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OLED電競螢幕推薦:QD-OLED面板強在哪裡,真的是遊戲顯示器的未來?

QD-OLED電競螢幕推薦:QD-OLED面板強在哪裡,真的是遊戲顯示器的未來?

相較於電視產業每年都在挑戰尺寸的極限,顯示器多年來的「漲幅」其實並不大,基本從 24 吋起跳,至高也不過 32、43 吋,這是因為顯示器主要聚焦於個人使用者,本就與全家共賞的電視有所區別。不過,顯示器的多元發展曲線,卻也是傳統電視所難以企及的優勢,無論是各類面板技術、曲面或平面形式、特異螢幕比例,到專為修圖、辦公、遊戲等目的所發展出的眾多產品,確實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但這卻也加深了使用者的選擇困難,特別是遊戲類型顯示器,更可說是其中最為複雜的,相信你也發現到了,今年起市場又迎來一批新產品,那就是採用 QD-OLED 面板顯示技術的新一代遊戲顯示器。

 

文章目錄

 

QD-OLED 顯示器迎來大爆發!

對於顯示器市場稍微關注的人,應該都有觀察到今年的一個特殊現象,那就是從年初的 CES 消費電子展開始,有許多廠商紛紛推出採用 QD-OLED 面板技術的顯示器,並且不約而同地都聚焦在遊戲領域。所謂的 QDOLED 是三星所研發,為進一步佔據顯示技術優勢地位,並與 LG 的 OLED 陣營分庭抗禮的秘密武器,於 2021 年才正式投入量產,雖然前兩年已有零星的電視、顯示器產品推出,不過隨著產能、良率的逐步提升,相關產品終於在今年大舉進入消費市場,而其技術特點,也正好與遊戲專用的顯示器一拍即合。

什麼是 QD-OLED?

就廣義來說,三星的 QD-OLED 面板以及 LG 的 WOLED 面板,都被市場歸類在 OLED 的類別,本質上都是應用 OLED 所特有的自體發光技術,不過兩者在成像方式上卻有明顯分別。LG 的 WOLED 是以白光 OLED 為基底,搭配濾色片來分離出 RGB 的子像素,但由於濾色片會減弱 OLED 的亮度,因此需增加一個白色子像素來提升整體亮度,隨著LG的不斷改良,包括採用新的材料、使用微透鏡陣列及新的演算法,目前 WOLED 的峰值亮度已不遜色於 Mini LED 面板。

至於三星的 QD-OLED 技術,則採用能量最高的藍光 OLED 為基底,並覆以一層量子點薄膜,藉由量子點的特性,以強光激發出紅、綠色光,加上本來的藍光來構成三原色像素點,這種方式幾乎不會損耗光的能量,因此不像 WOLED 需要額外的白色子像素來補光,相較之下 QD-OLED 面板的色彩純度會更高,並擁有更廣的色域,同時還具備極佳的色彩準確性。

在今年的 CES 展會上,多家顯示品牌皆發表了搭載 QD-OLED 面板的電競螢幕,並已陸續在台上市。

相較於 LCD 來說,QD-OLED 的組成方式相對單純,因此能夠大幅降低面板厚度。

為何專推遊戲顯示器?

就 QD-OLED 的顯色特性來說,其實已經能符合創作者顯示器的基本需求,不過考慮到客群大小,面向遊戲以及娛樂用途,顯然更容易被多數的使用者所關注,加上 OLED 本身還具備一項關鍵優勢:反應時間,也便於做為宣傳的重點。一般而言,螢幕反應時間越快,就越能降低畫面殘影的發生,LCD 陣營的電競螢幕反應時間多為 0.5 或 1 毫秒,這速度已是人眼幾乎無法辨別了,但 QD-OLED 由於省去了等待液晶分子扭轉的時間,反應時間能夠進一步縮短至 0.03 毫秒,直接降到小數點下兩位。

