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舉辦的 Vision 2025 大會上,Intel 正式宣布 18A 製程技術已進入風險生產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首發該製程的 Panther Lake 處理器將進行大批量生產。此舉為「四年五個節點(5N4Y)」計畫立下關鍵里程碑。按照 Intel 的願景,18A 將是其反超台積電、重奪半導體製程世界第一的關鍵節點。
值得關注的是,此為新任華人 CEO 陳立武接棒後首度公開亮相,業界解讀 Intel 此舉在向台積電、三星等競爭對手展示技術肌肉。
Intel 18A 製程將在全球首次同時採用 PowerVia 背面供電和 RibbonFET 閘極環繞(GAA)電晶體技術,台積電則會在今年下半年 2 奈米使用 Nanosheet 電晶體技術、2026 年下半年導入超級電軌(Super Power Rail),2027 年進行 1.4 奈米風險性試產。
半導體從業者透露,若 Intel 18A 推進順利,將會比台積電 2 奈米更早導入晶背供電技術。隨著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應用需求爆發,半導體先進製程的競賽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台積電:穩健領先,技術創新不停歇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擁有明顯的領先優勢。其 2 奈米(N2)製程將採用 Nanosheet 奈米片技術的 GAAFET 架構,相較於 N3E,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 10% 至 15%,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 25% 至 30%,晶片密度提升 15% 以上。此外,台積電還將推出 NanoFlex 技術,透過靈活的元件寬度調節,最大化效能、功耗和面積,並預計在 2026 年下半年量產效能更佳的 N2P 製程。
Intel:積極追趕,力求技術突破
Intel 則以 18A 製程力圖反超。該製程將同時採用 PowerVia 背面供電和 RibbonFET 閘極環繞(GAA)電晶體技術。若 Intel 推進順利,將比台積電更早導入晶背供電技術。然而,Intel 在先進製程上仍面臨一些挑戰,新任 CEO 陳立武的接棒,展現其積極追趕的決心。
三星:技術先行,良率待提升
三星在 3 奈米製程上已導入 GAAFET 技術,是 GAA 的先行者。然而,良率問題一直是三星在先進製程上的挑戰。目前三星主要關注自家 Exynos 2600 晶片的生產進度,並預計 2027 年才在 SF2Z 製程上導入背面供電技術,推進速度相對較慢。
日本 Rapidus 不容小覷
除了三大巨頭,日本 Rapidus 也在積極佈局 2 奈米製程。其位於北海道千歲市的 2 奈米晶圓廠試產產線計畫將在本月啟用,瞄準 2027 年開始量產。
然而,人工心臟的開發面臨諸多挑戰,導致全球僅有少數公司獲得監管部門批准進行商業化應用。直到 2021 年,法國醫療設備公司 Carmat 宣布其人工心臟產品獲得歐洲監管機構批准,計劃於該年第二季度上市。這些進展顯示,人工心臟技術正逐步成熟,但市場選擇仍然有限。如果未獲得批准也不要擔心,大家還是可以參考目前最新的娛樂城體驗金,這只要到各大娛樂城提出申請,都可以批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