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智慧語音助理的幾家科技大廠如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Google、Facebook 等,都被媒體報導透過人類合約工,隨機抽樣用戶的語音指令錄音片段,打出逐字稿,以確認語音助理對於人類指令的理解度。
雖然這是訓練人工智慧 AI 的好方式,但是,卻被詬病暴露了用戶隱私。以蘋果舉例來說,過去每天共有1千個 Siri 使用錄音檔被他人聽取、再打成逐字稿,這對不斷強調用戶隱私的蘋果來說,無疑是個推翻承諾、重創品牌形象的事件。
為此,蘋果公開發了一篇文章,向所有用戶道歉,並且更新了 Siri 錄音檔隱私政策,再也不會隨機抽樣所有用戶的錄音來進行測試。

圖片來源:Apple
蘋果首先表示,將不會再儲存用戶的 Siri 指令錄音檔案,主要會用電腦軟體產生的逐字稿,來促進 Siri 語音指令開發。
其次,標準設定中,用戶的 Siri 指令音檔將不會被蘋果儲存,但是,用戶都能夠在設定中自願提供蘋果指令音檔,來幫助改善 Siri 語音指令的表現。而過去透過外部合約工聽打音檔的方式,蘋果也將改為,只有蘋果正式員工,才能聽取用戶自願提供的音檔。
這項新的隱私政策,將在蘋果秋天推出新作業系統時,才會正式生效。
其他公司也有相同情況發生,但是各自的做法不同。亞馬遜與蘋果一樣,讓 Alexa 用戶自己選擇,是否提供使用錄音檔給亞馬遜,Google 則是宣布停止這樣的背後工作。沒有語音助理的 Facebook,先前也爆出隨機抽取 Messenger 語音聊天音檔,讓外部合約工聽打逐字稿,目前宣布與 Google 一樣停止了聽打逐字稿的工作。
責任編輯:蕭閔云
資料來源:TechCrunch、The Verge、Apple
- 本文授權轉載自:bnext(數位時代)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