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來自強國的強勢競爭之下,「性價比」成為 3C 科技產品廠商銷售的主打口號。回顧過去一年,手機、相機,甚至路由器、電視等各類型消費 3C 產品打的幾乎都是價格戰。對消費者來說,產品越來越便宜當然是好事,但是削價競爭的結果,產品安全性就會被忽略,最後往往犧牲的還是消費者。
有鑑於此,去年 T 客邦網站特地與專業檢測機構 UL 舉辦 3C 產品消費意識大調查活動,針對消費者對 3C 產品的安全意識以及觀念進行問卷調查,幫助我們更加瞭解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的認知與想法。
整個活動從 2014 年 12 月 9 日開始,至 2015 年 1 月 11 日為止,以網路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總共回收有效問卷 8,683 份(性別比例為:男 59%,女 41%)。
『規格』、『價格』神話不再,『使用體驗』才是王道
在這次調查中,針對消費者購買 3C 產品之前的決策行為,幾乎每位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前都會上網搜尋、參考網友對產品的評價。
▲在購買商品前,先上網搜尋產品的相關評價,已經成為普遍的行為。
從調查統計數據(上圖)可以看出,高達 93% 的受訪者習慣透過網路上的訊息協助自己下購買決策。也因此,「口碑行銷」大行其道,廠商紛紛運用網路評論的擴散力來刺激自家商品的銷售。
當大家重度依賴網路資訊時,我們更關心的是,網路上的訊息五花八門,消費者最重視哪些資訊?
調查結果發現,消費者上網搜尋 3C 商品評價時,有 46% 的人將「使用者經驗」視為參考評價時最重視的項目。而在實際購買 3C 產品時,最多消費者(36%)把產品安全列為第一考量,依序約略才是產品功能、品質、價格、品牌、外觀設計等。有趣的發現是,消費者對於產品價格的重視度已明顯降低。
▲有 65% 的人將「使用者經驗」列為在搜尋評價時的首要及次要參考重點
過去廠商習慣把消費者區分成兩大族群,一類是熱愛追求高性價比,另一類則是鍾情於高規格。這導致廠商在製造產品時不斷在規格上大做文章,推出旗艦級的產品,然後哄抬價格;或是走低價策略,壓低製造成本、刺激銷售量。
然而,本次調查的數據帶給我們一些不同的思維。消費者早已對性價比無感,而是回歸到產品基本面,希望所購買的產品能帶給自己絕佳的使用體驗,以及良好的品質。在「使用者經驗」掛帥的年代,產品是否經得起網友的檢視,對廠商而言才是最嚴峻的考驗。
消費者對 3C 產品的安全認知過於被動
現在民眾普偏有高安全意識,在本次調查中,有高達 85% 的受訪者認為產品安全是至關重要的。相同地在調查中,亦發現民眾也普遍認同安全認證這檔事,超過 74% 的受訪者就表示產品取得安全認證對他們而言是重要的。
▲有 85% 的受訪者認為 3C 產品安全是重要的。
但進一步調查,又僅只有 30% 的受訪者表示每次消費時都會注意 3C 產品上是否印有安全認證標誌。
而在對製造端的看法調查上,有高達 91% 的受訪者認為 3C 製造商在出廠前就會協助做好產品安全的把關。這也顯示消費者普遍被動依賴 3C 製造商替自己把關安全。
▲在購買 3C 產品時,每次都會注意產品包裝有沒有安全認證的人,僅有 30%。
此外,根據調查,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結果。多數民眾覺得產品安全很重要,但是於購買前作資料搜尋時的重視程度上,產品安全訊息卻又敬陪末座。
產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何以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可能原因出自於:『產品安全並非網路討論的主流議題』。
觀察現今網路上的訊息,廠商於新品發表時多半強調功能、規格、以及產品如何改變你的生活這幾個預設焦點上,所以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也多以此為主。但有關產品安全的訊息在偌大的網路空間裡卻沒有太多聲量!簡單來說,大家都很重視產品安全,但是在網路上卻不太討論。
▲廠商強調的產品規格、效能在網路上形成主流議題,那有關產品安全的討論到哪去了?
