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5 日,Facebook、Twitter、微軟、YouTube 等科技巨頭們發表聯合聲明,稱將組成聯盟,共用資料庫合作打擊網路仇恨言論,希望從源頭上消除恐怖主義訊息傳播。
從這則聲明中表示,這些巨頭們將馬上開始共用一個「反恐資料庫」,用於記錄散播仇恨言論的用戶資料,方便查證。此外,他們還會對有相關內容的圖文、影片內容進行迅速的屏蔽刪除操作,阻止其出現在各自的頁面。如果這類訊息被頻繁複制、轉發,該資料庫系統能識別出其源文件,並進行刪除。
這個聯盟成立後,無論原始的內容位於哪個公司網路服務的伺服器,系統都跳過複雜的手續迅速反應,巨頭之間的反恐合作效率會更高。
當然,由於各巨頭的服務協議不一,內容的違規定義、螢幕速度和屏蔽方式由各家公司各自決定。
上週日,歐盟委員會公開督促,Facebook、Twitter、微軟、Google 等科技巨頭們等美國科技巨頭必須加快速度打擊網路仇恨言論,否則歐盟將借助法律強制他們執行。Facebook 昨日帶頭公開的這份聲明,正是對歐盟委員會頻繁催促的回應。
今年 6 月初《華爾街日報》就報導過,歐盟委員會聯合上述科技巨頭發佈了在歐洲打擊非法網路仇恨言論的行為準則。但是,這份行為準則似乎有點「虛」,此後打擊歐洲非法網路仇恨言論的行動都收效甚微。
歐盟司法事務專員維拉·喬羅拉(Vera Jourova)委託機構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科技巨頭對於行為準則的遵守情況很難令人滿意。
「這些公司不僅拖拖拉拉,而且還沒有完成目標。在前 24 小時內,他們只審核了 40% 的已記錄案例,」歐盟委員會官員稱,「48 小時後,審核的案例比重上升到 80% 以上。這表明,我們制定的目標是切實可行的,但是這需要 IT 公司做出更大努力。」
這個「反恐聯盟」是巨頭們採取行動的第一步,但同時也引來一些關於網路隱私權的擔憂。
對此,Facebook 在聲明中指出,個人訊息將不會被這個「反恐聯合資料庫」共享的,儘管它沒有透露是否收集用戶個人訊息。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可以透過合法手段從帳戶內容中找出訊息源頭,巨頭們則需要在政府請求和用戶隱私之間做平衡。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