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世界最大的天文學術組織「國際天文聯合會」一百歲生日,也為了讓人類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和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相類似的系外行星的關係和連結,IAU特別開放IAU會員國的所有民眾,一起進行命名及票選。台灣因此有機會,可以用跟台灣相關的人事物命名一顆系外行星以及其所圍繞的恆星。此命名將成為正式名稱,可在學術論文上與原有的天體編號一起並用。
從9月中到現在「讓台灣也有一顆系外行星」的粉絲專頁收到超過一百二十個命名提案!國家委員會以IAU的嚴格標準檢視所有提案,一共有五個提案得到參與通訊投票的委員過半數的同意票,並順利進入決選。
目前命名活動的第一階段已經順利完成,現在展開第二階段的票選。只有衝高第二階段全國票選的票數。台灣才能順利通過 IAU 的審核,讓台灣在兩位發現系外行星的科學家獲頒諾貝爾獎的同一年,能有一顆全國民眾一起命名的系外行星順利誕生 !
投票時間到11月12日晚上12 點,國家委員會在11月15日將三組命名送到 IAU,12月 IAU會公告世界各國的命名結果。
以下是進入全國票選的五個提案(按提出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A、提案33
系外行星: 台灣杉 ( Taiwania )
恆星: 玉山 ( Yushan )
命名緣由:
臺灣原生的台灣杉,是東亞最高的樹種,被魯凱族稱為「撞到月亮的樹」。
在臺灣山區裡,如玉山國家公園,都有台灣杉。
而玉山作為臺灣最高峰,十分有代表性。 許多臺灣杉圍繞著玉山,尤如系外行星圍繞著恆星。
B、提案34
系外行星: 七星山 ( Qixingshan )
恆星: 福爾摩沙 ( Formosa )
命名緣由:
福爾摩沙為台灣的原始名稱,見於古地圖中。
而七星山為台北市第一高峰,以七顆星為名,與天文主題最為相關。
後續若在同一系統有新的系外行星被發現,可依此原則使用其他山名。
C、提案41
系外行星: 水沙連 ( Sazum )
恆星: 麗 ( Formosa )
命名緣由:
Sazum 是邵語單字,意思為水。Sazum 在漢語通常稱「水沙連」,指的是南投縣 魚池鄉附近地區,為邵族人的傳統生活領域,也是國際聞名之日月潭所在地。
Formosa 為臺灣用於十七世紀前後的歷史名稱,在拉丁文中的意思為美麗的。儘管國內通常音譯為福爾摩沙,但在此意譯為「麗」,期待被命名的系外行星與 恆星像日月潭那樣美麗。
D、提案71
系外行星: 龜山 ( Guishan )
恆星: 蓬萊 ( Penglai )
命名緣由:
在宇宙中就如同在海洋中,我們搜尋登陸點。「蓬萊」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島,也 是台灣的美稱,用以命名恒星。
「龜山」則是台灣外海的小島,用以命名行星。
E、提案112
系外行星: 媽祖 ( Matsoo )
恆星: 羲和 ( Xihe )
命名緣由:
媽祖在台灣民間信仰中為海上守護神。
台灣人的祖先渡海來台時會拜媽祖來保佑平安。
羲和為古代神話中的太陽女神。她生了十個太陽兒子。
→ 按這裡投票投票去
這次將由臺灣命名的HD100655距離地球約449光年,視星等6.45等,是一顆在良好條件下以肉眼可以看見的恆星。
它的行星HD100655b則是由南韓國立普賢山天文臺於2011年發現,像一顆放大版的木星,質量與半徑分別是木星的1.62及1.21倍,在距離母恆星0.68天文單位處(地球到太陽距離為1天文單位)以158天的週期繞行。
母恆星HD100655則是一個比太陽還大的巨星,它的質量與半徑分別是太陽的2.4及9.3倍,但是表面溫度卻只有4,861K(太陽約5,800K),是一顆偏紅色的恆星。
- 資料來源:清大天文所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