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圖書、雜誌、音樂、影片,在進入數位時代後,由於可以在無損及品質的狀態下複製,使得DRM應運而生。DRM指的是使用相關的技術,限制數位內容的播放、複製次數,或者播放的日期限制。
名詞
- 英: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 中:數位著作權管理
名詞解釋
。實際應用上則是包含防拷貝光碟、購買音樂後只能在授權的機器上播放等等。由於主要強調於「限制」上,也有批評者建議將英文縮寫中的權利(Rights)換為限制(Restrictions)。
另外企業也使用D R M 技術來進行文件權限的管理,稱為EDRM(Enterprise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讓公司內部的各類文件透過這項機制,僅能讓具有權限的人開啟,以確保商業機密不外流。
▲購買下載內容注意DRM限制。以PSP Go下載遊戲為例,每次購買的遊戲僅能安裝在五台主機上,這就是DRM的限制,付費下載得要多加注意。
實際應用
DRM看似遙遠,但卻近在我們身邊。包括透過Xbox Live Marketplace、PlayStation Store、Wii Shopping Channel等線上遊戲商店購買的遊戲,都含有DRM保護,只能在限定的主機上執行。KKBox的會員機制也是相同,當你會員到期時,下載的音樂由於DRM而無法播放。
▲iTunes Store邁向DRM-Free。開張六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線上音樂商店後,iTunes Store販賣的歌曲總算擺脫DRM限制,價格與品質也隨之提高。
全球最大的線上影音商店—Apple iTunes Store上所販賣的音樂早期也有DRM限制、僅能在5台授權電腦上播放。直到今年一月才與各唱片商談妥,販賣的音樂得以不受DRM的限制,價格則從每首0.99美元提高到1.29美元,但音質也同時提升。iTunes Store也利用DRM進行影片出租,時間一到就不能播放。
隨著電子書熱潮,DRM又受到注目,同時也引起了不少爭議。例如在Amazon購買的電子書就因為DRM限制,僅能在自家的Kindle上閱讀;七月時喬治‧歐威爾作品「1984」也因為版權爭議,Amazon刪除了已購買者存在Kindle上的書籍,並以退款補償。從DRM過渡到DRM-Free,需要時間、使用者習慣、市場多種要素配合,DRM本身僅是技術,端看如何使用。
▲電子書與DRM間的關係。Amazon Kindle銷售無比成功,但購買的書籍僅能在Kindle上觀看,加上「1984事件」,也引起對於Amazon DRM政策的批評。
這就是目前的難處,沒有一個確保「安全」的防制機制。
但它確實是值得一用的技術,只要還沒過時,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