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紀錄是不少人踏入攝影圈的誘因之一,一般人想像要拍攝生態可能得要帶上數顆大砲鏡頭、微距鏡頭才能留下一張照片,不過生態攝影師施信鋒用 Nikon P950 顛覆你的想像,一機在手就能留下生物百態。
Nikon P950 x 生態攝影師 施信鋒
提到生態攝影,許多人心中浮現的頭號攝影師莫過於施信鋒了,投入生態攝影至今已 18 年的他,不只愛拍攝生態、懂得拍攝生態,也樂於分享生態觀察以及生態紀錄的經驗,時常帶隊進行生態解說,曾任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以及生態攝影系列講師、大安社區大學、萬華社區大學生態攝影講師,也出版過《兩棲特攻隊》 、《跟著節氣賞蝶去》、《課堂沒教的生態攝影》等著作,擅長透過各式各樣的器材捕捉生態畫面。
踏上生態攝影這條路
回想起接觸生態攝影的過程,施信鋒說自己從小就很喜歡觀察動物,小時候看書學到一些捕捉和採集動物標本的知識,試著抓過死掉的甲蟲回家做成標本,不過標本不論是管理或是保存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一項困擾,因此從大學時代開始,施信鋒轉換了方式,比起保存標本,現在更常利用影像的方式將生態紀錄下來。
接觸生態攝影之後才發現,原來留下生態照片不是只有按下快門這麼簡單的事情,包含參數調整、構圖等都需要練習,在入手人生第一台 DSLR 後,就陸陸續續和前輩以及同好交流拍攝經驗,在接觸攝影的初期施信鋒什麼都拍,除了最愛的生態之外,也會拍攝人像照片或是風景照,為的就是要為的就是要增加自己對攝影的敏銳度,一直到覺得練習的差不多後才開始專注在生態攝影領域,不過這也不表示其他類型的照片就不會拍,只是將九成以上的心力專注於生態紀錄。
不設限的攝影器材選用
在訪談過程中,我們問了施信鋒會建議剛入門者選用什麼樣的器材來拍攝生態,施信鋒笑答,他對器材完全不設限。
從剛開始拍攝到現在,施信鋒各大品牌的攝影器材都用過,包含 Nikon、Canon、Sony、Panasonic、Fujifilm 都曾接觸過,比方說 Nikon D70 就曾伴施信鋒走過一段生態攝影之路;施信鋒認為現在攝影很自由,有時甚至帶著手機出門也能拍攝生態,雖然說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比不上專業相機,但是手機的方便性也是有其存在的意義。
如果確定是要出門拍攝生態照片的話,施信鋒首推放大率高的鏡頭,當然,為了爭取比較長的工作距離,帶上長焦鏡也是不錯的,例如像是 70-200mm、100-500mm、200-500mm 等等鏡頭,等到真的拍出興趣後再添購微距鏡頭也不遲。
不少人覺得拍生態首要入手一顆微距鏡,不過施信鋒覺得這是個迷思,因為並不是所有生態都是「小」的,例如荷花、鳥類,就不一定適合用微距鏡拍攝,當然要拍攝昆蟲等等微距鏡是個解法,不過如果有合適的鏡頭加上放大濾鏡也是個拍攝方式。
而以施信鋒自己的習慣來說,除了帶長焦鏡出門之外,施信鋒也會帶著像是 24mm 或是 35mm 的定焦鏡出門,施信鋒笑著說:「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這類較廣角的鏡頭可以連結生物主體和環境的互動,對他來說這才是生態。
輕巧又囊括 24 - 2000mm 焦距的 Nikon P950
由於喜歡用廣角紀錄生物與環境互動的場景,也會用長焦鏡拍攝生物動態,因此可提供 24mm 至 2000mm 的 Nikon P950 就成了施信鋒的拍攝利器。
初次拿到 Nikon P950 施信鋒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重量很輕,雖然在使用 Nikon P950 之前已經先上網看過 Nikon P950 的規格和特色介紹,不過實際拿在手上只有一公斤左右的重量仍然讓人覺得驚訝,比起平常外出攜帶的器材重量真是輕上非常多。
實用的焦段覆蓋率
由於拍攝的生態題材多元,施信鋒認為 Nikon P950 從廣角到望遠都兼備的焦段對於有意要拍攝生態的人來說非常實用,例如在拍攝比較大型的物種時,可以切換到相對廣角端拍攝,而望遠端則是可以拍攝不太容易接近的物種,例如鳥類、蜻蜓等等,讓攝影師和生物間保有一定的距離,可以捕捉到更精采的畫面。
此外,Nikon P950 的放大率表現也不錯,在 2000 端提供一兩公尺左右的工作距離,可以有機會靠近物種更近一些,使用上和單眼的長焦定焦鏡相比很不同。
舉例來說,在新北八里拍攝東方環頸鴴時,施信鋒從沙灘的另一端遠遠的就發現有母鳥帶著雛鳥正在覓食,由於人類或獵食動物靠近東方環頸鴴時,母鳥會飛走在空中吸引注意力,而雛鳥會蹲下靠著保護色來欺敵,這時如果太靠近雛鳥雛鳥可能會逃跑,因此只要靜靜的將鏡頭切換到望遠焦段,就可以捕捉下難得的雛鳥躲避危險的畫面。
