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I是個很熟悉又陌生的名詞,舉凡印表機、掃瞄器甚至是光學滑鼠都會看到它的蹤影,但是你知道10元硬幣可以用來目測DPI嗎?還有如何透過簡單的試算,知道螢幕解析度、滑鼠DPI、和游標移動距離的關係?
名詞
- 英:dots per inch
解釋
其實DPI是dots per inch的縮寫,也就是一英吋(2.54公分)的長度中,可容納的點陣數。
如果將掃瞄的影像或印刷出來的紙張放大到一定的極限,能發現影像其實是由許多的點構成。在短短的一英吋長度中,如果可容納300個點,解析度就是300dpi。同理可證,若有印表機解析度能到達600dpi,就代表它的影像品質是300dpi的兩倍,因為在同樣的長度中,能容納600個墨點,影像細節自然也就更豐富。 由此可知,在一張4×6英吋的相片紙上,300dpi與600dpi印表機印出的相片墨點分別是1200×1800與2400×3600,呈現出的影像當然是600dpi比較漂亮。
不過人眼可辨識的影像細節還是有極限,DPI當選購的參考就好,不需要過度追求高解像能力。
▲ 一英吋就是十元硬幣直徑
對一英吋沒概念沒關係,拿出十元硬幣比比看就知道,十元硬幣直徑的長度上有多少點,DPI就是多少。
應用
光學滑鼠也很常用DPI這個規格,主要是標榜光學或雷射頭的解像能力。假設螢幕解析度是800×600,滑鼠的DPI是800,當游標在桌面最右邊時,你只需要把滑鼠左移一英吋,游標就會從最右邊跑到最左邊。
再把滑鼠的DPI提升到1600,這時把游標從右端移到左端,只需要把滑鼠移動0.5英吋。當滑鼠DPI值越高,在同樣解析度的螢幕下,移動速度更快也更流暢。
▲ 滑鼠可達4000dpi
部分遊戲滑鼠可顯示DPI,目前最高可達4000dpi。一般來說800dpi的滑鼠就很實用,太高反而會不好操控。
換個角度想,當螢幕從15吋(解析度1024×768)升級到24吋(解析度1920×1200),滑鼠一樣是400dpi。15吋的移動時只要2.56英吋(6.5公分),24吋卻要4.8英吋(12.1公分)。
要移動超過12公分才能把游標從螢幕一端移到另一端,對電腦操作上實在太過吃力,因此升級高解析度螢幕的同時,最好能配上適當的滑鼠用起來才夠順手。
▲ 顆粒感重?檢查相片和印表機
有些相片印出來顆粒感重,除了本身解析度不夠外,也可能是列印品質太差,相片列印前要確定解析度可達300dpi以上。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我看完了也是有一種「然後勒」的感覺
莫名的空虛感 ......
(-_-)
數位解析度的單位是ppi,雖然一般溝通用dpi也通,但是觀念還是要正確。
dpi是印刷、掃描用的。
PPI是像素 電腦上都是這個
但是 所有廠商包括LCD 滑鼠全都在用DPI
用PPI只是自HIGH而已
市面上的消費性產品 哪有用PPI的?都馬DPI
你要說DPI錯? 用DPI的比PPI的還多
誰錯還不知道咧
滾球鼠解析度不高,螢幕又想換大,又不想換滑鼠...雖然現在用的是光學鼠,但是用起來就是沒有滾球鼠順手,但是又沒有地方放滑鼠墊〒ˍ〒...
我看完了也是有一種「然後勒」的感覺
莫名的空虛感 ......
(-_-)
那滑鼠不就是Sidewinder X8嗎 lol
不過話說DPI這玩意兒某種程度上是廠商拿出來唬人的噱頭
畢竟真正懂的人不多
> DPI是點 用在印刷居多
> PPI是像素 電腦上都是這個
> 但是 所有廠商包括LCD 滑鼠全都在用DPI
> 用PPI只是自HIGH而已
> 市面上的消費性產品 哪有用PPI的?都馬DPI
> 你要說DPI錯? 用DPI的比PPI的還多
> 誰錯還不知道咧
定義是定義,誤用是誤用
錯就是錯,拿什麼將錯就錯當藉口?
多就是對?未免也太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