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術誕生後180年的2019年,攝影鏡頭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第一張照片曝光要8小時,曾經拍照還要沖洗底片,而如今鏡頭成了手機的標準配備,咔嚓按下快門,一張照片就出爐了。攝影技術是怎麼演變到如今這個階段的?有哪些公司和產品推動了演變發生?演變帶走了什麼,留下了什麼?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回顧了一番攝影技術的演變歷程。
攝影走向大眾
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要追溯到193 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歐洲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增進了對感光物質和物影成像的理解。1826 年,從小對發明很感興趣的法國人涅普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日光蝕刻法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存世照片:《窗外風景》。
涅普斯曝光了足足8 個小時才獲得了這張照片。為了改進曝光成像時間,他找到了舞美設計師達蓋爾。兩人一起合作改進技術,最終於1839 年發布了達蓋爾攝影術。這是人類歷史上攝影技術真正的開端。
在隨後50 年間,儘管攝影技術一直在縮短曝光時間上演進,誕生了濕版攝影工藝和乾版攝影工藝,但整套攝影設備依然非常笨重、且不易攜帶。
《中國攝影》一篇文章這樣描述19世紀中期流行的濕版攝影法,「攝影師外出拍攝時必須攜帶著遮光的帳篷、化學藥品、玻璃片、笨重的支架以及一壺水,全套裝備通常是整整一馬車」。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根本負擔不起,學習成本也很高。讓攝影變得輕便、並且走向大眾的人,是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
1880 年,在銀行工作的伊士曼辭去了職務,專心研究照片拍攝技術。他嘗試用一種透明的材料作為曝光底片,並且於1884 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膠卷底片。為了推廣膠卷,他在1888 年又推出了一種傻瓜式的盒式照相機。
伊士曼給自己的照相機和膠捲起名為「柯達」,因為「聽起來就像相機快門聲一樣乾脆」。伴隨著「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來做」這句著名的口號,柯達盒式照相機和膠卷正式推向市場。
這句口號不是一句空話。沒有任何經驗的消費者,借助柯達盒式照相機,也可以輕易拍出一張照片。他們只需花25 美元購買柯達盒式照相機後,只需按下快門,待拍完100 張底片再花10 美元寄回柯達,由工廠沖洗、印製照片並裝幀,再把相機裝入新膠卷後連同照片寄回。
傻瓜式的操作、較低的學習和金錢成本,讓柯達盒式照相機在市場取得很大成功,以至於伊士曼都把1881 年成立的「伊士曼乾版公司」改名為「伊士曼柯達」。
1900 年,柯達又推出售價僅為1 美元的Brownie盒式相機,讓更多人都能負擔得起。自此,照相機變成大眾消費品,大眾攝影時代來臨。
35 年後,柯達又推出了經典的彩色膠片Kodakchrome, 推動攝影進入彩色時代。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985 年6 月那張著名的封面《阿富汗女孩》,正是馬格南攝影師史蒂夫·麥柯里(Steve McCurry)用Kodakchrome膠片拍攝的。
1963 年,柯達再次推出革命性產品系列——傻瓜相機Instamatic。這一系列產品將膠捲盒製作成獨立暗盒,可以在任何自然環境中打開相機後蓋更換膠卷,並且具備自動曝光功能,讓消費者操作完全「傻瓜化」。
發布第二年,Instamatic 銷售750 萬架,創下了照相機銷量的最高記錄。20 世紀60 年代和70 年代期間,Instamatic 共銷售了6000 萬台,成為柯達最賺錢的產品系列。
得益於多款產品成功,柯達在20世紀60-70年代的地位如日中天,成為攝影的代名詞。根據HowMuch.Net網站的統計,如果考慮通貨膨脹因素,1967年柯達的市值高達1770億美元,僅排在IBM和AT&T之後。哈佛商學院200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止1975年,柯達壟斷了美國90%的膠卷市場以及85%的相機市場占有率。
