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隨身機的要求是什麼?輕便好攜帶自然是必備條件,但對於攝影師陳志誠來說,功能方面也必須不失專業才符合他的需求。尋尋覓覓多年,終於在與 Sony RX100 VI 相遇時了卻這樁心願,一起來看看他究竟為這台隨身機下了怎樣的註解吧!
關於|陳志誠 Cheng Chen
2005 年進入商業攝影團隊任職助理,2007 年赴紐約遊學生活,也曾於 ICP 國際攝影中心研習短期課程,期間不斷的精進攝影經驗,遊學期間開始發展個人影像風格。返台後,2010 年與下北沢世代合作,舉辦首場攝影展「一些你不需要的 Something You Don't Need」,同年加入 ME! 時尚雜誌擔任全職攝影師,隨後成為獨立攝影師。曾與多位藝人合作,作品常見於各大媒體平台,拍攝範圍觸及平面廣告、時尚雜誌、唱片封面、服裝型錄、個人創作等。
目前經營
聊聊你接觸攝影的歷程和對攝影的看法?
開立個人工作室至今約 8~9 年的時間,其實我是資訊管理科系出身的,一開始單純是因為喜歡拍照,大概從 20 歲左右開始接觸相機,後來越拍越有興趣,在這個過程中也一直思索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退伍後找了份攝影助理的工作,藉由這個契機得以進入業界,也開始把攝影當成事業在看待。度過 2~3 年的助理生涯後便出國遊學去了,那段時間讓我深思,攝影若作為一個工具,那我要用它來表達些什麼?我認為攝影是化身為圖像的一種語言,如何透過這些圖像去描述出自己想說的事是我在遊學期間最大的收穫。
回國之後我開始接案,大多以平面廣告、唱片封面、時尚雜誌或服裝目錄這些類型的工作為主,私底下我比較擅長偏向記錄性質的照片,喜歡隨拍、街拍一些路上看到的人事物,持續進行自己的影像創作。大家總是將攝影解讀得很簡單,但實際操作時卻又摸不著邊際,我個人認為攝影最大的特質還是跟時間的關聯性,以及當下記錄某些人在某些特定的環境氛圍下,表現出的不同樣貌。當一個事件發生時,影片的記錄會包含很多情緒上的變化,照片則是能夠把某一個片刻的情緒拉出來,定格在那一瞬間。
之前有使用過像 RX100 VI 這樣的隨身機嗎?
我之前拿 OLYMPUS MJU II 這台底片機作為隨身用途,底片機當然有底片機的好處,但是有一些畫面似乎不太需要以底片記錄,我也嘗試過拿工作用的單眼搭配 35mm 的定焦鏡來拍,但以隨身機而言還是太重了,所以我一直在研究哪一台相機既輕便又不失專業。因為工作始終很忙碌,這件事就一直擱在那,所以平時多半還是拿手機在拍。直到這次有了深度試用的機會,我把 RX100 VI 當成項鍊一樣時刻揹在身上,不管開車、騎車,甚至是上廁所我都帶著它,拍了不少照片。
分享一下你對 24-200mm F2.8-4 這顆鏡頭的看法?
這麼小一台相機卻可以做到 200mm 的焦段不光只是規格好看,它 200mm 的畫質是精細的,放大 100% 檢視 200mm 拍攝的照片,不管是人臉上的紋路、樹葉的脈絡這些該有的細節都保留下來了,這點最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這顆鏡頭我覺得比市面上低階的旅遊鏡還要優秀,有一些便宜的旅遊鏡,拍出來邊緣是糊的,或有點類似柔焦的效果,但 RX100 VI 這顆鏡頭的素質卻有著讓人滿意的水準。
RX100 VI 等於是內建了 24-70mm 和 70-200mm 兩顆鏡頭,照理來說要換兩顆鏡頭,但現在只用一顆鏡頭即可。而且我發現鏡頭在設計上也相當細膩,例如我要拍微距時就用 50mm 去拍,直接套用一般人對鏡頭的印象,50mm 差不多也是它放大倍率最高的焦段;又或者是拍人像,不想要變形太多就用 85mm 去拍,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Sony RX100 VI 具有 24mm~200mm 的寬廣焦段。
少了前一代的 F1.8 大光圈,你覺得 RX100 VI 夜拍的表現如何?
雖然不像前代有 F1.8 大光圈,這代最大光圈為 F2.8,但我認為 RX100 VI 的高 ISO 表現其實挺不錯的,ISO 1600 搭配 F2.8 在夜晚已經可以拍很多東西了,基本上 ISO3200~6400 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要挑剔,放大看當然會覺得這樣的畫質與單眼有差別,但看照片是看一個整體,我覺得該呈現的細節還是都有保留住,若只在手機上看,那實在是看不太出來。就生活旅遊的需求來說,上傳社群網站、甚至要洗照片出來,RX100 VI 的畫質已經很夠用了。
有使用 RX100 VI 拍攝影片嗎?分享一下當時的拍攝情境和心得吧!
