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在產品適用性不斷提升下,SSD固態硬碟幾乎已成為電腦的標準配備,原因不外乎是其所帶來的資料高速存取體驗,特別是對傳統的SATA介面機械硬碟來說,同樣的SATA介面,換用SSD固態硬碟後,就能為消費者提供機械硬碟遠比不上的存取效能。

雖然在SATA介面的宇宙中,SSD固態硬碟可以說是完勝機械硬碟,不過,SATA介面畢竟是為了機械硬碟所制訂的早期規格,所以,受制於其規格、架構,SSD固態硬碟根本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效能表現,反倒是近年來逐漸盛行的PCIe介面,才是最能徹底釋放SSD固態硬碟效能的規格。

PCIe、SATA傳輸規格比較表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因此,隨著SSD固態硬碟在儲存市場上逐漸普及,加上PCIe SSD固態硬碟的價格也不再是那麼高不可攀的情形下,受制於傳統SATA介面的SATA SSD固態硬碟,在存取效能和價格的比較上更顯出其捉襟見肘的窘境,也讓許多需要更高存取效能的消費者紛紛轉而選購PCIe SSD固態硬碟。 

然而在選購上,儘管現今PCIe SSD固態硬碟多半是指外觀像口香糖般、長條狀的M.2規格產品,但是由於M.2規格所支援的介面、插槽類型相當多元,不像SATA SSD固態硬碟只需留意單一的SATA介面規格就能搞定,更別說還有軟、硬體平台的安裝相容性問題,因此,底下我們針對這些選購PCIe SSD固態硬碟要留意的相關資訊逐一說明,期望能降低消費者在選購上的疑惑!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PCIe和SATA傳輸介面差異

就以當前主流的PCIe 3.0和SATA 3.0介面規格來說,從前面的「PCIe、SATA傳輸規格比較表」中,可以看到PCIe 3.0僅一條通道(x1)在單向傳輸下,其8 Gbps頻寬已經超過SATA 3.0的6 Gbps頻寬,更別說其頻寬還可以透過通道的累加(x2、x4、x8、x16)、雙向傳輸的加持,來達到SATA 3.0完全看不到PCIe車尾燈的極速狀態。 

而除了傳輸頻寬上的優勢外,PCIe SSD固態硬碟另一個優勢,就是在與系統平台進行傳輸資料時,只需透過PCIe匯流排連結到晶片組或處理器裡內建的PCIe控制器,以點對點的方式直接進行資料傳輸;反觀SATA SSD固態硬碟與系統平台之間則是多了一個SATA控制器,造成在進行資料傳輸時,無可避免會因為該控制器是晶片組原生內建,或是第三方廠商提供而產生程度不一的資料傳輸延遲時間。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應用多元的M.2規格

由於PCIe SSD固態硬碟是採用M.2規格為主流,而M.2規格前身又是Intel用來取代mSATA介面,並導入筆電平台以力推小型化系統發展的NGFF(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介面規範,所以,在Intel制訂介面規範的過程中,並未限制其所使用的訊號協定,僅定義了尺寸規格與工作電壓…等項目,因此,讓M.2規格得以相容於USB、SATA、PCIe,甚至音訊、網路…等多種介面控制器,雖然提高了廠商在設計3C產品的自由度,但也讓M.2規格變得複雜許多。 

首先,從設備端(主機板)上的M.2插槽來說,M.2插槽就分別有Socket 1、Socket 2、Socket 3…等三種插槽形式,而不同形式的插槽所對應的產品鍵位(金手指)並不一樣,自然可以安裝的產品也會有所不同,其中,由於Socket 1所對應的A Key鍵位,多半是無線網卡所採用的鍵位,不在SSD固態硬碟的範圍內,因此,底下將略過不提。 

至於Socket 2、Socket 3這兩種插槽形式,雖然都能安裝M.2 SSD固態硬碟,但是其所對應的產品鍵位、支援的介面、傳輸速率卻有很大的差異。 

Socket 2、Socket 3兩種形式M.2插槽規格表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對應B Key鍵位的Socket 2插槽形式,分別支援SATA和PCIe兩種介面的M.2 SSD固態硬碟,但要注意的是,其PCIe介面最高僅支援x2通道,在雙向傳輸下最高頻寬只有4 Gbps;而對應M Key鍵位的Socket 3插槽形式,則是只有支援PCIe介面的M.2 SSD固態硬碟,但是,其PCIe介面最高可以支援x4通道,在雙向傳輸下最高頻寬能夠達到8 Gbps。 

