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產品,你我都有的間諜配備,但間諜會怎麼用?

Google服務也能當間諜工具

申諾也掌握到了情報員以及任何與組織犯罪有關的人所能獲得的科技——這兩者往往都用到同樣的技術。他說:「跟我密切合作的對象,就很類似聯邦調查局那樣的單位。」不過,對於合作的對象有哪些單位,他就語帶保留了。申諾表示,就算是最無害的科技,也可能幫助人作姦犯科。有個例子剛好可以用來說明,就是Google的免費電子信箱服務:Gmail。「我可以和你用一組密碼共用一個帳號。我寫好一則草稿——不是一則完整的電子郵件,只有草稿而已。你在之後連結進入同一個帳號讀取草稿。這則訊息並沒有發送出去。執法單位要偵查電子郵件的話,得連線把郵件傳送出去才行。但是在這個例子中,訊息還保留在雲端(cloud)。這些俄羅斯間諜很可能是不想利用雲端技術來共享資訊。」

他說,對於任何參與改變情報工作的人來說,「Google Voice」服務也相當有用。這項服務可以用程式設定,讓它只撥一個電話號碼就能讓好幾支電話、或是某個特定地點的一支電話響起。「政府可能正在監聽你的電話,但有可能並沒有監聽到另外某支電話;那支電話可能是某家店裡,或是在火車站。」

申諾表示,就連從飛機上的雜誌買得到的小工具,都可能改裝成間諜界裡相當好用的工具。「有那種附上MP3播放器的太陽眼鏡,你可以在戴著太陽眼鏡的時候同時聽音樂。」他說:「有些人把這上面的MP3播放器拆下,把它連接上提款機,這播放器會截取信用卡資料(播放器可以設定播放,也能設成錄製)。按提款機時,會發出各按鍵的聲調。他們把播放器安裝到提款機收錄這些聲音。」

筆記型電腦、Gmail這類科技的大量出現,已經產生重大的後果了。「目前我沒辦法直接和你討論跟間諜活動有關的事,不過我可以談談已經破解的組織犯罪與這類科技的用途。」

申諾說,表面上看來,聯邦調查局提交給法庭指控這批俄國間諜的文件很開放,開放得可說不可思議,但可能還有很多我們從未聽聞過的東西。「聯邦調查局並沒有把所有資料都交出去。他們很可能只拿出剛好能讓那些間諜定罪的資料而已。我確定還有不少東西沒有公開,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網路大軍計畫:網羅科技產業的頂尖人才

申諾負責塔爾薩大學的「網路大軍計畫」(Cyber Corps Program),這個計畫是政府倡議的一項新方案,目的是要招募資訊科技產業裡最頂尖的人才,如此一來就能防止其他國家掌握到敏感性的資訊。塔爾薩大學的「網路大軍計畫」網站在告訴有意加入的學生「能夠流利地說著他國的語言,絕對是你的法寶」之前,詢問了他們:「要成為情報局裡下一個馬蓋先(MacGyver)得具備一些條件,你認為自己具備了哪些?」從這個計畫學成離開的學生中,有90%的人得到了中央情報局或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工作;其餘的人則進了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或聯邦調查局。

申諾表示,這些學生有個現實上的需求。「那些壞蛋已經在使用先進的科技產物,而政府單位機關卻不見得有那些科技來對付他們。」

至於間諜科技的未來性,我們已經開始見識到那些轉變了。在勞伯.華萊斯(Robert Wallace)和凱斯.米爾頓(H Keith Melton)所寫的《間諜工藝》(Spycraft;2008年,Dutton出版)這本研究間諜科技演進的書裡面,就有一張照片羅列了蘇俄在1970和1980年代查獲的二十件美國的間諜配備、工具。裡頭有一些相當奇特的裝備,像是安裝在鋼筆裡的隱藏式照相機,還有以特製紙張製作、用來寫祕密留言的字紙本。「現在,那些裝置的所有功能實際上用一支iPhone就可以辦到。」米爾頓向《BBC Knowledge》雜誌表示:「一支修改過軟體的行動電話就成了你的照相機、情報員短距通訊設備。這就是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申諾也察覺出這種改變。「我會說,現在一般人所擁有的間諜配備以及情蒐的能力,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情治機關還更強,或許連1960、70年代的情報單位也比不上。」

不過,已退休的前中央情報局官員、目前主持「間諜巡航講座」(SpyCruise,這組織會在郵輪上主辦一些討論間諜活動的講座)的貝屈特,提出了一個值得注意的觀點。「我個人認為,對科技過度依賴可能會有風險。俄羅斯間諜案就是一個再清楚不過的例子。」他說:「看來,他們似乎留下很多明顯的重複模式。我認為莫斯科的對外情報局低估了整個情勢;他們可能認為目前聯邦調查局的工作焦點擺在反恐行動,所以他們可以更大肆活動且更容易脫身。人們會愛上科技產品,不過最好的諜報工具是經嘗試且驗證過的——除了知道哪些人對你來說極其重要,你還要能夠保護他們活命才行。」

作者/安迪‧瑞吉威(Andy Ridgway)  譯者/林東翰

3C科技產品,你我都有的間諜配備,但間諜會怎麼用?

本文同步刊載於2011年12月號

《BBC知識》國際中文版

BBC知識
作者

《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由全球公共媒體巨擘英國BBC集團授權,傾其科學、歷史、自然與攝影等專才匯編的內容,以及精緻壯觀的照片、層次分明的圖表,旨在為讀者提供一本內容權威、親近性高的知識普及雜誌。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