在柯達巨大光環之下,寶麗來的創新顯得尤為珍貴。1948 年,寶麗來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即時成像相機Polaroid 95,拍照之後一分多鐘就能顯影,開創了「拍立得」這個品類。
當時,柯達並不擔心寶麗來會成為自己的對手,還為寶麗來生產了20 年膠卷。沒曾想,寶麗來後來透過接連推出新品、降低價格門檻的方式,逐漸走向大眾,成為年輕人群體中的潮品。柯達不得不在1976 年推出自己的即時成像相機和膠卷,但最終因寶麗來的訴訟退出了這個市場。
如果說柯達讓攝影平民化,寶麗來則是讓攝影即時化、分享化,就像今天的iPhone 和其他手機,讓人們拍完照片後可以馬上分享出去。事實上,賈伯斯也確實非常欣賞拍立得的發明者埃德溫· 蘭德(Edwin H. Land)。賈伯斯曾對為他寫自傳的沃爾特· 艾薩克森說,他和蘭德一樣,十分尊敬「人性和科學」 的結合。
直到今天,寶麗來所開創的拍立得品類,依然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有意思的是,Instagram 圖標設計靈感,也是來自寶麗來的OneStep 彩虹機。
數位相機和手機的萌芽
在柯達如日中天的20 世紀60、70 年代,正孕育著數位相機和手機的未來。
1969 年,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Willard S.Boyle)在上司要求下,和喬治·史密斯一起在短短幾個月之內,發明出來了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以下簡稱CCD),能夠將光學影像轉換為電子訊號,自此奠定了數位相機的根基。
有意思的是,博伊爾和史密斯原先發明CCD,是作儲存用途,但後來卻因CCD 在相機領域的貢獻,兩人在2009 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同樣是1969 年,阿帕網(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高等研究計劃署網路)正式投入運行。阿帕網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組建的電腦網路,最初只有研究機構、大學和軍事機構才能進入這個網路。阿帕網相關技術後來成為網際網路的基礎,而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了大眾使用相機的習慣和目的。
1975 年,伊士曼柯達的史蒂芬·沙森(Steven Sasson)基於CCD 發明出了全球第一部數位相機。是的,讓柯達走向衰落的數位相機,誕生在柯達。
和所有消費者設備的始祖一樣,第一部數位相機完全看不出會大範圍流行的潛力:解析度僅為100X100,從拍攝到寫入要23 秒。整機重3.6 公斤,是如今流行的專業數位單眼佳能5D3 機身重量的約3.8 倍。
除了上面這些,第一部數位相機還有個缺點:只能拍攝黑白照片。不過,僅僅一年後,同樣任職伊士曼·柯達的布萊斯·拜耳(Bryce Edward Bayer)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發明了拜耳濾鏡(Bayer Filter),得以較低成本讓CCD 記錄下彩色訊息。
第一部數位相機被發明出來的前兩年(1973 年),第一部手機Dyna TAC 在摩托羅拉的實驗室裡誕生,馬丁·庫珀成了「手機之父」。有傳言,馬丁·庫珀用手機打的第一個電話,正是打給了上文提到的貝爾實驗室。當時,貝爾實驗室正和摩托羅拉在通訊領域展開激烈競爭。
事實上,柯達在數位相機這個領域還有好幾個第一。1991 年,柯達推出了第一部面向民用數位單眼相機DCS100 ,採用尼康的膠片相機機身,售價在1 萬至2 萬美元之間。
1994 年,柯達聯合蘋果推出第一款消費級數位相機——QuickTake 100,可連接Mac 使用,售價 749 美元。由於柯達擔心影響自己的膠片業務,才沒有用自己的品牌命名。
今天你很難想像,1992 年至2000 年間,數位相機市場是柯達的天下。透過改造尼康或佳能膠片機身,加入CCD 感應器,柯達在專業數位單眼相機領域佔據了統治地位。溫哥華太陽報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全部採用數位相機的報紙媒體,也得益於柯達的推動。
但最終,由於沒有設計和生產機身的能力,柯達在後來的競賽中被尼康和佳能超越。
手機攝影時代
手機和數位相機在20 世紀70 年代中期被發明出來後,兩者各自發展,手機的歸手機,相機的歸相機。直到1999-2000 年,手機和相機才狹路相逢。
2000 年,夏普在日本聯合電信商J-Phone(現在的軟銀移動)推出了全球首款拍照手機J-SH04。
這款手機的鏡頭只有11 萬像素,沒有自動對焦,沒有閃光燈。在鏡頭附件有一塊小鏡子,方便自拍。售價將近500 美元的J-SH04 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但啟發了其他手機廠商,開啟了拍照手機的大門。
