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和蔡司從 2020 年宣布聯合研發後,迄今在手機影像領域累積了不少成就,雙方合作推出了 8 款旗艦機、31 款搭載蔡司功能的機型、提供 18 種創新的拍攝功能,並提供給超過 1600 萬名用戶使用。
過去,手機品牌和相機品牌的合作,大多限定於旗艦機種,不過 vivo 和蔡司的合作比較不同,除了在 X 系列旗艦機上可以使用之外,今年推出的 V40 Pro 和 V40 手機也能使用 vivo 與蔡司聯合開發的影像系統,等於是把專業的蔡司攝影功能開放給更多用戶。
近期 vivo 和蔡司於德國上科亨蔡司總部舉辦了行動影像研討會,同時也帶參訪媒體參觀位在總部的蔡司光學博物館,看看近兩百年的蔡司光學世界如何發展。
從天文攝影、醫療光學到手機攝影
蔡司光學博物館位於德國上科亨,一個距離慕尼黑大約兩個半小時車程的小鎮,小鎮內的居民大多是蔡司員工和其眷屬;蔡司光學博物館佔地大約 300 坪左右,展出了超過 1,000 件蔡司相關的光學藏品,從拿破崙的望遠鏡、阿姆斯壯第一次登月用的蔡司鏡頭照片、到最新的醫療光學器材以及搭載蔡司鏡頭的 vivo 手機。
踏進蔡司光學博物館就會先看到一座星象儀,大概在一百年前蔡司接到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的委託,希望開發出星象儀來展示作品,第一座星象儀在 1923 年開發完成,是世界上第一座投影天文館,技術累積至今蔡司已經成為了全球星象儀專家,從軟硬體設計到天文館的技術支援皆有提供。
事實上,在 1969 年登月計劃中用來拍攝地球照片的相機鏡頭,就是蔡司開發的 Sonnar 5.6/250 鏡頭(搭配哈蘇 500 相機)。
在蔡司光學博物館內主要分為幾個展示區域,包含古董望遠鏡、相機、鏡片等展出,蔡司半導體技術介紹、蔡司醫療光學發展等等。
是的,別以為蔡司只有做鏡頭和鏡片,蔡司在半導體設備領域也是專家,1941 年蔡司的 Planar 鏡頭被用在步進式光刻機中,接著和 ASML 策略合作,陸續發展極紫外光刻技術,是蔡司所有經營領域中獲利最高的一門事業,光是 2023 年就創造了 35 億歐元收益。
一般人對蔡司最熟悉的應該是眼鏡、相機鏡頭、望遠鏡等光學消費品,
蔡司同時也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電影鏡頭開發者,光是電影鏡頭就有多達 12 個系列,更得過三座奧斯卡獎,可以根據電影攝影團隊需求量身打造。
比方說在蔡司光學博物館內就有展出 50mm f/0.7 的鏡頭,是電影史上有名的超高速鏡頭。
除了專業攝影鏡頭之外,蔡司也和 vivo 合作,在 X 系列上搭載了蔡司認證鏡頭、蔡司鍍膜、蔡司人像模式等等,今年更將蔡司技術下放到 V 系列上,讓更多使用者可以體驗蔡司的獨特魅力。
工業測量和醫療領域也有涉略
蔡司同時也是工業測量領域的專家,早在 1846 年,卡爾蔡司就發明了第一個低倍顯微鏡,而後和物理學家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奧托修特(Otto Schott)繼續解決顯微鏡的光學挑戰,像是調整光圈大小提高解析度等等。
蔡司也持續發展醫療技術,比方說現在很流行的近視雷射,其中一項手術方式就是使用蔡司開發的 Smile 飛秒雷射,還有像是白內障治療等,除了眼科之外,蔡司產品的應用領域已從神經、耳鼻喉和脊椎手術的可視化擴展到牙科領域(如牙科顯微鏡和醫療放大鏡)。此外,蔡司也提供了術中放射治療系統。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