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姐助攻,她帶領的跨境支付交易額連三年成長破50%

學長姐助攻,她帶領的跨境支付交易額連三年成長破50%

提到玉山銀行,第一個浮出腦海的常是那襲十幾年前傳承至今的翠綠色制服。而現在有另一群人披上這件綠色戰袍,帶領玉山走出新路,在平均年齡不到30歲、規模150人的數位金融處,李妍蓉是其中佼佼者。

 

一年半成為大型專案負責人

80年次的李妍蓉畢業於中山財管系、輔修企管,在大四那年報名 Google 關鍵字數位行銷比賽,負責行銷玉山網路銀行 App,也因此她才發現數位結合金融也可以很有趣,打破對金融業沉悶、封閉的印象。最終,李妍蓉與團隊獲第三名,也拿到進入玉山的入場券。

以往加入玉山的新鮮人,平均訓練兩到三年才會接手專案,而李妍蓉加入玉山的前兩年,正好是玉山數位金融處快速擴編的時期,在這段期間,李妍蓉也在行銷和數位服務產品專案中累積不少經驗值,因此2015年,入行僅一年半的李妍蓉被擢升成為專案負責人。玉山是國內首間跨境電子支付業務許可的銀行,其中一項便是「淘寶跨境e指購」,也是李妍蓉接手負責的專案。

在此前,台灣消費者在淘寶購物,沒有信用卡的人必須請不知名第三方代為在支付寶儲值,既不保險也有洗錢疑慮,看到這個機會點,玉山在2014年6月推出「淘寶跨境e指購」,讓消費者也能透過轉帳和 WebATM 付款。

接下負責人,李妍蓉的任務就是帶領團隊觀察台灣消費者行為,從中找出新機會,再與淘寶、支付寶等跨境合作夥伴洽談新合作。例如,在2016年,除了原本的轉帳功能,他們又新增支援超商代碼繳費服務;2017年,觀察到手機網購趨勢來臨,把玉山的跨境支付服務接入淘寶 APP。李妍蓉分享,從2014年起,該服務已連續三年雙11單日交易額成長超過50%。

培養換位思考的觀察力

就算是同公司、擁有相同的企業文化,不同部門在溝通上都可能有代溝了,更何況李妍蓉面對的是中國互聯網公司。李妍蓉指出,挑戰在於,中國和台灣風俗民情不同,淘寶不了解台灣消費者使用習慣,以超商代碼繳費為例,中國超商很少,很難想像台灣消費者對超商的依賴,因此要想辦法讓對方理解台灣超商代碼繳費市場的商機。

確認合作後,如何讓雙方步伐一致則是另一項挑戰。李妍蓉舉例,對淘寶和支付寶這種互聯網公司而言,今天拋出需求、下個月調整好上線,是很習以為常的速度,但以銀行嚴謹的內稽內控標準來說,一個開發週期需要完整的規劃和測試,且也有其他既定開發排程,因此如何對內協調各單位資源、對外和跨境商戶爭取時間,是李妍蓉要面對的一大課題。

另外,淘寶、支付寶的跨境業務不僅限台灣市場、而不同市場會互相排擠資源,因此如何爭取資源、讓台灣開發項目獲得優先權,也是挑戰之一。

不過在雙方溝通過程中,李妍蓉觀察到,對方特別重視數據,「像他們很在乎支付過程中的掉單率、訂單無效的比例,」因此,李妍蓉也試著換位思考,用數據和產生效益去和他們溝通;又或者是,在開會時稱呼對方「同學」、而不像台灣習慣講的「同仁」。「這都是些小細節,但能讓雙邊溝通更順利。」他說。

而挑戰和成就感總是一體兩面的。李妍蓉表示,獨自負責大型專案不只需要會企業產品,還必須和風險管理、客服維運、行銷、資訊開發等領域的人合作,溝通協調會是很大的挑戰,但這也是李妍蓉覺得有趣的地方:「你會不斷更新自己的思緒,沒辦法只沉在自己的世界中。」

學長姊制度,幫她從新鮮人「轉大人」

學長姐助攻,她帶領的跨境支付交易額連三年成長破50%
▲對打算進入金融業的新鮮人,李妍蓉建議應具備三點。一,積極和熱情,因為執行專案會遇到很多困難,保有正向態度是度過難關的關鍵;二,當責和跨界,顧客或商務要的不是單一的產品或服務,而是整體解決方案,因此不能侷限在自己的領域;三,謙卑和感恩,了解每個小任務背後的意義,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過程。(圖片來源:蔡仁譯攝)

關於年輕這個特質在金融業中的挑戰,李妍蓉認為,挑戰不在年紀、而是經驗不足。但就如李妍蓉在整段訪談不斷提及的,玉山有特別的「學長姊制度」,無論是生活或工作業務上,學長姊都會樂意給予指導,做好傳承。有趣的是,曾有新鮮人太適應這個稱呼,見到總經理黃男州,不小心脫口而出「學長好」,黃男州也很配合地回應學弟好。

現在,李妍蓉自己也成為學姐,才發現帶人不容易,「大家說當了媽媽才知道媽媽有多辛苦,我現在也是。」她分享,困難點在於,在讓對方成長、訓練獨當一面、給予舞台等面向間,有時是互相矛盾的,例如,直接給標準答案更省時間,但這會讓對方沒學習怎麼成長,因此她也還在摸索如何拿捏。

「我們打造的不是個人英雄,是英雄團隊。」李妍蓉說。就像她,一路從學妹變學姊、從執行任務到負責專案,有的不只是幸運,還有玉山願意給年輕人舞台,且過程中有學長姐教導做事的心法,讓她得以真正成為獨當一面的人。「以新鮮人來說,加入玉山真的蠻幸福。」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