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的危機!編輯人數下降又難以跟上行動網路時代的浪潮

維基百科的危機!編輯人數下降又難以跟上行動網路時代的浪潮

人人可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線 13 年了!創造了網路時代知識協作的典範,隨著線上內容日趨完整,新增的知識條目成長速度趨緩,人們的閱讀方式變得更快速,線上圖書館模式的維基百科卻難以跟上行動網路時代的浪潮。

維基百科的危機!編輯人數下降又難以跟上行動網路時代的浪潮圖片來源

自 2012 年開始,維基百科的編輯團隊人數下降,僅英文版編輯在過去一年中就減少了 30%;藉由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編輯的條目不到 1​​%,不少用戶反應內容被管理員干涉過多,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吸引用戶進行內容編輯。

在維基百科創立之初,開發在線協作的編輯模式開創了網路時代知識共享的先河,在當時的知識傳播狀況下是非常具有創新性的,2001 年能夠提供線上分享的知識並不多,維基百科成為了門檻非常低的傳播和獲取知識的平台,大量義工願意在網路興起的年代為線上百科全書服務。

維基百科的危機!編輯人數下降又難以跟上行動網路時代的浪潮

▲圖片來源(Giulia Forsythe

太過於成功的起點讓線上圖書館模式在往後十年中幾乎沒有任何進步,如果你想看看十幾年前的網站是什麼樣子,就去看看維基百科,數百萬對內容條目有貢獻的人都想參與網站發展的討論,哪怕是一次小幅度的改變都需要耗時長久的討論。

維基百科並不是一家私人運營的公司,創始人對於網站的運作沒有決定權,Google、Facebook 這些私人公司可以在無數的質疑聲中仍然改革調整,維基百科的改版甚至引起了設計領域民主和獨裁的討論;另外維基百科自身資金有限,網站的管理者多為義工,涵蓋 370 種語言,改版的難度也非常大。

任何一個完全開放的平台想要維持長久​​的高品質是非常困難的,當線上內容越來越多,必然會有破壞內容的狀況出現,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對於同一事物的理解本來就有差距,知識的公允是一個非常難以達到的平衡點,維護內容配置的維基管理員小組則因評判標準的局限,遭來眾多非議,對某一條目的編輯站屢見不鮮。

維護內容品質的高牆讓人人都可以編輯的大門關上了,用戶辛苦編輯的內容需要經過層層審核,許多人面對維基的編輯器就已經放棄了,開放性知識社區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這顯然不是技術能夠解決的。

後維基時代的線上知識大全會是什麼樣子,Google 打造的知識圖譜(Konwledge Graph)或許是一個可行的方案,用戶獲取的不再是一條條的網站鏈接,而是搜尋的答案,繪製用戶搜索關鍵詞的圖譜,可以一步到位獲得想要的訊息,這也正是下世代 Google 搜尋的雛形,相比於用戶構建的知識網路,基於演算法構成的知識圖譜則可以為每一位用戶打造專注的內容,類似的項目 Facebook 也在進行中。

Google、Facebook 這類的新興科技公司當然有實力構建下個世代的線上圖書館,與維基百科的非營利性不同,科技公司做知識網路更多是為了讓用戶看到廣告。

維基百科的危機!編輯人數下降又難以跟上行動網路時代的浪潮

▲圖片來源:Gonzalo Solas

或許有一天維基百科也會像躺著圖書館裡的百科全書一樣覆蓋上厚厚的灰塵,人類的知識將去向何方?
首圖來自Niccolò Caranti

維基百科的危機!編輯人數下降又難以跟上行動網路時代的浪潮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的大麻煩:沒人更新怎麼辦?

抗議 SOPA 法案,維基百科關閉一天,Google 要放抗議 Doodle

維基百科今年需要 4000 萬美金維護,網友質疑、Silktide 創始人做出回應

TechNews科技新報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