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網路行為並不安全。當你在免費使用 Google 搜尋、瀏覽臉書、進行即時通訊聊天時,服務提供者也在窺探你的資料。自從史諾登揭露了 NSA 的種種計畫之後,更加深了大家對個人隱私的擔憂。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對自己的資料被挖掘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只不過這個前提是「要有回報」。而有的初創企業就瞄準了這一點,買賣使用者的資料。
成立於 2012 年總部位於紐約的 DataCoup 就是這樣一家公司。今年年初的時候他們推出了一項測試服務,以每月 8 美元的價格向用戶收購其在各種社群網路上資訊以及信用卡消費記錄等資料。不過 DataCoup 目前支援的使用者資料收購專案包括 Facebook、Twitter、Linkedin、Flickr、Google+,Tumblr、Youtube、Instagram、Foursquare 以及信用卡資料等,使用者可以在其中進行選擇,選擇的項目越多,獲得的回報越高。至於收集到的資料,DataCuop 會進行處理,過濾掉極端敏感、廣告主不需要的部分,再進行出售。
相比之下,Luth Research這家公司給出的價錢似乎就豐厚得多了,每月 100 美元。用戶的代價是將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 PC 上的一切行為都對 Luth Research 開放。
Luth 推出了一個名為 ZQ Intelligence 的服務,該服務透過 VPN 連接到預先選定參與者的手機和電腦,然後將這些資料傳送到該公司的伺服器,再完成趨勢的收集與分析工作。公司不會瀏覽這些資料裡的內容,但會收集特定時間智慧型手機所處的位置、存取的網站、執行的搜尋以及上 Twitter 的頻繁程度等資訊。此外,參與者還要回答一些有關其行為的問題。
Luth 的趨勢分析吸引了一批客戶,包括 Subway、微軟、沃爾瑪、San Diego Padres、Nickelodeon 及 Netflix 等。Luth 所收集的資訊可幫助這些公司決定在哪裡投放廣告。而對於廣告主來說,定向廣告的成功率非常重要,因為現在網路的廣告點閱率已經不足千分之一了。
Luth 今年幫福特汽車做了一個專案,專案的目標是更好地理解客戶的「購買路徑」。公司首先物色了一批想要買車的研究對象,然後跟蹤他們從做調查到最後購買的整個歷程。這些人可能會開車到代理商那裡,然後到那裡之後會瀏覽其他汽車製造商的網站,隨後再進行貸款方案的研究。這些行為均有助於福特就最佳廣告投放位置做出決策。比方說如果結果表明客戶很看重評測網站,那麼福特就可以聚焦在跟網站的合作,在那裡購買廣告上面。
Luth 最後發現,一旦客戶開始瀏覽製造商網站時,就已經準備要去買車了。這一點是在做完這個項目之後才發現的,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銷售線索。
儘管很多人都不習慣被這樣跟蹤,但是 ZQ Intelligence 目前已經擁有 2 萬 PC 用戶和 6000 智慧型手機用戶。視進行的調查多寡,每位用戶每月大約能獲得 100 美元的收入。而使用者如果不喜歡也可以隨時移除軟體,但是這也意味著他們損失掉一筆收入。反過來,Luth 則向出價最高的買家出售這些資料,而且買家還可以向參與調查者增補行為相關的問題調查。
今年 4 月份的時候,廣告公司 PunchTab 曾經對 1100 位智慧型手機使用者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27% 的受訪者願意在獲得一定回報(如優惠券、銷售通知)的情況下允許零售商在手機上跟蹤自己。
而上個月美國運營商 Verizon 已經針對其 1 億個無線用戶推出了一項忠實用戶計畫,只要用戶允許運營商跟蹤其部分位置情況和 Web 瀏覽行為並同意將這些資料賣給行銷者,就可以得到一份「Smart Rewards」作為回報。
當然,這樣的使用者資料批發商多了以後,使用者也可以向資料公司發標,讓對方競價,價高者得。反過來,對使用者資料感興趣的商家可能也會視用戶的潛在價值來給出定價。比方說商家可能會認為一位百萬富翁的資料要比一位工人的價值更大。但現實有可能是有行無市,有錢的人可能會更重視自己的隱私,視之為無價的;而沒錢的人也許並不看重自己的隱私,但卻希望能獲得更大的價值。此外這種看起來似乎是一種完全市場化的機制也可能因為階層差別而導致社會問題—同樣是位置資料和瀏覽資料,為什麼他的就更值錢?(technologyreview.com)
只是現代人多數只有以錢易物的概念
所以廠商抓準這一點,打著免費(?)的名號
讓更多的消費者獻上自己的隱私
不過真正的免費並不是沒有的
像是透過使用者主動捐款來維持的就是一種真正免費
例如wiki等網站的服務,或VLC之類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