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農曆新年,大家都被親情、友情和媒體渲染的煽情所包圍,大家也同時忙於討紅包、打麻將、踩春。在假期的最後一天,讓我們從科學角度,認識一下什麼是「新年」。
什麼是“年”?
我們經常說“過新年”,但其實什麼是“年”?小學生都知道:“年”就是地球環繞太陽一周(即公轉)所用的時間嘛!
然而,其實我們現在所過的“年”,當中經過幾千年人類智慧的不斷累積和沉澱,當中的學問可能比蘋果造台 iPhone、或是比 Google 搞個 Google Glass 還要複雜得多。
好了,“年”究竟有多複雜呢?
我們現在慣常用的“年”,叫做儒略年 (Julian year),就是“小學生都知道地球環繞太陽一周所用的時間”,可是,這是一個極度簡化的“年”,專家其實對“年”還有各種不同的定義,而“儒略年”只是我們經常用來衡量年份的“太陽年” 的簡化版本。
太陽年的問題比較複雜,這裡我門先以簡化了的“儒略年”來討論吧。
我們知道“365 日”等於一“儒略年”,細心的讀者也許會更仔細的說是“365.25 日”,對,實際上地球環繞大陽一圈,其實比我們慣常用的“一年”,剛剛少這 1/4 天。如果我們不透過“閏年”(每 4 年增加一天)的方式,人為填補這大約 6 小時的誤差,在七百多年後 (0.25 天的誤差 x 740 年 = 182 天 ),我們可能就要在盛夏過新年!
陰曆新年?陽曆新年?
好吧,這是我們現在過的新年嗎?連小學生都知道不是:“這是新曆新年,它是沒有紅包的!”
對,就連小學生都知道,剛才說的是“新曆新年”、或者有人因為它是透過太陽來計算年份,所以也稱呼為“陽曆新年”。而我們剛剛過了的那個要發壓歲錢的,叫“農曆新年”,也有人叫它做“陰曆新年”。
在小學生的眼裡:新曆新年全世界會放煙火,而農曆新年我們會放鞭炮,還會發紅包。
那麼,為啥需要兩個新年?
以農立國的祖先們,為了要知道四季何時更替、何時是播種時機、何時準備要收割,所以它們需要知道何時才叫“一年”。但是他們沒有網路、沒有人造衛星、怎樣知道地球剛好環繞太陽運行了一圈?
古時我們要觀察“一年”等於多少天,只能單靠肉眼觀察,而靠的就是用圭表、日晷來量度太陽的影子。但是,圭表方向改動、或是日晷挪動了,影子的方位就會不同,準確度就會受到影響。用現代的說法:日晷不是個最佳的解決方案。
所以,古人需要一個更方便的方法來計算“一年”,而每天都有不同圓缺晦明變化的月亮,就是更簡單的日期計算工具:我們只要抬頭看看月亮的盈虧,就能大約知道當天是“月初”或是“月尾”;只要心算一下月圓的次數,就能大約判斷一年還有多少天。這就是“月亮”的月,變成“月份”的月(朔望月)之由來。而古人稱日為“太陽”,月為“太陰”,所以基於月亮的計算方式,我們叫“陰曆”。
陰曆新年?農曆新年?
可是,我們剛過了的“紅包年”,其實也不算上是“陰曆”:更準備的叫法是“陰陽曆”(Lunisolar Calendar)。
現代人一直以為陰曆是傳統農業社會的產物,這根本是個巨大的誤解:農民用陰曆計算日期,只是貪圖陰曆簡單易用。但四季變化的主因,是地球在環繞太陽轉動時,陽光入射角產生變化所致;而陰曆基於的月亮的運行,其實與太陽沒直接的關係,對於以農業社會來說,陽曆其實更重要。
故此,我們的先祖透過觀察太陽在日晷上的影子,把陽曆年的 365 天分成 24 份,來判定當時的“節氣”。舉例說:“夏至”是日晷影子最短的一天(太陽位於黃經 90 度),這時就是北半球白晝最長的日子;而冬至則是日晷影子最長的一天,(太陽位於黃經 270 度),也是北半球白晝最短的日子。大家也許會留意到:每年的清明,總是在新曆的 4 月 4 日 – 6 日,而每年的冬至,總是在新曆的 12 月 21 日 – 23 日。
對,對農民生計息息相關的二十四節氣,是不折不扣的陽曆。
與此同時,清明或冬至在陰曆上,卻一直都沒有固定的日期:陰曆雖然簡單易計,但配合以陽曆計算的 24 節氣一起使用,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我們今天雖然說 1“年”有 12 個“月”,但是,由於月球環繞地球運轉一周的時間,實際約有 29 天 12 小時 44 分 2.8 秒,對,就是還差半天左右,才夠“一整天”。假設我們依照正常每 30 天等於 1 個月的習慣,我們可能在 30 個月後(0.5 天的誤差 x 30 個月 = 15 天 ),就會見到初一出現滿月、十五卻沒有月亮的怪現象。另外,陰曆每用 30 日,在 12 個月(即 360 日)後,又與一個回歸年(365.25 日)大約相差 5.25 日,只要按照朔望月的曆法,我們在 35 年後(5.25 天的誤差 x 35 年 = 183 天 ),就要一邊發紅包、一邊吃粽子了……
為了讓農民可以享受陰曆的方便,又能兼顧陽曆預算四季農時的準確度,我們必須要讓“陰陽和合”。
除夕和新年也會跑?
為了避免大家要在沒有月亮的日子過中秋,古時的曆法專家為只有 29.5 天的“月”,設計了 30 天的“大月”和 29 天的“小月”,利用演算法,盡可能安排每個月的新月,都在當月的初一出現。而今年的農曆新年,就是農曆十二月碰上“小月”,使大除夕夜提早在年廿九開始,並不是傳統的年三十。
但農曆加了“大、小月”的演算法,每年就會縮減至 353-355 日,與真正的“一年”差距,將變成 10.25 日。為此曆法專家再為農新添上“閏月”,以“每 19 年就有 7 年出現 13 個月”的方式,把朔望月與“回歸年”同步。
不過,閏月有個很大的副作用:由於閏月的演算法是“19 年 7 閏”,那是說農曆裡有逾 1/3 的年份長達 383-385 日,與其餘 2/3 的正常年份出現很大差距,這最終導致農曆新年的時間經常都不同,除夕也變得很會跑。不過也由於“閏月演算法”的介入下,即使除夕經常在每年新曆一月尾到二月中之間跑來跑去,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而且更有趣的是:以上的農曆的計算方式,其實並不完全是老祖先的發明,當中也有西方傳教士如利瑪竇、湯若望等人的功勞,所以某程度上農曆其實也有“西曆“的基因。
無疑到了今天,我們有大量精準而方便的計時工具,根本就沒有人再稀罕使用月亮來計算日子。亦因為如此,部份國家也有廢除農曆、改用新曆的措施,並且直接廢除農曆新年、改慶祝新曆新年。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