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YouTube 的美妝部落客 Marina Joyce 頗受歡迎。雖然只有 19 歲,但她已經擁有了大多數人一生都無法擁有的粉絲。不過也正是因為她擁有很多粉絲,她的行為才被人放到顯微鏡上一點點放大。在以往的影片中,Joyce 的性格一直是樂觀並有一點點古怪的,但近幾期一切都改變了。
👉 歡迎加入T客邦telegram ( https://t.me/TechbangNEWS )
在近幾期影片中,她的性格和習慣好像在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她在影片中開始沉默,眼睛也總是看向鏡頭外,不小心轉身顯出的手臂上有明顯的瘀青傷痕……
帶著疑惑和擔憂,粉絲開始「檢查」她近幾期的影片內容。
他們發現在一期影片中,Joyce 有一個明顯的從開心轉為驚恐、害怕的表情變化。
在一期回答粉絲問「你現在穿著什麼樣的襪子」時,她想跳起來給粉絲展示自己穿的襪子,結果影片中傳來了鐵鏈晃動的聲音。直到最後,人們也沒看到她穿著什麼樣的襪子,看上去是她沒辦法把腿抬高,沒辦法展示自己穿著什麼樣的襪子——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她的腳踝被鐵鏈束縛了。
在另一個直播中,粉絲在評論中詢問,為什麼她的影片中有鐵鏈聲。Joyce 馬上用今天天氣真好來轉移了話題。隨後在她帶粉絲參觀自己的房間時,她的眼睛開始不停向右前方瞟去,並且表情變得慌張。在粉絲的視角裡,他們覺得有一個人出現在了鏡頭後,威脅了她。
就在同一段影片中,她還出現了前言不搭後語的情況:「我現在很害怕,因為……」在哽嚥了一下後,她恢復了鎮定,微笑著說:「現在我們在我的臥室裡。」
後來,粉絲在她的一個美妝影片中,從一閃而過的鏡頭發現了一支獵槍。
19 歲的妙齡少女屋內為什麼會有一支槍?這成為網友認為她被綁架的又一重要證據。
類似這樣的證據還有很多,在一個戶外影片中,有一隻手不小心出現在了鏡頭中,手指著 Joyce,似乎在指揮她。
而她發過的心情動態「Hope everyone likes pancakes.」的四個單詞首字母加起來就是「Help」。在粉絲看來,這是隱晦地求救。
Joyce 的粉絲開始察覺到不對,他們認為她被綁架了。到此時,粉絲的拯救 Joyce 運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你有沒有被綁不重要,我們覺得你被綁很重要
如果這是電影,劇情就該是全世界唯一發現真相的你正在糾結之中。報警要是發現一切無恙,那你就是「報假警」;但要是 Joyce 真的被綁架了,你沒有及時地向警方分享訊息,這種內疚會在之後一直折磨你。
不過在現實世界,這是眾多「偵探」的集體發聲支援。他們將 #SaveMarinaJoyce 運作成了熱門話題,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此事。
而在 Joyce 發現這一切,選擇在某一天邀請粉絲到某一地點進行面對面闢謠之時,網上又開始充斥著大量的警告和陰謀論。
- 不要去!她可能已經被控制了。
- 還記得上次的慕尼黑麥當勞爆炸案嗎?如果我們去了……
- ISIS 可能已經控制了她,這是計畫的一部分。
既然不願意線下見面,那就線上直播說清楚好了。Joyce 在直播中對網友的懷疑進行了逐一解答,比如大家發現的獵槍其實只是氣槍,瘀青是她在樹林裡摔跤造成的,她沒有被限制人身自由,也不存在被藥物控制的情況。
她的兩個朋友、她的家人都加入了闢謠的行列,他們說 Joyce 有一些私人問題需要處理,但一切都不是網友想像的那個樣子。
不過結局你們大概都猜到了,網友完全不相信。
他們還大肆指責 Joyce 的親友,認為他們對她的情況漠不關心。甚至連 Joyce 在直播時的妝容——臉頰上畫的兩條藍線,在粉絲看來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尋求幫助的訊號。
事情越鬧越大,警察也被驚動,他們親自上門查看情況,並向公眾發佈了調查結果,認為 Joyce 是安全無恙的。 Joyce 自己也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完全沒事」。