此後幾年裡,手機廠商不斷提高鏡頭的像素。夏普在2003 年發布J-SH53,將鏡頭像素提高到100 萬;三星在2006 年推出SCH-B600,將鏡頭像素提高到1000 萬;諾基亞在2012 年發布808 PureView,將鏡頭像素提高到恐怖的4100萬。
另一邊,相機廠商在2000 年左右定下了專業級單眼相機和隨身機兩條路線的發展基調。
1999 年6 月,和柯達合作破裂的尼康,為了搶2000 年雪梨奧運會的窗口,發布了旗下第一款主打運動攝影的數位單眼相機D1。尼康D1 雖然是台APS-C 畫幅的相機,有效像素也只有266 萬,但由於當時數位單眼相機動輒數萬美元,而尼康D1 機身僅需5580 美元,讓很多新聞媒體喜出望外。
2000 年,佳能推出了第一款採用CMOS 感應器的數位單眼相機D30。雖然CMOS 感應器在畫質上要遜色CCD 不少,但是有易於製造、成本低等特點。佳能此後依託於CMOS 感應器得到了快速發展,
尼康D1 和佳能D30 的推出,不僅打破了柯達在數位單眼相機領域的統治,也讓很多搖擺不定的相機廠商,堅定了研發數位單眼相機相機的道路。與此同時,數位相機也在往小型化、傻瓜操作化發展。佳能PowerShot 系列、卡西歐Exilim 系列等相機,都助推了這股潮流。
2008 年,蘋果推出了iPhone 3G,這是第一款支援App Store 第三方應用程式的iPhone。得益於蘋果這一轉變,才有了圖片社群平台Instagram、圖片編輯軟體Snapseed 等一眾影響了數位攝影的App。
同年,諾基亞賣出4.6 億部具有鏡頭的手機,超過了柯達賣出膠片相機的數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相機製造商」。
經過前幾年的鋪墊和積累,2010 年成為手機攝影和數位相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這一年,iPhone 4 發布,雖然後置iSight 鏡頭只有500 萬像素,但透過軟體操作介面和優化演算法,讓手機拍照的使用者體驗和成像品質上了一個台階。
和iPhone 4 採用同樣CMOS 感應器的摩托羅拉Atrix 4G,成像品質完全不同與之相比。其他Android 手機廠商開始覺醒,跳出像素之爭,在鏡頭、處理器、優化演算法等方面發力。
同年,Instagram 誕生,讓普羅大眾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有了一個可以分享的移動原生平台。此外,海外主流電信商開始規模建設4G,圖片和影片傳輸變得更快更便宜。
也是這一年,全球數位相機出貨量達到頂峰——1.21億台,隨後逐年下跌。而在2003 年-2010 年,數位相機幾乎每年都維持著正向增長。
另外一個指標性事件是,2011 年6 月,發布僅一年、像素僅有500 萬的iPhone 4,超越尼康發布3 年、像素有1200 萬的D90,成為Flickr 上最受歡迎的拍照設備。2004 年成立的Flickr 是一個照片儲存和分享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專業攝影師和攝影發燒友。
尼康D90 長期以來都是Flickr 上最受歡迎相機,iPhone 4 的超越意味著手機攝影逐漸被專業攝影師群體所接受。
一年後,專業新聞機構開始在正規報導中採用iPhone 拍攝的照片和Instagram。2012 年,珊迪颶風肆虐,《時代》雜誌先驅性地以Instagram 為主陣地,找來五名專業攝影師,讓他們在《時代》的Instagram 上發布新聞照片。其中一張照片甚至被選作《時代》的封面。
也正是在2012 年,一代相機巨頭伊士曼柯達宣布破產重組。
時至今日,鏡頭已經成為手機標配,單眼相機相機仍被專業工作者青睞,低階隨身機幾乎銷聲匿跡。掌握了廣大消費者拍攝這一動作主導權的,從傳統相機公司變成了科技公司。2017 年,Snap 上市時,自我定位為「一家相機公司」,雖然它並沒有生產過一個鏡頭。抖音、快手以及一眾直播App,吃的也是手機鏡頭普及的紅利。Instagram 更不用說了,幾乎是手機攝影的代名詞。
但在科技公司看來,手機鏡頭用處不止拍照。2017 年,蘋果在iPhone X 上引入3D 人臉辨識,鏡頭變成了身份驗證裝置。同年年,蘋果和Google 相繼推出AR 開發者套件,鏡頭變成了虛擬和現實融合的入口。在Google Lens 和Google 翻譯裡,鏡頭又變成了圖像辨識器。
柯達在推廣盒式照相機和膠卷時用的廣告語是:「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來做」。如今科技公司們能幫使用者做的,已經不止是呈現一張照片了。
- 本文授權轉載自Pingwest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