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zer 繼 Blade 13、Blade 15 都導入新的設計與升級新平台之後,Blade Pro 17 也全面翻新,機身較過去更為輕薄,外觀維持高質感的風格,而內裝結構也做了改變,尤其強化散熱系統,帶來更穩定的效能表現,當然,核心規格也升級至 Intel 第九代高效能行動平台,再配上 NVIDIA GeForce RTX 20 系列的顯示晶片,全產品線都配置主流電競筆電的規格。
17.3 吋、144Hz 更新率
在 Razer 的產品定位上,Blade Pro 17 是最為高階的機型,攜帶性或許不是最便利,但不管是硬體規格或是核心規格的配置,卻有高階的選擇,且全新機型也迎來內外裝的更新。以螢幕來說,Blade Pro 17 為 17.3 吋的大螢幕,解析度為 1920×1080,並具有 144Hz 更新率,在射擊類的遊戲上,可以減少殘影,提供更好的畫面品質,此外,採用防眩光的霧面塗層,可降低長時間觀看螢幕的不適感。然而,在配備大尺寸螢幕後,若能升級至 4K 規格的選擇,可以再滿足對畫質更講究的族群。至於時下流行的極窄邊框設計,Blade Pro 17 的左右邊框維持在 6mm,螢幕上方有 720p 及 Windows Hello IR HD 網絡攝影機,因此邊框較大一些。
高質感的外型設計
再由外觀來看,採用新設計的 Blade Pro 17,機身維持鋁金屬材質打造,但在外型上變得更輕薄一些,機身厚度為 1.9 公斤,重量為 2.75 公斤,以 17 吋電競筆來看,相當不錯。且外型上沒有強烈的 RGB 電競風格,以簡約的線條及圓滑的收邊,呈現 Razer 的高質感風格。雖然 Razer 近期新增 Quartz 粉晶系列、Mercury 水銀白系列,但黑色機身配上綠色三頭蛇標誌,還是最能代表 Razer 的經典。
1,680 萬色背光鍵盤
與機身同樣黑色系的鍵盤,看似無奇,但魔鬼就藏在細節裡,鍵盤上的字碼排列簡潔與乾淨,讓質感相當好,雖然沒有誇張的電競風格,也都支援防鬼鍵功能,且每個按鍵都搭載 Razer Chroma 獨立背光模組,具有 1,680 萬種色彩與多種發光效果,可以依喜好自由設定,而打字的手感也想當不錯,鍵程不算深,但回彈感佳,可以很輕鬆的打字。若要說機身設計最具電競風格的地方,除了三頭蛇的品牌標誌外,就屬這塊可設定背光顏色的鍵盤了。另外,過去採用的 Switchblade UI 第二螢幕觸控板,並沒有應用在新款 Blade Pro 17,回到傳統的觸控板設計,使用大面積的一片式玻璃觸控板,尺寸為 13×8(cm),配備 Microsoft 精確觸控,提供多重觸控手勢操作。
具備多螢幕輸出條件
而 Blade Pro 17 的輸出入埠配置,分散在機身的左右兩側,都採用最新的規格,共有兩組 USB 3.2 Type-A,並採用同三頭蛇標誌一樣的綠色,這點是 Razer 一直以來的設計巧思,其他還有 USB 3.2 Type- C、Thunderbolt 3、HDMI 2.0、網路孔,以及支援速度傳輸的 UHS-III SD 讀卡機,以薄型機身設計來說,配置算是相當齊全,可用來打造多螢幕輸出的使用情境。而隨機也配備一個 230W 的變壓器,推動高效能輸出不成問題,且連接埠是類似 USB Type-C 的放大版,L 型插頭可正反兩插。
散熱腔冷卻架構
在 Blade Pro 17 上應用新的散熱腔冷卻架構,除了針對 CPU 與 GPU 的雙風散設計之外,兩邊再加上均熱板,並於下方再加入一對小尺寸的風扇,機身背蓋也加入導引的設計,讓冷熱空氣可用最佳散熱方式進行流動。整體散熱表現相當不錯,在執行《戰地風雲 5》遊戲時,溫度可以控制在 45 度左右,在輕薄的外型設計下,有此表現相當不錯,風扇也不會產生巨大的噪音,這點值得稱許。
核心規格升級,效能表現佳
目前 Blade Pro 17 只有採用 Intel Core i7-9750H 六核心處理器的版本,但可依需求及預算挑選顯示晶片,此款則是採用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with Max-Q,以及 16GB DDR4 2666 記憶體,再加上 M.2 PCIe 3.0×4 介面的 512GB SSD,並採用 Wi-Fi 6 無線網路規範。
▲利用 CPU-Z 來檢視 Blade Pro 17 的核心規格,處理器為 Intel Core i7-9750H,製程為 14 奈米,採 6 核心 12 執行緒架構;記憶體為兩條 8GB DDR4 2666(1333MHz)。
▲利用 GPU-Z 檢視內建顯示晶片資訊,採用的是整合型的 Intel HD Graphics 630,以及搭配 NVIDIA GeForce GTX 2070 With Max-Q 的獨立顯示晶片,基準時脈為 1,080 MHz、Boost 時脈 1,305 MHz,傳輸頻寬為 384GB/s,並具備 GDDR6 8GB 的記憶體。