當 QD-OLED 面板成功實現量產後,首先是以高階家用電視市場為目標。(圖為Sony Bravia XR A95K)。

QD-OLED 的優勢與劣勢

不過,除了反應時間以及廣色域方面的優勢之外,在準備下手之前,也必須瞭解到,QD-OLED 倒也不是完美無暇,就目前而言,QD-OLED 引人詬病的點主要有 2 個。首先,QD-OLED 子像素排列的方式與傳統 LCD 不同,RGB 等 3 個子像素是呈現三角形結構排列,並非傳統的垂直並排,因此在顯示文字時,容易因為像素溢出而產生類似於毛邊的現象,因此如果是文書用途的話,早期生產的 QD-OLED 面板其實並不太適合,不過三星已在新一代的 QD-OLED 面板「修正」子像素的排列形式,對於文字的細節顯示雖不能說是完美,但已有顯著改善,如果打算選購 QD-OLED 顯示器兼作娛樂、工作用途,盡量可以選擇較新推出的機種為佳。

左邊是初代 QD-OLED 面板的子像素排列,右邊則是 2 代之後新的子像素排列結構。

為何會出現發灰狀況?

另外,QD-OLED 技術源自於 OLED 的自體發光,在顯示黑畫面時,由於不需要點亮像素,因此理論上可以達到純黑的境界,在對比度方面遠遠勝過於 LCD 機種,同時也避免了背光機種的光暈問題,不過實際使用上,使用者可能會發現,QD-OLED 的黑畫面似乎並不是那麼的純黑,反而略帶點灰灰的感覺,這其實並不是買到了瑕疵品,而是跟 QD-OLED 的顯示原理有關。

如前面所提到的,QD-OLED 面板是透過藍光 OLED 去激發量子點材料而產生純色光,所以如果當你在一個相對明亮的環境下使用 QD-OLED 顯示器,即使螢幕本身不點亮像素,但量子點材料卻仍然可能會受到環境光的誘發而產生反應,這就導致使用者看起來,本應純黑的畫面呈現有點灰灰的狀態了,不過如果你是在偏暗的環境下使用,像是電競房內,那麼就完全不會有這種問題。

在房間內玩遊戲,比較不會有過於明亮的環境光干擾,亦能避免QD-OLED 面板發灰狀況。

以遊戲娛樂為定位

雖然 QD-OLED 技術因其物理特性,而存在上述的狀況,不過反過來說,其實我們都能夠以特定方式來避開或減少其影響,這也是廠商特別鎖定遊戲族群的原因之一,除了極佳的反應時間,憑藉著能輕易達到 99% DCI-P3 色域覆蓋的廣色域表現,QD-OLED 確實能帶來更好的視覺感官體驗,尤其在峰值亮度規格不斷提升下,QD-OLED 在 HDR 的支援性上也有長足的進展,以 ROG 和 Alienware 今年的旗艦機來說,便確定會支援 Dolby Vision 格式,這可是你在三星電視上絕對找不到的東西。

微軟已開放 Xbox Series X|S 支援 Dolby Vision 遊戲功能,未來不必只能透過電視才能體驗。

分辨 QD-OLED 的規格與認證

現在已推出 QD-OLED 電競螢幕的品牌,不論是國內或國外都有,但目前 QD-OLED 面板的唯一供應商,就只有三星旗下的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這是否代表,不管買的是哪一家,畫面表現或性能都是一樣呢?當然沒有這麼簡單。關於各家品牌的顯示器韌體與畫面調校的差異性,雖然比較偏向於個人口味的喜好,但還是有一些共通性的指標,可以作為選購的依據。

HDR 性能以及動態模糊

比如在面板的新舊方面,由於 QD-OLED 面板的規格是逐年提升,因此從面板解析度與及更新率方面,我們大致推斷出所使用的是哪一代面板,例如第一代的 QD-OLED 顯示器面板,更新率僅能達到 175Hz;第二代面板以 49 吋的 32:9 超寬比例面板為主,提供 5120 x 1440 的解析度,更新率則有 144Hz 或 240Hz 兩種規格;最新的第三代 QD-OLED 顯示器面板,則回歸到 16:9 的寬螢幕比例,劃分為強調解析度的 31.5 吋 4K@240Hz,以及提高更新率的 27 吋 2K@360Hz 兩種規格,以對應不同玩家的需求,新的面板性能固然強悍,不過也別忘記檢視一下自己的顯示卡是否夠力。

