響畫質,亦不會損失畫素。缺點是不適合應對較大震動與較高頻率震動的場合,且鏡頭的光學設計門檻較高,如果是體積小的設備通常不適合搭載光學穩定。電子穩定系統則是目前小型 Vlog 相機最主流的設計,鏡頭與感光元件均不需要特別容納防震元件,僅需在韌體方面多加著墨即可有不錯的補償效果,可應對高頻振動,適合搭載在車拍系統上,缺點是會一定程度損失畫質、帶來畫面裁切,同時在低光環境下會有明顯的抖動模糊。機械三軸防震以物理條件來看,是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好處是內建電動雲台可作運鏡使用,缺點是機構複雜,需要一定體積與技術,且不擅長應對 Z 軸震動。
實戰!四大 Vlog 應用場合推薦
在瞭解了前面所舉的四款主流 Vlog 機種之後,接著要來到實際應用的層面,說起拍攝 Vlog,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使用情境及拍攝環節,其實很難一概而論。沒有一款設備能夠適應所有的拍攝題材,它們都有不同的強項與弱項,因此,編輯部根據各種拍攝環境與不同的用途,列舉了四種常見的 Vlog 拍攝場合,給出綜合推薦指數。
旅遊型 Vlog 拍攝:旅遊紀錄、出國 Vlog、戶外實況型拍攝
推薦指數
● Canon PowerShot V10:★★★★
● DJI OSMO Pocket 3:★★★★★
● GoPro Hero 12:★★★
● Sony ZV-1 II:★★★☆
首先是旅遊型拍攝,以此用途為主的 Vlog 特別重視的是易攜性與可控性,像是單手能掌控設備、隨時隨地開啟拍攝的便利性最為重要,同時考量到國外旅遊目的可能並不一定治安良好,必須以不起眼、能低調拍攝的設備最為優先。其次必須列入考量的是影像穩定性,因為旅遊 Vlog 必須常在走動的戶外、旅遊景點等不便架設腳架的地方拍攝,因此具備機械三軸防震或是電子影像穩定的機種具有先天優勢,同時能否清晰的收音亦相當重要。考量到這些要素,編輯部在此用途下最推薦的機種是 DJI OSMO Pocket 3。
運動與動態紀錄:極限運動、滑板、衝浪、車拍、機車
推薦指數
● Canon PowerShot V10:★★★
● DJI OSMO Pocket 3:★★★☆
● GoPro Hero 12:★★★★★
● Sony ZV-1 II:★★
在運動拍攝的領域,還是必須要回歸到此類別的本命設備,即以運動拍攝為名的「運動攝影機」,正可說是拍攝動態與極限運動的不二人選。為什麼呢?有幾個主要原因,第一是此類拍攝通常有耐候性與抗衝擊的需求,這時具備裸機防塵防滴功能的運動攝影機自然更加適合;其次是運動拍攝講求多樣化的鏡位,第三是像車拍、單車或是機車這種用途使用時,會伴隨有高頻率的細碎上下震動。考量到以上這些要素,GoPro Hero 12 是編輯部在運動拍攝上最推薦的設備。
YouTuber 拍攝:工作室拍攝、雙人訪談、定點機位拍攝
推薦指數
● Canon PowerShot V10:★★★☆
● DJI OSMO Pocket 3:★★★★
● GoPro Hero 12:★★★
● Sony ZV-1 II:★★★★☆
與上一個運動攝影的例子相反,如果你是一名 YouTuber,需要常對著鏡頭講話,並且以工作室或是室內定點拍攝場景為主的話,那麼具備相機型態的設備會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樣的拍攝環境通常具備有較完善的燈光照明,且採固定機位拍攝,可以放心使用大型的可換鏡頭設備,也允許使用光圈較大的鏡頭。相對於其他用途而言,由於定點拍攝是上腳架,因此並不特別需要注意影像穩定系統,比較重要的是畫質、淺景深表現、人眼對焦的穩定度,並且拍攝時被攝者能同步監看是最妥當的。考量到這些需求,編輯部認為 Sony ZV-1 II 會是最適合的設備。
親子與寵物生活紀錄:室內生活隨拍、戶外遊玩拍攝、拍攝家人與寵物
推薦指數
● Canon PowerShot V10:★★★★☆
● DJI OSMO Pocket 3:★★★★☆
● GoPro Hero 12:★★★☆
● Sony ZV-1 II:★★★☆
相信有許多人拍攝 Vlog,並不一定是要紀錄什麼大山大海、大江大河,只是想記錄屬於自己與家人周遭的生活而已,可能是很瑣碎的小碎片,也可能是沒有主題的很多小段落,這樣的拍攝雖然沒有最撼動人心的畫面,但在許多年後卻會是十足珍貴的專屬回憶。這類拍攝通常不會在定點,也常常會需要隨地架設起相機隨時開拍,最重要的是,設備本身的侵略性必須降到最低,不會讓被攝者感到突兀,才能隨時隨地自在的拍攝。考量到這些用途,編輯部認為 Canon PowerShot V10 會是最適合的選擇,原因在於它採用非傳統相機的設計、具備低調的外觀、裸機即內建腳架與自拍螢幕。
結語:器材只是手段,紀錄生活才是目的
雖然本篇花了相當多的篇幅著墨在不同拍攝器材之間的差異,但追根究底,買什麼器材並不是我們拍攝 Vlog 的目的,無論我們用什麼相機、用什麼鏡頭,這些都只是我們達成目的的手段而已,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於我們透過「影像」這個媒介所表達出的想法,因此在挑選這些拍攝器材時,必須謹記自己拍攝 Vlog 的初衷,不要被器材與規格帶著走。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