高效能的水準表現
在效能測試上明顯較前代機型提升,在 PCMark 10 模擬網頁瀏覽、文書工作、視訊會議、多媒體影音播放等情境進行綜合評分,獲得 5,502 分。至於針對遊戲效能的測試上,在 3DMark Fire Strike下獲得 16,047 分;在 3DMark Port Royal 模式是針對光線追蹤評測,獲得約 3,972 分,以及在《戰地風雲 5》遊戲下,打開 RTX DLSS 選項,於 Full HD 解析度的全螢幕模式下,平均保持約 80 ~90fps 的表現,要執行 3A 級遊戲大作不成問題,但要極流暢的運作,建議特效不要全開。其整體效能表現要略高於同規格的產品一些,可見得 Razer 對 Blade Pro 17 的調校,讓效能表現更為漂亮。
SSD 存取速度佳
另外,採用 M.2 PCIe 3.0×4 介面的 512GB SSD,利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下,於循序讀取測得約 3,128MB/s,寫入約為 2,011 MB/s,表現相當不錯,有助於提升整體操作的流暢感。而電池續航力的測試中,在無線網路開啟、螢幕亮度 60%、藍牙開啟下利用 PCMark 8 Work 模式,以模擬一般工作情境進行測試,測得 3 小時 34 分鐘,不算突出,但電競筆電自然不能苛求長續航力。
總結:規格與內裝全面有感升級
說到輕薄電競筆電,自然不能不提到 Razer,在許多電競筆電體積都還很龐大時,Razer 就以輕薄的外型,一枝獨秀在電競市場上。在 13 吋 Blade 13、15 吋 Blade 15 都導入新的設計及升級新平台之後,17 吋的 Blade Pro 也全面翻新,雖然在外型上沒有十分顯著的差異,同樣維持黑色的機身,沒有誇張的電競元素,簡約俐落的線條,配上會發光的綠色三頭蛇標誌,沉穩又有質感,尤其機身結構紮實,即便是機身較過去更薄的設計,堅固性也令人放心。此外,新的散熱系統,不僅散熱效果好,風扇也不會產生巨大的噪音,這點相當值得稱許。
而在升級 Intel Core i7-9750H 六核心處理器,配上 GeForce RTX 2070 with Max-Q 顯示晶片下,也為輕薄電競筆電帶來高效能的配置,且以測試軟體測得的分數也略高同級機種,相信 Razer 也為 Blade Pro 17 調校了一番,用來執行 3A 遊戲大作不成問題,但要極流暢的表現,建議可關閉一些特效。至於配置的輸出入埠配置雖不算多,但 Thunderbolt 3、USB 及HDMI 都為最新的規格,具多螢幕輸出的條件,並配置支援高速傳輸的 UHS-III SD 讀卡機,全尺寸鍵盤也支援防鬼鍵功能,打字手感不差,但不強調電競風格的設計及手感。
另外,17.3 吋螢幕採用 Full HD 規格,並具 144Hz 螢幕更新率,可降低遊戲中殘影的發生,不過大尺寸螢幕下,若能升級至 4K 解析度,相信將會更讓人滿意。至於另一個不親民的地方就是價格了,Razer 筆電的售價向來都較同級機種高,新款 Blade Pro 17 也不例外,但若是沒有預算考量,又想要一款高質感,又可替代桌機的筆電,那麼 Blade Pro 17 會是不錯的選擇。
Razer Blade Pro 17 重要規格:
- 處理器:Intel Core i7-9750H 2.6GHz
- 記憶體:16GB DDR4 2666(2667MHz)
- 硬碟:M.2 PCIe 3.0×4 512GB SSD
- 內建顯示晶片:Intel HD Graphics 630
- 獨立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GTX 2070 With Max-Q GDDR6 8GB
- 螢幕規格:17.3吋、1920×1080、144Hz、300尼特
- 連接埠:Thunderbolt 3×1(USB Type -C)、USB 3.2(USB Type -A)×3、HDMI 2.0、USB 3.2(USB Type -C )、RJ-45、3.5mm耳麥孔音效、UHS-III SD 讀卡機
- 音效裝置:立體聲揚聲器、麥克風、Dolby Atmos
- 無線通訊:Wi-Fi 6 (Intel AX200)、Bluetooth 5.0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專業版
- 變壓器:230 W
- 電池:鋰離子聚合物電池 70.5WHr
- 體積:395×260×19.9 mm
- 重量:2.75公斤
- 售價:94,990元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