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宣布放棄造車:曾投入數十億英鎊,現在想賣都沒人要

Dyson宣布放棄造車:曾投入數十億英鎊,現在想賣都沒人要

以吹風機、真空吸塵器等小家電聞名的英國科技品牌Dyson,曾經在2017年宣布進軍電動車產業,並且預備了20億英鎊,還從奧斯頓·馬丁招攬人才,組建了造車團隊,風風光光的開始了他們的造車工作。不過,在前兩天,Dyson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發佈給員工的郵件中,表示他們放棄了造車的計畫。

汽車作為最古老的工業之一,近幾年吸引了越來越多勇敢的創業者。具有冒險創新精神的詹姆斯·戴森也不會放過這一充滿挑戰領域。不過,戴森的造車夢直到2016年才真正開始。

Dyson造車的態度非常認真。在資金上,並不缺錢的Dyson預備了20億英鎊;為了組建好造車團隊,相繼挖角了前勞斯萊斯、路虎、賓利、特斯拉、英國豪華跑車製造商奧斯頓·馬丁等諸多車廠的技術人才;在電池、電控系統等電動汽車關鍵的配套技術上,戴森還斥資9000萬美元收購總部位於密歇根州的固態電池初創公司Sakti3,2016年也還計畫斥資14億美元建立了固態鋰電池工廠。

前置吸塵器後置吹風機?Dyson宣佈打造電動車,2020年發佈首款新車

2018年汽車業進入寒冬,戴森曾透露將在新加坡工廠生產新車,預計於2019年完成首批汽車,2021年正式下線;還計畫在英國成立技術研發中心,並已經圍繞造車申請了一些專利。

不過,計畫趕不上變化。三年過去了,戴森只設計出了概念車模型,但賣一隻上萬元的吹風機和賣一台上百萬的汽車並不能相提並論。設計只是汽車工業的一環,之後還有根據用戶市場競品等因素的產品調整、銷售、交付、充電、售後等環節。

而更重要的是,現代的造車技術能與傳統車廠競爭的便是技術,包括自動駕駛和三電技術。而技術研究投入成本大,研究週期漫長,研究的方向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也注定了,耗到技術真正成型了,也未必還能對得上市場和用戶的胃口。

幸好這三年的造車路也不算白走。戴森在郵件中表示,未來還將投入精力在固態電池、傳感器、視覺系統、機器人技術、機器人學習和AI開發方面。

但是就連驕傲的戴森也不得不屈服於現實——傳統車廠目前的日子都已經不好過,汽車賣不出去,紛紛選擇裁員、抱團,更不用說沒造車經驗沉澱、資本支持的新玩家了。

當年,有很多人猜測「戴森」牌電動汽車長什麼樣,跑多快,有什麼特性?現在看來是再也不會有答案了。因此,這款大家想像的汽車也將不會出現:

 

前置吸塵器後置吹風機?Dyson宣佈打造電動車,2020年發佈首款新車

造車的比賽已經初步見分曉。苦心經營十年的特斯拉已經處於黎明前的黑暗,憑藉Model 3打開了市場,但儘管已經突破了量產瓶頸,有了受市場認可的車型,還是有很多的問題要克服。此外,還有蘋果、谷歌這種試圖要切入賽道的科技巨頭,以及還有很多至今還沒走出“PPT造車”的創業公司。

在造車路上,倒下的不止是戴森,未來可能還有更多。

 

  • 本文轉載自36kr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