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以前還在CRT電視的時代,說如果紅白機遊戲玩得多,會把電視機給玩壞。聽起來很像唬爛,的我們,但實際上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螢幕保護程式是真的用於保護螢幕的

還記得以前的電視機、顯示器,都是那種「大屁股」CRT 顯示器嗎?

CRT 顯示器其實是透過內部的電子槍發射出高速電子束,電子束再經過加速後轟擊各個 RGB 發光單元中的磷光薄膜來生成圖像的。 

圖片來源:Vogons

也因為這個成像原理,CRT 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會烙印。

如果 CRT 顯示器維持長時間顯示同一個畫面,就意味著電子束在一直轟擊同一個發光單元中的磷光薄膜。而磷光薄膜如果長時間持續被轟擊的話,就會在顯示器中生成磷質烙印,也就是俗稱的「鬼影」。

在機場由於經常顯示同樣航班信息而出現「鬼影」的顯示器。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媽媽所說的打紅白機會把電視機打壞,其實就是因為遊戲中有很多「不會動」的內容,如下圖瑪利歐中的「TIME」、「WORLD」等。這些部分就很容易使 CRT 顯示器形成「鬼影」。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大家所熟知的「螢幕保護程式」,就讓電腦在閒置的時候顯示畫面持續活動顯示,來達到保護顯示器的作用。

還記得這個經典的《管道》螢幕保護程式嗎? 圖片來源:YouTube

於是,第一個螢幕保護程式誕生了

雖然大家對螢幕保護程式的印象大多是 Windows 上那些粗劣的動畫上。但是嚴格來說的話,第一個螢幕保護程式,並非使用在電腦上。

第一個類似「螢幕保護程式」的功能,其實可以追溯到 1976 年由德州儀器所生產的一款型號為 TI-30 的計算機上。對,你沒看錯,是計算機不是電腦。

該款計算機由於價格大幅低於當時市面上的同類型科學計算機而風靡美國。在使用該計算機時,如果閒置超過 30 秒的話,螢幕會進入一個及其簡單的「螢幕保護程式畫面」:僅顯示一個小數點。

TI-30。圖片來源:YouTube

當然,TI-30 的 LED 螢幕並不需要被保護,而這個「螢幕保護程式」僅僅只是為了在不丟失運算結果的同時更省電而已。而如果要找第一個真正為了保護螢幕而誕生的螢幕保護程式,同樣也不在電腦上,而是在家用遊戲機上。

1977 年,雅達利發行的 Atari 2600 遊戲機為了保護當時的 CRT 電視機,在《Combat》、《Breakout》等遊戲中就加入了暫停時顯示彩色循環圖的設定。

在後來 1979 年發佈的 8 位處理器家用電腦 Atari 800 中,雅達利也添加了與上述類似的「螢幕保護程式功能」。

Atari 2600。圖片來源:IEE Spectrum

雖然說雅達利在很早之前就意識到 CRT 螢幕需要被保護並在自己的產品中也加入了相應的功能,但實際上真正將「螢幕保護程式」這個概念正式化的也並非他們,而是一名叫做 John Socha 軟體工程師。

1983 年 John Socha 開發出了第一個用於 IBM PC 的螢幕保護程式,並於同年 12 月,他將這個程式命名為 Screensaver 發表在了電腦雜誌《Softtalk》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螢幕保護程式這個概念,正式誕生。

IBM PC。 圖片來源:Wikipedia

第一款對外開售的螢幕保護程式,一度賣得比 Windows 還多

來是來了,但是最初的螢幕保護程式還跟我們認識的其實不太一樣,沒有聲音、沒有動畫、甚至沒有內容,僅僅只是閃動不同顏色的純色圖片。

想到把螢幕保護程式做成有趣的,其實是 80 年代末的兩位程式設計師 Bill Stewart 和 Ian MacDonald。

這兩位程式設計師在網路上分享了一個名為 Magic 的動畫螢幕保護程式,雖然只是簡單的線條動畫,但這其實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有內容」的螢幕保護程式。不過即便是免費分享,但其實連 Bill Stewart 和 Ian MacDonald 自己在一開始都不看好這款螢幕保護程式程式。

因為對於那個時候的電腦來說,性能太弱,連圖形介面都還是一個新鮮玩意兒。要在後台執行一個這樣的動畫螢幕保護程式,事實上要占用電腦很大一部分性能。而且以當時 Magic 的完成度,使用者在漫長的等待後,能不能看到動畫都還不一定。

但事實出乎了他們倆的預料,Magic 紅了。

在 Magic 分享後的幾週內,Bill Stewart 和 Ian MacDonald 收到了大量使用者的來信,這些來信不僅有報 Bug 的,有提出改進意見的,更有不少直接寄來支票或者現金支持他們的。

螢幕保護程式「Magic」。 圖片來源:WinWorld

在意外地獲得關注與支持後,Bill Stewart 和 Ian MacDonald 結合使用者的回饋對螢幕保護程式應有的形態進行了整理,也對 Magic 進行了更新。

也從這裡開始,螢幕保護程式變成了我們現在大多數人所認識的螢幕保護程式。

除了更穩定以及占用更少系統資源以外,新版本的 Magic 擁有了更精美的動畫以及更友好的設定介面。最重要的是,Magic 的產品邏輯獲得了關鍵性的最佳化:當電腦閒置時,系統啟動螢幕保護程式;當使用者移動游標時,系統退出螢幕保護程式。(在這之前是需要點選開關的)