另外,多數消費者認為安全標示很重要,但僅 30% 的 3C 產品購買者會每次留意產品上是否有安全標章。這顯示雖然消費者認為 3C 產品的安全性是重要的,實際上卻不清楚應透過什麼方法去檢視產品的安全性。此外,在問卷中,我們也對認識安全認證標誌做了小檢測,發現消費者對於安全認證標誌的理解也很不足,不會分辨何者為產品安全認證標誌。
安全認知的不足值得擔憂,尤其現今藉由網購途徑採買來自對岸的 3C 產品已蔚為風潮,大批商品流入市面,其中有些不但沒有通過國內認可的產品安全認證,甚至連對岸法定的安全認證也沒有,使用這一類產品的風險性極高,最好還是要多加注意。
消費者期待廠商提供更安全、品質更佳的產品
另先前有提到對於產品製造端,超過九成的受訪者(91%)認為廠商應該在產品出廠前就做好安全把關的工作。這可以說明為何消費者具安全意識,卻不常留意安全標章。
▲有 91% 的受訪者認為 3C 製造商重視產品安全,在出廠前就做好產品安全的把關。
我們再進一步探索,消費者期待廠商在生產商品時,最該考量哪些因素。調查數據反應,最多的受訪者(40%)認為,產品安全是廠商最優先考量的,其次依序約略為產品品質、產品功能/性能表現、產品定價、產品外觀/設計美感。這代表消費者認為,製造商只有當產品夠安全了、品質夠優良了,再去談定價、性能以及外觀設計等項目才有意義。
其實這並不表示產品外觀、性能、與定價就不重要了。而是因目前 3C 產品的競爭激烈,廠商往往會優先考慮在外觀設計、性能、規格等方面出奇招。這些操作當然在消費者心目中有加分的作用,但是千萬別本末倒置了,消費者最在乎的還是基本的安全性以及品質。
產品安全,消費者更信任專業安全認證機構與社群網絡
只是,產品的安全性以及品質無法立即驗證,要如何讓消費者相信產品的安全性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消費者會上網去搜尋商品評價,由網友的評測、開箱文中去理解之外,網友還會去哪裡尋求產品相關的安全資訊?
在問卷中我們列舉了包括: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社群網路、專業安全認證機構、產品製造商宣稱的安全保證、政府部門、消費者保護團體/消基會......等一般網友經常會求證的管道。調查發現,有高達 67% 的消費者信賴專業的安全認證機構,其次則是社群媒體(24%),高過於政府部門(22%)、消保會/消基會(22%)、傳統媒體(17%)以及產品製造商宣稱的安全保證(15%)等管道。
▲哪些產品安全資訊來源是值得信賴的?
調查結果顯示『專業的安全認證機構』在所有管道中獲得了壓倒性的信賴度。深入探究其原因可以發現,人身財產安全絕對不容有任何閃失,所以需要由最穩妥、公開、中立且具備高度專業的第三方單位來負責驗證、把關。尤其當風險社會來臨,消費者更渴求專業機構來協助建構起真正安全無虞的機制。
多花點錢 換來產品安全是值得的
而在這個廠商集體競逐性價比的年代,導致消費者似乎應該對產品的價格錙銖必較。不過,如果多花一點錢可以讓廠商提升產品的安全性,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呢?我們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產品價格高於 5% 是較多人(58%)可以接受的範圍,另外也有 34% 的受訪者願意以高於 10% 的價格換取更高的安全性,顯然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並不願意為了低廉的價格而甘願冒安全上的風險。
▲你願意多付多少錢,來購買更具安全保障的產品呢?
既然消費者普遍都能接受以支付更多費用的方式,藉此強化產品的安全性,那廠商就更加沒有理由忽視消費者的心聲,將產品安全這個重要環節模糊帶過。反之,應立即將完善的產品安全檢測機制規劃在開發製造的程序之中,同時在產品的包裝或說明裡清楚的交代產品已通過政府單位、第三方安全檢測機構的認證,讓消費者可以買的更安心!相信這樣負責任的作法肯定會讓消費者更加信任你的品牌、更願意消費你的產品。
產品安全標誌,你認識幾個?
此外,在這次的問卷調查,我們也列舉出在 3C 產品上常見的 7 種不同標誌,讓消費者測驗看看,哪些標誌與產品安全性相關。你不妨也可以跟著測試看看!
▲大家來猜猜,以上七個標誌,哪些標誌跟 3C 產品安全有關呢?
