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裝置的出現,為智慧手機帶來許多變革。不僅僅是簡單的資料記錄,它們能夠讓你在不錯過資訊的前提下,減少拿起手機的次數,也能讓你透過穿戴裝置和一些更加簡單的對話模式(如語音)控制你的手機。
但是,續航力卻成為它們發展的重點阻礙之一。出於便攜性的考慮,可穿戴裝置不能做得太厚重,所以大容量電池這種想法算是泡湯了。如何優化它們電量消耗,將是今後發展的關鍵。
為進一步完善續航能力,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中心的 “ASSIST 計畫”製造出一塊晶片。這塊晶片能夠通過人類身體與空氣存在的溫差,將這些熱能轉化成電能,為可穿戴裝置供電。
根據 Spectrum 的報導,這塊小型晶片大概在 7cm² 左右,產生電能的多少跟皮膚與空氣的溫度差有關。在緊貼皮膚、空氣與皮膚兩者的溫度差為三度的狀態下,每平方釐米大約能夠產生 40 到 50 微瓦的電量。如果這塊晶片的使用者是在走路甚至跑步的話,晶片的發電效率便因為氣流的出現提高,並且能夠達到約 3 倍的電量產出量。
儘管如此,這種晶片的供電量還是太低了。目前它只能應付類似加速計、溫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等低功耗的晶片和感測器,還不能為 GPS 或螢幕這種耗電大戶供電。
但是,ASSIST 計畫的開發也不會就此止步。這個專案的最終目標是開發一些超低功耗的的智慧穿戴感測器,它們能夠為你實現一年甚至更長的續航時間,但不會增加設備的佩戴負擔。
Spectrum 還提到,ASSIST 的下一步將要進行超低功率的藍牙晶片的開發,使得這款感測器能夠為之供電,進一步降低穿戴裝置的耗電。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