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平台有待改朝換代
當然了,組裝電腦除了比較性能,配角晶片組同樣為之重要。AMD官方指定搭配的3款晶片組,A75與A55都是在2011年間,伴隨第一代APU產品Llano推出,而去年和Trinity推出的A85X,則屬於A75功能強化版本。
儘管AMD最早導入SATA 6Gb/s與USB 3.0,卻是購買第三方廠商電路設計,將之整合進南橋晶片組。其中USB 3.0控制器部分,A85X是為xHCI 0.96版本,晚一步整合進晶片組的Intel支援xHCI 1.0版本規範。隨著時間拉長,AMD並未改款以提升性能,情勢恐怕開始有了些變化。
筆者以Plextor M5 Pro 256GB固態硬碟,搭配支援UASP功能的USB 3.0轉接線,進行了簡短試驗。如圖示可發現,SATA 6Gb/s介面包含Seq讀取、4K QD32讀取與寫入,這幾個項目速度都落後Z87一些。
USB 3.0相較下,雙方都支援UASP傳輸模式,亦獲得Windows 8原生內建支援,完全沒有驅動程式的煩擾。Z87的整體表現明顯好過於A85X,其中又以Seq讀取高出26.8%,落差達到91.1MB/s最為顯著。這2項表現無關處理器架構與價差,卻可看出用來搭配Richland的晶片組,和Intel相比已經浮現了老態。
▲Richland指定搭配晶片組
▲Core i5-4670K效能打平價差之後還略高些微。
▲實際應用縮短了彼此差距,可視為APU並不差。
▲差距僅21.1%,可見理論與現實的關係微妙。
▲Core i5-4670K幾乎打平價差,雙方表現都算好。
▲整體成績Core i5-4670K占上風,但幅度不多。
▲勝差縮小至29.8%,可見APU性價比表現不俗。
▲雙方差距41.7%,再次突顯真實應用的殘酷面。
▲Core i5-4670K電力效率比完封A10-6800K。
SATA 6Gb/s介面測試
▲A85X
▲Z87
USB 3.0介面測試
▲A85X
▲Z87
(後面還有:內顯王寶座無懼挑戰)
價錢都不是同一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