為了讓消費者能夠在設備端上的Socket 2或Socket 3插槽形式正確安裝、使用其所對應SATA或PCIe介面SSD固態硬碟,這兩種插槽形式都分別設計有不同位置的防呆缺口,來避免消費者發生混用的情形。 

不過,有些廠商為了讓旗下所推出的M.2 SSD固態硬碟,能夠同時兼容Socket 2和Socket 3插槽形式,所以,會把金手指部分設計成B+M Key的形式。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但是,能夠安裝,不代表就能夠正常使用,因為,有些主機板上的M.2插槽只支援PCIe介面,就算該M.2插槽可以安裝B+M Key的M.2 SSD固態硬碟,主機板也偵測不到該M.2 SSD固態硬碟,除非主機板廠商在設計時,讓該M.2插槽可以共用SATA和PCIe介面,這樣主機板才能偵測到已安裝的M.2 SSD固態硬碟。 

所以,如果主機板上有一個以上M.2插槽的話,在安裝M.2 SSD固態硬碟之前,最好先翻閱主機板使用手冊,確認想要使用的M.2插槽是支援哪一種傳輸介面,來避免發生因安裝錯誤而偵測不到M.2 SSD固態硬碟的情形。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解放SSD固態硬碟效能的NVMe傳輸協議

在原本是針對過往低速、高延遲的機械硬碟所制訂的SATA介面、AHCI傳輸協議…等規格,卻造成SSD固態硬碟無法徹底發揮高速、低延遲的性能優勢,進而成為其效能瓶頸的情形下,Intel早在2007年IDF開發者論壇中,就針對了SSD固態硬碟提出「NVMHCI(Non-Volatile Memory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非揮發性記憶體控制介面」規範,同年並邀集了DELL、Micron、Marvell、Samsung、EMC、IDT、NetAPP…等公司成立NVMHCI工作小組,並於2008年4月完成NVMHCI 1.0規範。 

而在確定採用PCIe做為標準化的連接介面後,2009年下半年另成立的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工作小組,更在取得90多家公司的支援後,在2011年3月正式發佈NVMe 1.0技術規範。 

由於Intel在9 / 100系列之後的晶片組已經開始支援NVMe傳輸協議,加上自Windows 8.1 / Windows Server 2012 R2之後的作業系統也已經內建NVMe驅動程式,因此,在相同的電腦平台上,使用支援NVMe傳輸協議的SSD固態硬碟,會比使用一般的SSD固態硬碟擁有下列兩大效能優勢: 

優勢一:低延遲

和AHCI傳輸協議相比,採用PCIe做為標準化連接介面的NVMe傳輸協議,由於是透過原生的PCIe控制器直接連接CPU,而不是透過南橋晶片再轉接到CPU(如果是使用南橋晶片所提供的PCIe介面,那又另當別論);再加上NVMe傳輸協議在執行存取命令時,不像AHCI傳輸協議在執行存取命令都需讀取4次暫存器,一共耗費8000次CPU週期(2.5微秒),因此,可以大幅降低這兩項因素所造成的延遲現象。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優勢二:高IOPs效能

如果從理論上來說,IOPs = 佇列深度 / IO延遲,所以,在SSD固態硬碟主控制器所內建的「佇列深度(Queue Depth)」參數,和IOPs的效能高低有一定的關係,不過,在實際應用中,隨著佇列深度增加,IO延遲也會提高,所以,IOPs效能並非是和佇列深度成正比。 