我現階段的工作內容大概有 1/3 的比例需要拍攝影片,RX100 VI 的 4K 影片相當細緻,眼控追蹤對焦也很靈敏,甚至還可以拍高格影片,更方便的是 RX100 VI 也有 S-Log2、3 風格檔能夠套用。記得最近一次的影片拍攝工作中,我試著將 RX100 VI 當作拍攝二機來,很大膽地將它與 Sony FS7 混合使用在下面這支影片中。你會發現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其實不會差太多,只要調整相同的 S-Log 顏色風格檔設定,後製再去做相同的調色處理即可。換句話說,它可以幫我負擔一些工作上的需求,像是被攝者如果對大台的機器感到不自在,那就是 RX100 VI 派上用場的時候了,或是要側拍花絮也非常好用。
▼大家可以猜猜哪些畫面是用 Sony RX100 VI 拍攝的呢?
聊聊 Sony RX100 VI 的對焦表現
不得不說,RX100 VI 的對焦真的很強悍!相機拿起來不管要拍哪種類型的照片都會有焦。例如要拍人,眼部偵測、人臉辨識等輔助功能讓你能快速捕捉最動人的那一瞬間。追焦方面我覺得也沒有太大的問題,設定 AF-C 搭配它 315 個對焦點又快又準確。讓我蠻驚訝的還有 RX100 VI 的連拍速度,1 秒可以拍 24 張,將照片連續播放就像在看影片一樣。
我認為「抓拍」最考驗對焦,精彩的畫面就只有那一瞬間,舉起相機後按下快門前還要去移動對焦點,往往因此錯失掉最精彩的鏡頭,這時候 RX100 VI 的觸控對焦甚至觸控拍攝功能就顯得非常實用了。
Sony RX100 VI 還有哪些細節是你喜歡的?
它的翻轉螢幕很方便,可以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拍攝角度,街拍的時候尤其好用,我會將相機擺在腰際的位置藉此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因為一般人大多對舉起相機這個動作有所警覺,只要眼角餘光瞄到一個人舉起相機就知道他要拍照了。再來我也蠻喜歡 RX100 VI 的電子觀景窗,在大太陽的環境下拍攝時非它不可,而且也沒有延遲感,甚至自己都感覺不到是透過電子觀景窗在取景。
Wi-Fi 功能對我來說也蠻重要的,最初還不上手的時候,會搞不懂 RX100 VI 與手機連結的邏輯,弄清楚之後這個功能就變得很直覺、很簡單,讓我可以即時分享照片,即便我只拍 RAW 檔,它還是可以幫我轉存成 JPG 格式到手機裡。另外,AUTO 功能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假如我因為要處理別的事情忙不過來、需要委託一個初學者幫我拍照時,他也能輕鬆上手,因為 AUTO 模式會即時對應拍攝當下的場景環境,偵測出要拍攝的主題,比如微距、肖像、夜景、逆光人像…等等,操作者只需要按下快門即可。
這段時間帶著 RX100 VI 去了哪些地方?有讓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分享嗎?
近一個多月以來帶著它東奔西跑,去了趟越南工作也到台東參加阿美族豐年祭。我發現一件大家或許不那麼在意的事情,就是「山其實跟我們很近」。雖然台灣每個縣市都擁有不同的山景,但花東街道可見的高大山景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我的工作室在台北市吉林路,路的盡頭就是陽明山,原本沒有特別注意這件事,多虧了 RX100 VI 的 200mm,透過長焦段製造出的壓縮感,讓我拍攝到像是花東山景一般的即視感。
幫我們總結一下 Sony RX100 VI 的使用心得吧!它適合推薦給誰呢?
只能說跟 RX100 VI 真的相見恨晚,不禁讓我想要再去一次冰島,因為之前度蜜月的時候擔心單眼相機讓行李超重,所以只帶了 OLYMPUS MJU II 再搭配手機,如果當時帶的是 RX100 VI 的話,那肯定會留下更多照片了!之前在考慮要買哪台隨身機時,兩萬多塊的售價已經是我的極限了,坦白說,它其實超出預算蠻多的,但體驗過後我突然覺得非常值得,因為 RX100 VI 不但適合在日常生活及旅遊過程中使用,還能支援我部分的拍攝工作,從表現來看堪稱全面,讓我願意為它多花這一點錢。
至於可以推薦給誰,我覺得族群真的蠻廣的,從攝影生手、進階攝影玩家、到專業攝影師我覺得都很適合,想當生活隨拍機也好,工作機的備機也行,甚至 YouTuber 拿來拍影片一定也很方便。不過我真心建議,稍微具備攝影的基礎概念再來使用,才不會辜負了它強大的性能!
從專業攝影師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台隨身機它是非常稱職的,不但符合很多專業上的需求,輕巧的機身和便利的焦段也讓人願意整天帶著它,隨時捕捉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種種觀察,甚至一旦工作機發生狀況,你拿它至少還拍得出水準之內的照片。以同樣不可換鏡頭的隨身 DC 來說,我相信目前沒有一台相機可以超越 RX100 VI,如果還有下一代,我建議原廠能加入麥克風插孔和 X 接點,這樣它幾乎就是無敵狀態了!
更多陳志誠的作品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