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品牌每年在全球花費數十億美元,試圖讓那些在社群媒體上擁有大量粉絲的KOL來推廣自己的產品。但一份最新報告顯示,這些「金主爸爸」的大部分支出都打水漂了。
近年來興起的影響力行銷為大大小小的品牌方提供了一個新的推廣途徑,讓它們在Instagram、Snapchat或YouTube等平台上接觸相關受眾。
然而,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更有影響力,KOL們會購買「假粉絲」,花錢讓機器人點讚或評論他們的文章。
專注於數位媒體領域的網路安全公司Cheq和巴爾的摩大學(University of Baltimore)經濟學家、教授Roberto Cavazos聯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這種詐欺行為在今年造成了廣告商13億美元的損失。
該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網紅行銷的支出將達到85億美元,而被詐欺的那部分支出約占15%。Cheq首席策略長Daniel Avital表示,Cheq透過分析自己的數據、審查現有的提供假社群媒體參與的服務,以及對這一主題的研究和調查,得出了預期的詐欺金額。
擁有眾多粉絲的KOL們肯定是有利可圖的。根據Cheq的報告,一個擁有1萬名粉絲的「微影響力者」每發一條廣告,可以獲得250美元。而一個擁有100萬或200萬粉絲的網紅發一條廣告則需要25萬美元。即使是擁有500名粉絲的個人也可以通過發文獲取酬金。
不過,正如一位Instagram網紅最近發現的那樣,粉絲並不一定意味著銷量。擁有260萬粉絲的Arianna Renee最近試圖推出一個服裝品牌,但由於產品銷量非常少,她不得不放棄。
這個行業充滿著有影響力的KOL們,同時,這塊大餅也引來了一群居心不良的壞人,他們利用機器人,提高自己的粉絲量和知名度。
「過去,你必須是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或凱莉‧珍娜(Kylie Jenner)那樣的人,才能成為有影響力的人物,」Avital說。現在不一樣了,那些粉絲量沒那麼多的人也可以參與到業務中來。
Avital說,使用網紅行銷的品牌更加應該注重審查程序,以確保這些人的影響力都是真實、合法的。他說,雖然這需要時間和勞動力,也不是關乎網路安全方面的挑戰,但如果他們的粉絲是假的,對品牌方來說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消費者也可以透過自己的分析來檢驗那些向他們推銷產品的影響者的合法性。
影響力行銷機構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Mae Karwowski說:「如果一個人有7萬名粉絲,每個文章都能得到100個讚,卻沒有任何評論,那就該小心了。」她說,低參與度可能意味著有影響力的人正在製作他們的追隨者不關心的內容,或者他們可能沒有真正的追隨者。
社群平台正在做出改變,這可能會影響騙子的運作方式。例如,Instagram上週表示,它正在擴大測試範圍,抵制這些虛假的行為。
影響力和社群媒體行銷公司Ahalogy的總經理Bob Gilbreath表示,這種做法可能會減少詐欺的壓力,因為目前一些品牌只在影響力者獲得一定數量的「讚」時才會向他們支付報酬。
Gilbreath稱:「我們能清理的越多,就越能遠離任何玩弄這一制度的人,即使這會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困難,但對整個行業來說,這將是更好的選擇。」
-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