以SATA介面SSD固態硬碟來說,在佇列深度上都可以達到32,而這也是AHCI傳輸協議的極限,但在企業應用的高階PCIe SSD固態硬碟上,為了要發揮理論上最高的IOPs效能,其佇列深度多半是128,甚至是256,而採用NVMe傳輸協議的SSD固態硬碟,其佇列深度則是一舉拉高到64000外,佇列數目也從AHCI傳輸協議的1個,大幅增加到64000個。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雖然採用NVMe傳輸協議的PCIe介面SSD固態硬碟可以帶來更高的效能,不過,相對的想要安裝、使用的軟、硬體平台也得具備一定的規格水準,而基本上,只要是Intel 9 / 100系列之後的晶片組、Windows 8.1 / Windows Server 2012 R2之後的作業系統,由於都已內建支援NVMe傳輸協議的BIOS模組或驅動程式,所以,在安裝使用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但是,如果想要把支援NVMe傳輸協議的SSD固態硬碟作為開機碟使用的話,那麼,依Intel說明文件指出,主機板BIOS最少需要支援UEFI 2.3.1以上的版本,並把作業系統安裝到GPT分割區才能正常開機;另外,如果想要安裝使用支援PCIe 3.0 x4的PCIe介面SSD固態硬碟的話,那麼,還得留意處理器的等級也不能太差,這樣才有足夠的通道數供PCIe介面使用,新組裝的電腦比較無須擔憂這些問題,但如果是舊電腦的話,可能就需要確認一下平台的支援性了。 

PCIe SSD與SATA SSD的效能比較  

也許從前面的內容中,你知道SSD固態硬碟所採用的介面規格中,PCIe介面的傳輸速度比SATA介面來得快,但又好奇它們彼此的傳輸速度真的差那麼多嗎? 

因此,我們以手上相同容量(512 GB)、相同M.2規格,但不同傳輸介面的Intel 660P PCIe SSD固態硬碟和PLEXTOR S2G SATA SSD固態硬碟,分別在同一組系統平台上以作為系統開機碟的方式,使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TTO Disk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PCMark 8來進行存取測試,讓你可以確信並具體知道PCIe介面的傳輸速度比SATA介面快了多少! (延伸閱讀:SSD 價格持續探底,選 SATA 6Gb/s 不如選更快的 NVMe,Intel SSD 660p 1TB M.2 版本實測)

測試平台環境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深度剖析 PCIe v.s SATA 介面大不同!路越寬,資料流動越激情!有感提升電腦效能

效能先決的聰明選擇  

對一般的電腦用戶來說,如果電腦只是拿來上網、看Youtube影片、打文書作業的話,或許SATA介面SSD固態硬碟的效能就能夠滿足使用需求了,但是對電競玩家、影音創客這些中、重度電腦族群而言,追求極致效能卻是一條無止盡的路。 

因為不管是在電競體驗中遊戲場景更換的流暢度,或是影音創作過程中影片處理、照片編修…等,電腦本身的規格性能固然是相當重要,但更多時候的操作瓶頸總是發生在資料存取的部分,而從前面的實際測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跟SATA介面相比,採用PCIe介面的Intel SSD 660p 512GB 固態硬碟的存取效能遠比前者高出許多。 

除了優異的效能外,選購3C產品的另一個重點不外乎是「價格」。 

同樣再以Intel SSD 660p 512GB 固態硬碟為例,撰稿當下在原價屋網站的售價為NT$ 2,788,落在相同容量的2.5” SATA介面SSD固態硬碟的NT$ 2,388 ~ 2,888價格區間帶裡,雖然與最便宜的其它產品價差有NT$ 400,但是,Intel所提供的「5年保固」,卻是比其他產品的3年保固還多2年,兩相比較下,其實頗為划算!因此,在效能狠甩且價格直逼SATA介面SSD固態硬碟的趨勢下,對電競玩家、影音創客們來說,PCIe介面SSD固態硬碟絕對是相當有提升感的聰明選擇!(同場加映:小心低價陷阱!SATA vs PCIe SSD 你該怎麼選?一次告訴你藏在細節裡的魔鬼!)

(延伸閱讀:儲存新趨勢!QLC快閃記憶體參上,SSD儲存戰力再進化的關鍵!)

產品資訊

Intel SSD 660p 1T

(02)2545-1640

Techtion科技行動派
作者

Techtion科技行動派,關注從硬體到軟體各種科技領域,給你不同的開箱、教學、評測內容。也會帶來最新的活動資訊、產業動態,隨時補充科技原力!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