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應用百家爭鳴,廣達選擇積極擁抱科技巨頭,跟 Google 合作緊密,不僅3年前起為 Google 開發 AI 伺服器,2年前合作開發智慧音箱 Google Home,Chromebook 更是廣達與 Google 合作最長久的產品,而廣達也是微軟 MR(混和實境)頭盔首發合作伙伴,蘋果第一款智慧穿戴 Apple Watch 也是廣達組裝。
擁抱AI經濟,只做第一手產品
與其他 ODM(原廠委託設計代工)對手差異對大的是,廣達只做客戶第一手新品,寧冒初期量產困難,甚至新品無法量產風險,也不願意爭取成熟商品第二順位組裝機會。
Amazon 推出智慧音箱 Echo 一炮而紅,廣達主管表示,2016年起 Google 找上廣達合作推出第一款 Google Home 智慧音箱,產品定價129美元,2017年第4季再增2款 Google Home Mini 與 Google Home Max,目前3款智慧音箱機種並行供貨。
市調機構預估,2016年度 Google Home 年度銷量數百萬台,上市第一年立即成為智慧音箱第2大品牌,與 Amazon 合計拿下9成市場占有率,Google 在2018年 CES 上更透露累計銷量已經超過千萬台。
隨語音助理技術更成熟,Google 在2017年一口氣推出低價機種 Google Home Mini,售價49美元,高階 Google Home Max,售價399美元,但以低價版 Google Home Mini 銷量最大,然而 Google Home Mimi 銷售國家僅8國,包括澳洲、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美國,最昂貴的 Google Home Max 則仍只有在美國銷售。
累計2年來 Google 智慧音箱銷售數量突破千萬台,Google 也宣布 Google Home 增7個銷售國,包括丹麥、韓國、墨西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連同本來的9國,市場瞬間倍增,也讓廣達嘗到壓對寶的果實。
根據市調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統計,Google 的智慧音箱2018年首季出貨240萬台,年成長率高達709%,市占率從去年同期12.4%大幅提高至26.5%,掠奪了龍頭亞馬遜 Echo 的地盤,讓亞馬遜市占率從去年遙遙領先的81.8%,一路衰退到今年首季只剩43.6%,幾乎腰斬,Google Home 出貨大增,廣達享受到的是甜美果實。
緊密跟Google合作,拓展多元產品線
廣達跟 Google 多年來合作緊密,不僅替 Google 開發資料中心伺服器,更是 Google 推行教育筆電 Chromebook 的主要代工業者,而更早之前則合作過電視棒 Chromecast,也因此 Google 相中廣達代工智慧音箱也就不難理解。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在30週年家庭日會後,公開暢談 AI 經濟,他也首度親自證實 Google 找廣達做智慧喇叭,未來還要做很多新東西。
為瞭解聲控技術,廣達入股語音辨識廠商賽微科技,研究如何讓現在收音距離1米的智慧音箱,收音範圍能拉長到6米以上,以適合更多歐美家庭,並保留部分運算能力在音箱本身。
不過,在今年剛結束的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展示了 Smart Display 智慧顯示器,為超車 Amazon,策略逆轉開放品牌伙伴合作,開放與 LG、JBL、Sony 等多家品牌合作,這除意味 Google 語音助理已有高度成熟性,為打造生態圈加速超車 Amazon,Google 的智慧顯示器不再只是掛上 Google 的牌子自己推廣,至於廣達是否繼續跟 Google 合作該新品?廣達則語帶保留表示,不談客戶尚未上市新品。
新品開發有甜有苦,AR 、Apple Watch大雞慢啼
布局 AI 經濟,要比布局由英特爾及微軟主導的個人電腦 Wintel 時代要更不容易,林百里直言電腦時代,處理器英特爾做好,作業系統微軟寫好,台灣業者只要把電腦做得輕薄就好,一旦微軟作業軟體換版本,市場都得跟著升級更換,可預期度高。
但 AI 經濟截然不同,有非常多應用,他形容 AI 新經濟的特性是「市場碎片化」,每個新應用都有未知數,都是新嘗試,廣達3年前投入 AI 伺服器開發,才發現每年 AI 伺服器銷售量成長速度非常可怕,並逐漸摸索應用端需求。
所以廣達也必須投入研發資源,然而不是投資一個新技術或新發明,就有保證生意或回收,最知名是廣達替 Apple Watch 量產,總投資金額盛傳超過60億元,到第3代開始才進入回收期。
這意味即便跟科技巨頭合作,也不保證每一款新品都能順利成為爆品,搭上獲利順風車。比方廣達 AR 眼鏡就面臨進度比預期緩慢的壓力,連林百里也坦言這是尷尬的時期,但廣達會堅持研發下去。
廣達積極投入 AR 光學研發,並與以色列光學元件廠 Lumus 合作開發 AR 眼鏡,因而市場不斷猜測有可能是替蘋果及英特爾開發AR眼鏡,不過,尷尬的是2018年4月20日英特爾負責 AR 眼鏡專案的新裝置單位(New Devices Group)已傳出正式解散。
客戶摸索 AI 發展,這也是 ODM 業者共同的難題,AR 部門解散,根源未必是 AR 眼鏡本身技術不足,來自後台 AI 軟體應用尚未成熟也是關鍵。林百里坦言,客戶開發過程或許方向會改弦易轍,發展緩速,「不是有一個新發明,就會有生意,有時會有尷尬期,要等一下」林百里說。
廣達的斜槓身份躍增
不過廣達並不灰心,林百里說,應用是最大機會,廣達有很多客戶長期合作,有很多長期的計畫,應用不是一下子冒出來,所幸廣達有足夠研發費用持續支持,並累積很多專利,實驗室裡有很多研究,只等待有好的應用或元件到位,產品就會起來。
為轉向擁抱 AI 經濟,廣達將長期投入研究,儘管部分案子尚未開花結果就胎死腹中,林百里表示,廣達不會做賠錢生意,就算是在研發階段的服務也會向客戶收 NRE(Non-recurring engineering,單次性研發費用),很多事情要醞釀很久,只待新的應用起來,獲得市場接受,就會普及。
對於 ODM 業者而言,面對 AI 新經濟最困難的,或許是技術跟應用太多太多,該壓寶哪一個?廣達從筆電代工龍頭,跨入成為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 ODM 龍頭,並與 Apple 合作成為智慧手錶ODM龍頭,在 AI 新經濟市場,或許還有更多斜槓身份將陸續出現。
目前台灣 ODM 業界與廣達選定路線雷同的,是英業達。英業達替蘋果 HomePod 開發第一代新品,也是 AirPods 組裝廠,今年首季 HomePod 出貨60萬台,不如市場預期單月100萬台期望,不過以新品上市且定價過高(349美元)而言,成績不算差,近期市場又傳出,蘋果將推出199美元 Beats 品牌 Homepod,值得拭目以待。
- 本文授權轉載自:bnext(數位時代)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