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當年《世紀帝國 2:征服者入侵》資料片為何加入「韓國」?開發者老實說:因為星海爭霸在韓國賣了300萬份

當年《世紀帝國 2:征服者入侵》資料片為何加入「韓國」?開發者老實說:因為星海爭霸在韓國賣了300萬份

「世紀帝國」系列在台灣遊戲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世紀帝國II:征服者入侵》更是許多七、八年級生的共同回憶。然而,這款經典之作中韓國的加入,背後竟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秘辛,且與歷史考證有所出入。前設計師 Sandy Petersen 近日發表長文,揭露了這段由市場考量主導的決策,以及後續引發的爭議。

微軟高層下令:從四個文明變成五個

世紀帝國II:征服者入侵》作為《世紀帝國 2》的首部資料片,原先計畫加入西班牙、阿茲特克、匈奴和瑪雅四個新文明。Petersen 表示,開發過程相當順利,甚至比原定計畫提前了五週完成。就在他準備著手開發《世紀帝國 3》之際,微軟的一通電話改變了計畫。微軟要求開發團隊在資料片中加入第五個文明——韓國。

微軟給出的理由是,當時《星海爭霸》在韓國市場銷售火爆,銷量突破 300 萬份。微軟希望藉由加入韓國來吸引更多韓國玩家。然而,Petersen 對此抱持疑慮。他認為,韓國在歷史上並非以征服者著稱,與「征服者入侵」的主題有所出入。儘管如此,微軟堅持己見,最終 Ensemble 工作室在最後關頭,用僅僅五週的時間加入了韓國文明。

當年《世紀帝國 2:征服者入侵》資料片為何加入「韓國」?開發者老實說:因為星海爭霸在韓國賣了300萬份

由於時間倉促,開發團隊在韓國文明的設計上出現了一些失誤。最明顯的例子是龜船的形象不夠精確。遊戲中的龜船設計過於強調裝甲,忽略了其機動性。此外,遊戲中也混淆了「日本海」與「東海」的稱謂,以及將萬曆朝鮮戰爭的時間誤植為 17 世紀末(實際上發生於 16 世紀末)。

其實關於這件事他在幾年前的一次訪問也曾經說過。他表示因為僅僅五週的時間,龜船的模組是他們上網隨便找來的。這些錯誤引發了韓國玩家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遊戲開發者對韓國歷史缺乏足夠的了解,導致遊戲內容出現嚴重的錯誤。

還有一些問題是地理以及文化問題的爭議,像是遊戲有一部份的地理涉及了「日本海」,因為該海域日本政府稱呼這片海域為「日本海」,韓國政府稱其為「東海」,北朝鮮政府則支持「朝鮮東海」的稱呼。現在大部分國際地圖和文件都將這片海域稱為「日本海」或「日本海(東海)」。Petersen 甚至提到,當時微軟的一名駐韓代表還因此被逮捕並拘留了一段時間,可見此事在韓國引起的風波之大。

市場與現實的拉鋸:遊戲開發的兩難

世紀帝國II:征服者入侵》關於韓國的爭議,凸顯了遊戲開發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兩難:如何在市場需求與歷史考證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遊戲公司需要考慮市場因素,以確保遊戲的銷量和盈利。另一方面,遊戲作為一種文化產品,也應該對歷史保持尊重,避免出現嚴重的錯誤。

在《世紀帝國II:征服者入侵》的案例中,微軟顯然更看重市場因素,而忽略了歷史考證的重要性。這種做法雖然可能在短期內帶來商業利益,但長期來看,卻可能損害遊戲的聲譽,甚至引發不必要的爭議。

而也因為這一事件,促使遊戲開發者更加重視歷史考證。在後續的遊戲開發中,開發團隊會更加仔細地研究歷史資料,力求在遊戲中呈現更準確、更真實的歷史面貌。此外,遊戲公司也開始更加重視與玩家的溝通。透過論壇、社群媒體等管道,遊戲開發者可以及時了解玩家的意見和建議,並根據玩家的回饋對遊戲進行修改和完善。

 

cnBeta
作者

cnBeta.COM(被網友簡稱為CB、cβ),官方自我定位「中文業界資訊站」,是一個提供IT相關新聞資訊、技術文章和評論的中文網站。其主要特色為遊客的匿名評論及線上互動,形成獨特的社群文化。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