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全民運動的的大潮下,公眾的健康意識與運動健身意識有了明顯提升,以跑步為主的健身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不光是台灣如此,中國也是如此。因此,現在有廠商想到,既然健身俱樂部會員又貴又要排隊,不如就把跑步機搬到路邊來吧!
2017年,網路創業計畫紛紛跑了出來,共享雨傘(消失了)、自助睡眠艙(關停了)、籃球(啊?)……最近,又出現了另一個共享系的產品,自助迷你健身艙。
至少目前看來,它的構成還十分簡單:4-5平方公尺大的空間,一台跑步機,一個智慧螢幕,以及一台空調和空氣淨化器。
盒子裡的跑步機
有兩家比較有名的健身艙分別是「抖吧」和「覓跑」。這些健身艙的位置主要都位於偏中高檔社區內的樓下,靠近每個社區都有的小花園或是附近的文化廣場,周圍有乒乓球桌等各種體育器械,看來,這個選位似乎還是費了心思的。
先來感受一下它們的外形:「抖吧」是由三面玻璃圍成的透明艙,而「覓跑」只有一側是玻璃牆,其他三面是實牆。
掃碼進門,開始計時,出門掃碼結賬,按時計費,0.2元(人民幣)/分鐘。
不同的是,「抖吧」掃碼關注微信的公眾號即可使用,而「覓跑」則是推出了 APP,需要先掃碼下載安裝 APP,完成註冊、實名認證、繳納99元押金之後才可以使用。
自助健身艙內有跑步機、空調、顯示螢幕、空氣淨化裝置等,可容納一到兩人。
不得不提一下天氣的問題。由於推出的時間是夏季,這種健身艙的設計其實就像是一個蒸籠一樣。雖然有空調,但沒人使用的時候是不會開的。因此,以外面溫度 34度來說,當你開始使用,一走進去內部的溫度會是44度的「蒸籠」,共享健身艙瞬間變成「共享蒸籠」。
因此,開了空調以後,一開始只能坐在旁邊的小椅子上邊等溫度降下來邊看電視。
▲健身艙內部
差不多20分鐘之後,室內溫度終於降到30度,也就是說,只是坐著看了會節目就花了你4塊錢(人民幣)。
「覓跑」的體驗效果相對好一點,因為其健身艙僅有一側是玻璃,內部溫度不至於太高。
相比之下,「抖吧」跑步機只有跑步功能,而「覓跑」的跑步機多加了一塊智慧顯示螢幕,上面有多項功能,如微博、微信、休閒娛樂、運動記錄等,細分計畫又有快速瘦身,實景健身,私教方案等。
有意思的是,它可以按「情境」健身,即可選擇鄉間小路、空靈山谷、城市街道等模式,每一種模式分別配有契合情景的音樂,雖然是在健身艙內跑步,但確實有了一點點在室外跑步的感覺。
整體來說,這種新型迷你健身艙可以概括為一個帶著空調的和空氣淨化器的跑步機,因為,在所謂的健身艙裡,除了跑步和簡單的伸展,似乎很難進行其他的健身方式。
社區裡的「新運動場」
在盈利模式上,「覓跑」目前主要是依靠每分鐘0.2元(人民幣)的運動費用,未來還會增加使用情境內的廣告行銷、品牌合作等。
除了上述的兩家,中國自助運動艙市場上早有「超級猩猩」、「樂刻」、「光豬圈 」、「跑步貓」等,如「超級猩猩」能同時容納五六個人,裡面設有各種健身器材,但是以上這些基本上入駐的是商圈,新型的兩家則將精力放在社區。
共享自助健身艙是不是準確有待市場檢驗
不可忽視的是,跑步對於一般人來說,畢竟是一個相對較容易實現的運動方式。在一般的公園,社區、校園都會有較好的跑步環境,那麼,共享自助健身艙如何能生存下去是擺在「覓跑」和「抖吧」面前的主要問題。
對於這個新事物,可以提出疑問的地方有很多:四五平方公尺的小空間,對鍛鍊的人是否合適;自助健身艙主打社區,而這一環境必然會出現白天閒置,下班高峰期滿足不了大多數人的需求的尷尬,如果鋪設太多,又有可能因為對環境的景觀問題引起其他人的反對。
此外,自助健身艙所吸引的客群也不明確,可能會出現高收入人士不願意用,普通收入人群不常用的問題,目前計畫瞄準的中高階社區,很可能大樓裡頭已經有配備齊全的健身房或者步(跑)道;在增加用戶黏性上也面臨著較大挑戰。
最終可能出現的結果是C端用戶上不去,B端的盈利模式也難以實現,畢竟,諸如此類曇花一現的新事物已經不在少數了。整體來說,找對目標群體,並且能夠隨之完善除跑步之外的其他體驗,也許是這些新興創業公司們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 本文授權轉載自:pingwest(品玩)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