針對各家產品部分,則可以檢視是否已取得相關的性能認證,主要有兩項,均為 VESA 所制訂,第一個是針對自發光顯示器的 HDR 效能等級 DisplayHDR True Black 認證,共有 400、500、600 等 3 個等級,目前多數 QDOLED 顯示器均集中在 400 這個等級,也就是全畫面持續亮度可達 250 尼特,畫面中央 10% 的亮度達 400 尼特。此外,若作為遊戲用途,VESA 的 ClearMR 認證也是值得注意的指標,主要用以界定數位顯示器的動態模糊效能,共 11 個級距,數字越高代表在動態下的清晰程度越高,目前最高級距為 ClearMR 13000。

VESA 於 2022 年推出 ClearMR 認證,透過一致性的測試規範訂出 11 個分級指標,讓消費者能快速瞭解顯示器的動態模糊表現。

隨著 QD-OLED 位元色深、解析度與更新率的攀升,接口的頻寬需求也會倍增,或許將加速 DP 2.1 的普及。(圖為 AORUS FO32U2P)

QD-OLED也需要勤保養

對於新購入 QD-OLED 顯示器的使用者來說,還有一件事需要留意,那就是QD-OLED 畢竟還是 OLED,不可能完全免去烙印的風險,因此需要適當的定期保養,才能延長顯示器的使用壽命,但也不必過度擔心,各品牌都有自己的 OLED Care 保護機制,可偵測畫面上的圖像元素,進行像素偏移或亮度調整,每隔一段時間還會自動幫你進行面板刷新,進行像素清理,使烙印風險大大降低。

幾乎各家都有提供 OLED 的保護功能,也提供可部分自訂調整的設定。(圖為Asus 的 OLED Care)

QD-OLED 顯示器推薦

ROG Swift OLED PG32UCDM:首款 4K QD-OLED 旗艦型電競螢幕

QD-OLED電競螢幕推薦:QD-OLED面板強在哪裡,真的是遊戲顯示器的未來?

規格

● 面板尺寸:31.5 吋

● 解析度:3840 × 2160

● 亮度:250 cd / m2

● 對比度:1,500,000:1

● 更新頻率:240Hz

廠商資訊

● 華碩電腦 ● 0800-093-456 ● rog.asus.com/tw/

建議售價

42,900 元

早在去年便已預告推出的 PG32UCDM,是全球首款支援 4K 解析度的 QD-OLED 電競螢幕,採用第三代 QD-OLED 防炫光面板,更新率可達 240Hz,在畫面色彩表現方面,擁有真實 10 位元色彩以及 Delta E 值小於 2 的色準,DCI-P3 色域覆蓋達到 99%,除此之外也通過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認證標準,除了 HDR 10 格式外也確定將支援 Dolby Vision。不僅具備 OLED 面板的高峰值亮度(1000 尼特)特性,還提供獨家的均勻亮度設定功能,可保持一致的螢幕亮度,防止亮度變化過於劇烈。

為了應對 OLED 的高發熱所帶來的面板壽命損耗,PG32UCDM 也採用特製的被動式散熱技術,包括在面板後方覆上高導熱率的石墨烯薄膜,並在顯示器後蓋設計通風孔以促進對流,當然,針對降低烙印機率,也提供及時的像素清潔提醒、螢幕位移功能等保護機制。

在遊戲性能方面,PG32UCDM 採用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技術並相容於NVIDIA G-SYNC,可確保流暢且低延遲的視覺效果,透過內建 ROG Gaming AI 技術,還可自動偵測並調亮特定區域,動態十字準星則能增強遊戲瞄準性,進而提升個人遊戲技能,比較特別的是比例控制的功能,對於某些競技玩家來說,往往會偏好較小的螢幕,方便一眼掌握全局,故 PG32UCDM 也支援以 24.5 吋或 27 吋來顯示畫面。

AURA RGB 燈效背面覆蓋相當大的 ROG 標誌 LED,能透過專屬軟體進行燈效同步。

連接介面提供一組 DP 1.4 及雙 HDMI 2.1,另一側還有 90W PD 的 USB-C 接口。

壁掛套件盒內的相關配件十分豐富,還提供專屬的壁掛安裝套件。

MSI MPG271QRX QD-OLED:新一代 QD-OLED 面板,兼顧性能與風格定位

QD-OLED電競螢幕推薦:QD-OLED面板強在哪裡,真的是遊戲顯示器的未來?