但該擔心的人還是非常擔心,他們覺得這一切都是綁架者的把戲。一個無辜的女孩在綁架者的控制之下說了一些假話,她的家人朋友可能都是幫凶,而愚蠢的警察就這樣被矇蔽了。
數千名關注此事的青少年透露,他們無法入睡,只要想到 Joyce 可能被綁架,或者被扣為人質,他們就渾身發抖。超過 60 人在推特上表示,這一切讓他們感到焦慮或恐慌,他們開始歇斯底里。
我只要想到她被綁架、虐待,我就感到焦慮。
比利時的 19 歲學生 Usha Vandermaelen 在關注這件事之後患上了恐慌症,沒有辦法停止哭泣,這種狀況持續了幾個小時:「感覺就像每堵牆都向我湧來,我出不去……我不得不暫停影片,讓自己保持鎮定,努力讓自己不要哭出聲來。」
但事情沒有結束。隨著 Joyce 一次次地向媒體闢謠,告訴外界她很好,她在公眾眼中從一個「待拯救者」變為了一個「低俗炒作者」。在她接受《太陽報》採訪後,#boycottmarinajoyce 開始流行,大家指責她計畫了整件事,宣傳自己,以此吸引更多的粉絲。
想要「救助」她的粉絲開始抵制她,並認為這就是一個低級炒作事件,只是這個炒作手法較為新穎而已。
對此,Joyce 和她的家人在接受《衛報》採訪時進行了又一次的闢謠:
這完全是一場意外——一切令人難以置信。這不是噱頭,我們做不到這一切。這不是一次策劃事件。
在網上做偵探,全世界都一樣
幾年前英國的案例現在被再次想起,主要因為最近 Joyce「又」失蹤了。
而這次發現她失蹤的人依舊是粉絲,依舊是警方介入,依舊是家人警方齊上陣地證明她的平安。
而在這次事件中,多年前鬧得轟轟烈烈的「綁架事件」被再度提起,大家又開始懷疑,她是不是真的被控制了。
不只是英國網友這麼喜歡陰謀論,喜歡「被綁架」的戲碼,在這一點上,全世界都這樣。
最為人知的案例就是小甜甜布蘭妮。
在各個女歌手的關鍵詞都是緋聞、作品、演出時,布蘭妮的關鍵詞是「軟禁」。多年來一直流傳的「布蘭妮被父親和團隊控制」的言論越傳越凶,#FreeBritney 的話題也成為了網路熱搜。
網友找到了多個證據支撐自己的判斷。
布蘭妮寫給朋友的舊信被《每日郵報》曝光,信中她全程用第三人稱 Britney 稱呼自己;她的駐唱演出因父親的健康出現問題突然取消,她在 INS 上表示自己需要一些「me time」;八卦網站 TMZ 則爆料她因為父親施加的壓力已進入健康機構治療,公司內部人士則爆料她是被強制送入醫院治療的。
一切都讓人擔憂,即使布蘭妮自己馬上拍攝了澄清影片,第二天在眾目睽睽之下從治療機構返回家中,還是有無數人認為她被軟禁了。
伯恩茅斯大學的網路心理學研究員 Jacqui Taylor 認為這是因為社群中的人面臨立即做出反應的壓力。
「這種壓力加劇了群體思維,因為沒有時間去核實事實或考慮其他解釋。」
「當人們發現其他人有相似的觀點或情緒,當他們確認彼此的想法一致時,歇斯底里的情緒會開始感染,一切螺旋上升。」
而透過扮演偵探,那些成功分享理論的人開始得到滿足,他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們成為了拯救者,那個事件中唯一清醒的人。他們忽視闢謠的聲音,駁斥與自己相反的言論,沉浸在救世主的角色中。
但如果一切反轉,猜測被證明是假,那炒作說就開始流傳。
因為和被欺騙相比,承認自己做錯實在太難了,而陰謀論也從來不缺生長的土壤。
伍爾弗漢普頓大學的網路心理學研究高級講師 Alison Attrill 表示:「在我們生活的所有領域,我們都參與了一個被稱為社會比較的過程。」
一個人把自己和他眼中更有能力的人進行比較,如果在解決一個案件時,他可以打敗他們,這會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社群媒體讓人們可以負擔得起這種行為,也可以接觸到它。使用者不需要接受漫長的教育就能成為一名調查人員,一切都在他們的指尖。
警察沒有發現你被綁架了,沒關係,我發現了,我會拯救你。
你要是沒有被綁架,那我有理由懷疑,一切都只是你精心策劃的一次炒作。
👉 歡迎加入T客邦telegram ( https://t.me/TechbangNEWS )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