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款惡魔城於1986年推出算起,今年恰好是惡魔城推出30週年紀念,在惡魔城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建立了它在2D動作遊戲領域的地位,也成為探索式 2D動作遊戲的代名詞。雖然從許多跡象來看,惡魔城應該很難再推出正統新作,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在回顧過往輝煌歷史之餘,期待轉世續作降臨。
王道正統動作遊戲
惡魔城系列首款作品,是1986年於任天堂Famicom Disk System推出的惡魔城,以各種西洋奇幻風格的怪物與高難度稱著。遊戲描述西蒙•貝爾蒙多(Simon Belmont)帶著家族傳承的鞭子吸血鬼殺手(Vampire Killer),前往惡魔城討伐德古拉(Dracula)的故事,這套公式化的劇情被大量套用在系列歷代作品中,許多遊戲只是把主角換為其他貝爾蒙多加族成員,其他設定則大同小異。
遊戲最大的特色是引進副武器系統,玩家可以藉由消耗愛心使用小刀、斧頭、聖水、十字架、懷錶攻擊敵人或讓敵人停止行動。與洛克人相比,惡魔城的操作更為遲鈍,跳躍至空中時甚至無法轉向,而且不像洛克人在擊敗敵人後會隨機掉落補充體力的道具,因此在關卡進行的過程中也相當具有挑戰性。
不過到了Boss戰,筆者認為難度就比洛克人簡單一些,雖然說沒有攻擊屬性相剋的優勢,但是Boss本身體力並不高,只要抓到閃避訣竅就不難過關。
在初代作品之後,於Famicom推出的正統作品還有惡魔城II以及惡魔城傳說,兩者雖然在遊戲系統上都有所提升,畫面與音效表現也可圈可點,但筆者認為其操作性皆尚未成熟,或許比較適合硬派玩家嘗試。
▲西蒙•貝爾蒙多帶著吸血鬼殺手走入惡魔城,是一切故事的起源。
▲早期惡魔城的操作比較不順,當主角跳躍至空中後就無法改便動向。
▲擊倒敵人不會掉落補充體力的道具,玩家需要破壞特定牆壁中取得能夠補充體力的雞腿。
▲玩家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副武器,增加了遊戲的策略性。而在第三款作品惡魔城傳說中,玩家也可操作不同角色攻略關卡。
▲在惡魔城傳說中,玩家可以切換操作的角色為包括德古拉之子艾卡多(Alucard)在內的3名夥伴。
▲惡魔城的畫面風格充滿西洋元素,圖像描繪也相當細緻。
▲日本版惡魔城傳說在搭載於卡帶中的VRC VI晶片協助下,圖像與音效表現超越一般Famicom遊戲水準。
活躍於2D遊戲世代
與初代相隔5年的重製版,以惡魔城之名登陸任天堂Super Famicom平台,在這代中玩家可以朝上下左右與斜向等8個方向揮鞭攻擊,也可以將鞭子搭配在舞台中出現的掛勾移動,是系列中相當特別的設計,可以做為體驗早期作品的選擇。
在這之後的重要作品,還有以CD-ROM為媒體、於NEC PC-Eigine推出的惡魔城X血之輪迴,採用光碟除了能夠播放高音質的CD音軌,也能儲存更多圖像資料供動畫使用。這款遊戲不但引進關卡分歧系統,也增加了可以消耗更多愛心提升副武器的武器粉碎系統,更重要的是玩家救出主角里希達•貝爾蒙多(Richter Belmont)戀人的妹妹瑪莉亞•里納德(Maria Renard)後,就可以操作瑪莉亞進行遊戲,增加了重覆遊玩的價值。
▲重製版惡魔城是款值得嘗試的作品,畫面演出也活用了Super Famicom的畫面旋轉特效。
▲惡魔城X血之輪迴的開場採用動畫演出,比先前作品華麗許多。
▲武器粉碎系統可以消耗更多愛心來發動大範圍攻擊。
▲在其他系列作部分,惡魔城唯一Sega主機獨占的作品,就是Mega Drive上的吸血鬼殺手。遊戲主角可在約翰·莫理斯(John Morris)與艾瑞克·萊卡德(Eric Lecarde)等2人中選擇。
▲於任天堂Game Boy上推出的漆黑前奏曲,主角是貝爾蒙多家族唯一登場的女性角色索尼亞•貝爾蒙多(Sonia Belmont)。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