規格

● 面板尺寸:26.5 吋

● 解析度:2560 ×1 440

● 亮度:250 cd / m2

● 對比度:1,500,000:1

● 更新頻率:360Hz

廠商資訊

● 微星科技 ● 0800-018-880 ● tw.msi.com

建議售價

26,900 元

微星於今年初首度發表了採用 QD-OLED 技術的遊戲顯示器,完整涵蓋旗下MPG、MAG 與 MEG 系列產品線,從曲面、32:9超 寬比例,到平面的高更新率機型,應有盡有,尺寸則從 49 吋到 26.5 吋,分別對應了不同玩家的遊玩需求,其中的 MPG 系列,就推出了多達 3 款新機,以這款 MPG271QRX QD-OLED 為例,在性能方面擁有最高 360Hz 的更新率,以及 0.03ms GtG 的高速反應時間,其所採用的最新一代 QD-OLED 面板,由於改為新的像素排列方式,因此對於圖像的細節以及文字邊緣的清晰度,有著顯著提升。

在色彩方面,MPG271QRX 在出廠時已預先進行校準測試,確保 Delta E 的值≤2,此外在色域覆蓋可以達到 99% 的 DCI-P3 色域,HDR 性能符合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級距,運動模糊的清晰度也獲得 VESA ClearMR 13000 的最高等級認證。針對面板的使用壽命,微星則從軟體與硬體兩方面同時著力,在硬體方面重視散熱的設計,採用石墨烯薄膜作為導熱材質,搭配定製的散熱器,無需風扇便可進行高效的散熱;軟體方面則透過 OLED CARE 2.0,分別由像素位移、面板保護及靜態畫面檢測三個部分進行,以降低烙印機會。

針對遊戲相關設定,玩家則可安裝 Gaming Intelligence App,透過桌面應用程式直接設定遊戲螢幕,並可透過熱鍵在不同遊戲間切換所需的設定,也能支援把手機當成螢幕的 OSD 控制器。

Mystic Light內建 RGB 燈效,提供閃電、彩虹等多種效果,也可與相容裝置同步。

連接介面提供 2 組 HDMI 2.1 及 1 組 DP 1.4 接口,USB-C 支援 PD 90W 充電。

實體控制鍵除了 5 向搖桿外,兩旁還配置有電源鍵及可自訂功能的 Marco 鍵。

AORUS FO32U2P:全球首款 DP 2.1 UHBR20 OLED 電競螢幕

QD-OLED電競螢幕推薦:QD-OLED面板強在哪裡,真的是遊戲顯示器的未來?

規格

● 面板尺寸:31.5 吋

● 解析度:3840 × 2160

● 亮度:250 cd / m2

● 對比度:1,500,000:1

● 更新頻率:240Hz

廠商資訊

● 技嘉科技 ● 0800-079-800 ● www.gigabyte.com/tw

建議售價

請洽廠商

技嘉旗下 AORUS 在今年 CES 展所發表的全新 OLED 戰術型電競螢幕陣容之中,尤以 FO32U2P 為焦點所在,因為除了採用 QD-OLED 面板之外,FO32U2P 亦是全球首台支援 DP 2.1 UHBR20 規格的 OLED 電競螢幕,預計 5 月初上市。其傳輸頻寬最高可達 80Gbps,這意味著 FO32U2P 無需經過任何壓縮,就能完整接收並顯示 4K@240Hz 的影像訊源,或是以 Daisy Chain 串連多台顯示器,同時傳輸多重影像。除此之外,針對遊戲玩家,FO32U2P 也內建一系列 AORUS 專屬的戰術輔助功能,並支援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顯示技術,搭配俐落的外型,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Alienware AW3225QF:支援 eARC 音訊回傳,獲 CES 2024 創新獎肯定

QD-OLED電競螢幕推薦:QD-OLED面板強在哪裡,真的是遊戲顯示器的未來?