當然,在看到了螢幕保護程式程式背後的商業價值後,Bill Stewart 和 Ian MacDonald 也決定將完善後的 Magic 標價出售。果不其然,即便需要額外付錢,Magic 依舊大受歡迎。

隨後,倆程式設計師對 Magci 繼續最佳化,加入了更多動畫供使用者選擇,並且他們對其進行了重新的包裝,更名為 After Dark 重新推出市場。

After Dark 上最著名的動畫《Flying Toaster》。 圖片來源:TechRepublic

1,000元塊錢的手機保護膜似乎相當昂貴,但是現在的人們都很願意為自己價值30,000元的手機貼上千元的保護膜。這種事情放在三十年前也一樣。

即便售價為 30 美元,但 After Dark 保護螢幕的功能依舊吸引了大量電腦使用者。要知道,當時購買一台 CRT 顯示器,可是需要 300 到 600 美金。相較之下,30 美元顯然很划算。

After Dark設定介面。圖片來源:YouTube

抓準市場需求、聆聽使用者心聲,結果自然是大獲成功。After Dark 在發售後的三個月內就獲得了爆炸性的增長,銷量一度超過 Microsoft Ofiice 甚至是 Windows 本身,成為當時最暢銷的軟體。

後來的事嘛,大家應該也能猜到,無非就是看到了成功的事例後,不少軟體開發商也開始爭相模仿,推出不同的螢幕保護程式。微軟、蘋果也在自己的系統中加入了更多內建的螢幕保護程式動畫。那個經典同時也是大家為熟悉的「3D迷宮」就是在 1995 年首次在 Windows 95 中出現的。

微軟螢幕保護程式「3D迷宮」在Windows 95 中出現 

螢幕不需要保護了,螢幕保護程式完全沒用了?未必

至於後來的後來,其實也不用我多講,因為除了千禧年後的世代,大多數讀者應該都經歷過那個顯示器迭代的階段。

隨著液晶顯示器的迅速流行,CRT 顯示器在千禧年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螢幕保護程式自然也開始喪失它原有的存在價值。

雖然無論在 Windows 還是在 macOS 上你都依舊能找到螢幕保護程式的設定選項,但是你會發現,可選的系統內建螢幕保護程式,看起來都已經很像二十年前的產物。

事實上,「螢幕保護程式」這個功能,已經在前年被微軟正式宣告死亡。在 2017 年的 Windows 10 Fall Creators Update 說明中,微軟將螢幕保護程式列與畫圖一起定為了「Deprecated(棄用)」功能,即使用者依舊可以使用,只不過後續不會再進行更新了。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那麼螢幕保護程式是不是完全沒用了?那倒未必。

雖然已經官宣死亡,但螢幕保護程式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群開發者,在用自己的創意,開發各種極具創意的螢幕保護程式,讓這個本該退出歷史舞台的技術,繼續躍然在大家的電腦上。

這些螢幕保護程式當中,有不斷提示你年齡再增長,生命在流逝的。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也有帶你鳥瞰世界各地的。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還有能讓即時監測地球狀態的。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或是利用電腦閒置資源,幫忙做各種科學專案研究分析的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而最著名的,大概就是那款翻頁鐘螢幕保護程式。這款螢幕保護程式的受歡迎程度,也讓它從電腦螢幕遷移到了不同的行動裝置上。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雖然螢幕不再需要保護,但是這些螢幕保護程式依然吸引著大家的關注。

根據 Google Trends 的數據顯示,ScreenSaver(螢幕保護程式)的搜索熱度在近五年裡面其實依舊還在保持著一個蠻高的水準。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另外,螢幕保護程式也在以另一種形式活躍在螢幕上。

例如當你走進 Apple Store 等電子產品店時,你會發現即便沒有人在試用,但螢幕也並非黑壓壓的一片,而是在播放產品相關的宣傳影片的螢幕保護程式,讓整個店面顯得更有生氣。

圖片來源:MidSpot

或是三星之前所推出的「畫‧壁」電視,就是在使用者不使用時,透過顯示高解析度的螢幕保護程式,把自身變成一副壁畫。

雖然沒多少人在用螢幕保護程式了,但它依舊活躍在螢幕裡

再例如你書桌上那塊積塵已久的 Kindle,你也會看到亞馬遜推送的廣告螢幕保護程式。

圖片來源:Live Collectiva

所以即便 CRT 已經淘汰,螢幕保護程式也已經失去了它們誕生之初的作用,但是其實它們還一直存留在我們的身邊,只不過被重新賦予了新的意義罷了。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貓貓總指揮
2人給推

1.  貓貓總指揮 (發表於 2019年5月14日 19:01)
「對,你沒看錯,是電腦不是電腦。」

這句是三小
自動簡轉繁後都不用校對?

是計算機不是電腦
OK?
╯-__-)╯ ╩╩
ufo
2人給推

2.  ufo (發表於 2019年5月14日 19:32)
但其實連 Bill Stewart 和 Ian MacDonald 自己在一開始都不看好這款螢幕保護程式程式。

簡轉繁之後再讀過一遍的時間都沒有嗎?
阿杰
1人給推

3.  阿杰 (發表於 2019年5月14日 22:00)
看留言才知道那句在打甚麼東西...╮(╯_╰)╭

話說好喜歡以前有一個上帝也抓狂版的

四個陣營角落開始隨機對戰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