▲受訪者答案統整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網友都認同安全認證的重要性,但對於安全認證標誌可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熟喔!以網友認為關聯性最高的第一個標誌來說,這是 FCC 的標誌,最多人選擇這個標誌可能是因為看過最多次,所以覺得最熟悉。事實上這是美國電磁標檢驗的標誌,並不算是產品安全標誌。
一個產品能夠貼上產品安全標誌,基本上產品必須實際送到專業機構進行測試,通過實驗室的各項安全性檢驗標準,才能得到安全認證標誌。而 FCC 只代表該產品有接受過電磁波的相關測試,對於產品是否具備防火、耐摔等其他安全特性,並沒有檢測。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安全標誌,我來跟大家作個小小說明:
1. FCC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是美國政府的獨立機構,專責管理無線電波裝置相關的進口以及使用,負責的產品從電腦、傳真機、電子裝置到無線電傳輸設備、電話、遙控玩具等產品都有。其他國家如果要出口這些產品到美國,都必須根據 FCC 設定的標準,經由政府授權的實驗室來核可。
- 此為電磁波認證標誌,不算安全標誌。
2. CE
這是歐盟所制定的認證標誌。歐盟針對各類型產品都有制定相關規定,像是電子產品必需要遵從低電壓、電磁相容性等等的限制以及規範。產品打上了 CE 標誌就表示該產品符合歐盟規範的指定,才能夠在歐盟經濟區販賣。
必須要注意的是,歐盟對於 CE 標誌採用的是「自我宣告」的作法,意思是廠商自己去找認證機構認證或自行表示符合,然後自己打上 CE 的標誌,然後把相關資料存檔備查,而非像大多數國家由官方機構或認可單位發出認證標誌,因此光是看到 CE 的標誌,不見得真的表示安全。因為有些廠商可能根本沒有認證,也打上 CE 的標誌。
- 此為安全標誌,但因為自我宣告機制,是由製造商自我表示自己的產品符合安全。
3. UL
美國可以由國家機構以及私人機構來進行不同的安全認證,其中 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為美國最具權威性的產品安全標準發展與測試認證機構。目前 UL 共有近 1,400 多套標準,其中 75% 被美國國家標準化組織(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採用。也因此, UL 標誌是美國境內最受認可認證標誌。
- 此為安全標誌,代表有受過具權威性的實驗室檢驗認證。
4. UL 認可元件標誌
消費者不常見到這種標誌,因為這個元件認可標誌大都是用在產品的元件上,而非用在一般的消費性產品上。比方像是電源供應器、印刷電路板、開關等產品的內部元件。
(參考資料來源:brooksinstrument、UL)
- 此為產品內部元件用的認可標誌,需注意一般消費性產品上不該有這個標誌
5. BSMI
BSMI是台灣的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檢測範圍包括 EMI(電磁輻射干擾防護)、EMS(靜電防護)及 Safety(安全規範)。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訂定的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的規範,所有表列於應施檢驗商品之產品,不論是自國內廠商產製或者是自國外輸入皆需經報驗檢驗合格,始得於台灣市場銷售。
(參考資料來源: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 此為安全標誌,代表有受過具權威性的實驗室檢驗認證。
6. 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標誌
這是中國針對危害性物質材料的限制規定,管制的產品範圍包括電子產品元件、電路板以及電子產品,主要是針對產品的材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質、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來審核。
(參考資料來源:香港電器製造協會)
- 此為環保認證標誌。
7. ROHS
為歐盟的危害性物質限制指定,用來規範電子產品的使用原料需符合環保的規定。主要是要求特定產品在製造時不得用到下列六種有害的化學物質:鉛、汞、鎘、六價鉻、聚溴聯苯、聚溴二苯醚。是一種環保的認證標章。
(參考資料來源:暘致科技)
- 此為環保認證標誌。
結論:消費者安全意識提升,性價比不再當道,認明安全標章才可靠
經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雖然很多廠商還是對「性價比」深信不疑,一味追求降低成本與售價,以吸引大批消費者購買。殊不知,消費者的想法已然有相當大的改變,跨越了性價比的迷思,會以比較成熟且多元的角度來思考產品。在價格之外,也會考慮到產品品質以及安全性。
調查與分析的過程中,我們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探討消費者信任的資訊來源、購買產品會考量的因素,以及對於廠商的期待與要求,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 性價比絕非萬靈丹,使用者體驗才是重要參考指標
廠商迷信的性價比雖然還是部份消費者會考量的因素,但現在的消費者更傾向在購買前先搜尋網友的評價,參考他人的實際試用心得。因此,過去很多廠商會因成本考量,而犧牲掉一些操作的便利性或是重要的功能,這樣的成本思維勢必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可能導致排山倒海般的網路撻伐。
2. 消費者對於 3C 產品安全的認知仍處於被動
雖然消費者普遍認為 3C 產品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但消費者其實並不明白要如何去確認一項產品是否安全。往往都是被動地等待廠商或是媒體、政府機構告知某些產品安不安全,而不懂得主動去找尋安全標誌或相關資訊。
3. 廠商應主動提供完善的產品安全性保證
消費者普遍信賴製造商,期待製造商能夠提供安全無虞的產品。因此有品牌信譽的製造商,如能主動告知消費者,產品因通過了哪些嚴謹的檢測程序所以絕對是安全有保障的,如此一來將能夠大大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簡單來說,如果廠商能在安全性上多提供一些保障,就算因而增加成本、提高售價,消費者也會願意買單。
畢竟,沒有人想購買一款隨時有燃燒、爆炸風險的商品,或是把燙的像火爐的產品整天帶在身上。因此,讓消費者確實明白產品的品質及安全性,將是未來各家廠商需要特別重視且加強的一個新趨勢。此外,尋求專業安全認證機構的協助,同時在社群網路上建立良好的口碑,也絕對是爭取消費者信賴的最佳途徑。
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對於產品安全認證標誌的認知程度仍有待提升。一般民眾多半誤會在包裝上常見到的標誌,全都是安全標章,然而其中有許多標誌其實代表著不同的含意。因此建議大家多了解如 UL、BSMI…等安全性認證符號,如此一來才能在購買產品時辨別出哪些才是真正安全有保障的,避免買到不合格的地雷品,產品使用起來,也會更安心。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