規格

● 面板尺寸:31.6 吋

● 解析度:3840 × 2160

● 亮度:1000 cd / m2(HDR 峰值)

● 對比度:1,500,000:1

● 更新頻率:240Hz

廠商資訊

● 戴爾科技 ● 0080-1861-015 ● www.dell.com/zh-tw

建議售價

68,999 元

Dell 旗下的電競品牌 Alienware 在台灣向來比較低調,今年發表的兩款新機,也是默默地在台灣開賣,其中採用 1700R 曲面設計、32 吋的 AW3225QF 是 Dell 首款 4K QD-OLED 遊戲專用顯示器,在規格及技術方面拉好拉滿,除了最高 4K@240Hz 顯示規格之外,亦支援 Dolby Vision 並通過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認證,此外也能透過 HDMI 2.1 FRL 連接相容的次世代主機,實現 4K@120Hz 遊戲體驗。特別的是,AW3225QF 還內建一般螢幕較少見的 eARC 音訊回傳功能,能銜接 Dolby Atmos 音響系統或 Soundbar,營造更佳的視聽娛樂效果。

Samsung Odyddey OLED G9:超寬 32:9 曲面,帶來超開闊視野

QD-OLED電競螢幕推薦:QD-OLED面板強在哪裡,真的是遊戲顯示器的未來?

規格

● 面板尺寸:49 吋

● 解析度:5120 × 1440

● 亮度:250 cd / m2(典型值)

● 對比度:1,000,000:1

● 更新頻率:240Hz

廠商資訊

● 三星電子 ● 0800-329-999 ● www.samsung.com/tw/

建議售價

36,900 元

得益於自家 QD-OLED 面板的優勢,三星很早就投入了 QD-OLED 電競螢幕的開發,去年推出的 Odyssey OLED G9(G93SC),即是全球首款 32:9 OLED 曲面電競螢幕,曲率達 1800R,具備 240Hz 畫面更新率與 0.03ms 反應時間,也通過 DCI-P3 99% 廣色域、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等認證,價格更從剛上市將近 6 萬元降到現在 4 萬元以下,十分划算,今年 CES 三星也發表了後續機型 Odyssey OLED G9(G95SD),導入 OLED 防眩光技術,能降低反光,不過截稿前三星尚未公布台灣上市時間,就看你願不願意再稍等一下。

Philips Evnia 34M2C8600:歐系設計風格,搭載Ambiglow 沉浸功能

QD-OLED電競螢幕推薦:QD-OLED面板強在哪裡,真的是遊戲顯示器的未來?

規格

● 面板尺寸:34 吋

● 解析度:3440 × 1440

● 亮度:250 cd / m2

● 對比度:1,000,000:1

● 更新頻率:175Hz

廠商資訊

● 飛利浦 ● 0800-231-099 ● www.philips.com.tw

建議售價

請洽廠商

Philips 旗下的遊戲品牌 Evnia,亦在去年就推出 QD-OLED 電競螢幕,歸在Evnia 8000 系列之下,採用 21:9 面板比例,外型設計有別於時下的遊戲顯示器,而帶有簡約洗鍊的風格,雖然推出時間較早,在更新率規格方面不及今年新品,但仍具備 0.03ms 反應時間,也通過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認證以及 ClearMR 9000 認證,針對玩家調校的 SmartImage 遊戲模式,可適應不同遊戲類型以增強遊戲體驗,沿襲自家電視的 Ambiglow 流光溢彩技術,則可透過顯示器後方的 LED,創造出可強化畫面效果的光環效果。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QD-OLED電競螢幕推薦:QD-OLED面板強在哪裡,真的是遊戲顯示器的未來?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小治
作者

《PC Home 電腦家庭》雜誌及 T 客邦網站編輯。負責遊戲類型新聞及評析、軟體應用教學及企劃撰寫、電腦相關周邊硬體測試,以及打雜…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