翻轉螢幕有助於生態照片拍攝
為了要取得比較好的構圖,在使用非翻轉螢幕的相機時,生態攝影師時常得要拍在地上,或甚至是涉水來拍照,不過如果使用像是 Nikon P950 這樣的相機時,由於具備翻轉螢幕,可以將相機放低拍攝低角度畫面,構圖更有彈性。不只可以拍到生物本體,也可以帶到更多後方環境,對於喜歡拍攝生物主角和環境互動的施信鋒來說,是創作時的得力助手。
小片幅是生態拍攝優勢
或許有些人認為 Nikon P950 採用的 1/2.3 吋感光元件片幅太小,對於生態拍攝來說是個障礙,不過施信鋒到不這麼認為,對於初學者或是一般生態攝影師來說,小片幅的優勢在於景深比較深,不用擔心按下快門之後只有焦點部分清晰,即便光圈全開也可以使用,特別是如果沒有將照片洗成大幅輸出,只是做為社群網站分享或是數位檔案留存的話,Nikon P950 拍攝的照片就十分夠用了。
施信鋒不諱言,片幅大小對於相機參數調整彈性確實略有影響,因此他在拍攝時會盡量將 ISO 控制在 400 以內,並且斟酌快門速度和更多拍攝細節,搭配單腳架或是油壓雲台就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
在使用過程中施信鋒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新北石門拍攝角眼沙蟹時的情境了,由於那幾天海邊風沙很大,原先擔心會因為風沙太大導致難以拍攝,但就在施信鋒發現角眼沙蟹的行蹤時,他默默地走到海水側,蹲低並將鏡頭對準沙蟹移動的方向,這時 Nikon P950 的小片幅優勢出現,比起用單眼拍攝可能會有部分因為景深而模糊,Nikon P950 只要轉到 f/8 就有足夠的景深,拍出來的照片不論是沙蟹的眼睛或是螯都非常清楚。
出色的快門反應速度
另一個施信鋒特別提到的 Nikon P950 優勢在於快門的遲滯和 LCD 的反應時間還不錯,拍攝者不會因為相機的反應速度而錯過精彩畫面,比方說之前在使用其他相機拍照時,曾經從相機觀景窗裡看到青蛙鳴囊鼓到最大,但按下快門時卻已經恢復本來的模樣,導致拍攝時得要加快節奏提前按下快門,不過 Nikon P950 沒有這個問題,幾乎是所見即所得。
機身設計巧思「快速返回變焦」按鍵
施信鋒也分享了他在 Nikon P950 上發現的一項實用功能,那就是鏡頭旁的「快速返回變焦」按鍵,由於 Nikon P950 提供 24mm 至 2000mm 的大範圍變焦,在進行快速拍攝時不一定會用到所有焦段,但有了「快速返回變焦」按鍵的輔助,相機會自動記錄使用者當前使用的焦段,按一下就可以快速切換廣角端和記錄下來的望遠端,對於要追回跑出取景框外的物種,或是快速尋覓物種的位置時非常好用。
寬容度表現不錯的 Nikon P950
談到會不會對照片進行後製以及對後製的看法,施信鋒表示在拍照時他一定是拍攝 RAW 檔,原因是生態攝影就是機率,有時候可能閃這一下物種就被驚擾,剛剛設定好的構圖就只有這張照片保存下來,因此要拍攝 RAW 檔才有足夠的空間和彈性進行調整。
在使用 Nikon P950 時,為了要拉高快門速度但又要同時降低 ISO,施信鋒會將 EV 值減一或減二,拍完之後再透過後製將照片曝光度調到理想的範圍,同時增加一點飽和和對比來凸顯畫面,不過為了減少雜訊,銳化度通常不會調整太多。在後製過程中施信鋒認為 Nikon P950 的寬容度表現還不錯,以小相機來說算是很容易調整的,稍做設定就可以呈現出施信鋒想要的風格。
會將 Nikon P950 推薦給什麼樣的使用者呢?
在拍攝生態的這條路上,施信鋒體會到攝影對於生態科學來說非常重要,以前被認為在台灣沒有分布的物種、或是在台灣消失的物種,在越來越多人會進行生態攝影或只是隨手拍攝的情況下意外的曝光了,例如四斑細蟌、台灣窗弄蝶都是很好的案例。
而物種分布也可能因為攝影的關係慢慢構建出更完整的輪廓,以前可能只有相關的生態研究單位會進行物種活動範圍考察,但因為現在越來越多人會拍照分享,物種的分布範圍比過往研究單位想像的還更大,這對於物種的普查和開發都非常有幫助。
攝影讓生態圈有不一樣的可能
在訪談的最後,我們向施信鋒詢問會將 Nikon P950 推薦給什麼樣的使用者呢?施信鋒答「端看你的照片要拿來做什麼?」
在拍攝生態的這條路上,施信鋒認識不少同好是專注喜歡「生態題材」,但對照片的要求並不是極高,甚至有些人還會認為太昂貴的器材不好操作,或是相機的重量和大小不好負擔,像這類的使用者,施信鋒就會向他們推薦 Nikon P950,重量和大小方便攜帶,很適合拍攝鳥類或是生態題材,拍出來的照片不論是分享到 Facebook、LINE、Instagram 上都非常夠用。
如果是追求畫面和畫質表現的生態攝影師,施信鋒也會向他們推薦 Nikon P950 來做為備機,提供足夠的望遠焦段,具備強大的拍攝彈性,加上又容易上手,非常適合生態人使用。
更多施信鋒使用 Nikon P950 拍攝作品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