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在短短的一兩年內,Podcast 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現象,而要了解 Podcast 這個新興風潮,就得先認識它是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
從 Blog、Facebook、Vlog 到 YouTube,從靜態文字到動態影像,人們對於崛起於網路社群的各種新興媒體,總有一種追求新鮮感的熱切渴望,而現在,一種以聲音為載體,名為「Podcast」的數位媒體,在中文圈內開始興起,也讓許多網路紅人與意見領袖紛紛轉戰 Podcast 平台,以期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不過特別的是,Podcast 並非是最近才突然冒出的創新媒體勢力,不少人應該都曾經聽過它,探究其前身,甚至會發現這種資訊傳遞形式,比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誕生的時間還要更早,由此可見,人們始終還是需要這種單純依靠口語來傳達想法、宣傳理念並創造娛樂的方式,猶如人類最古老技藝的相承,Podcast 確實存在著某種魔力,而且是與文字蘊含的想像空間、影片帶來的聲光刺激都截然不同的感官體驗。
Podcast是怎麼出現的?
在2000年代初,幾個軟體工程師打算升級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格式規範,使其加入對於影片與聲音檔案的支援,具有現代意義的 Podcast 技術於是就此萌芽,只不過當時還沒有人知道該如何稱呼它,現在我們聽到的 Podcast 一詞,咸知是由 iPod(隨身音樂播放器)及 Boardcast(廣播)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無心插柳的命名
不過 Podcast 這個詞彙的命名,和 Apple 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而是出自於2004年由英國記者 Ben Hammersley 在《衛報》上的一篇專欄文章,據他所說,他只是想要借用iPod的概念,來描述這項逐漸為大多數人所知的新型態網路式廣播,當時他所提出的詞彙不單是 Podcast ,還有 Audioblog 與 GuerillaMedia 等等。幾個月後,《牛津辭典》的編輯打電話給 Ben Hammersley,確認 Podcast 這個詞是由他首先提出,並將其收錄至新版辭典當中,Podcast 終於成為大眾通用的正式名稱,與此同時,賈伯斯也在 iTunes 內加入了 Podcast 節目的訂閱和收聽功能,促成 Podcast 的進一步普及。
與網路電台的差異
至於 Podcast 的非官方中文譯名「播客」,據說是來自於中國,正如他們會將部落格 Blog 與部落格作者 Blogger 都翻譯成「博客」,Podcast 之於「播客」也有著相似的翻譯邏輯。不過不管是播客或是 Podcast ,許多人經常會把它與網路電台的概念混淆,就形式上,雖然兩者都是利用網路來進行節目收聽的行為,不過網路電台就如同傳統廣播電台,節目所播送的時間以及內容,完全由電台主所決定,除了選台之外,聽眾基本上並沒有什麼選擇的權利;而 Podcast 則是打破了這種規則,並帶入「隨選」(on-demand)的特性,聽眾可以自由選擇收聽有興趣的主題,不受播出時間限制,且隨時都可以點開來從頭收聽,此外,Podcast 不會強迫聽眾必須即時在線收聽,亦能下載之後離線收聽,相當彈性。
3個契機奠定Podcast的發展基礎
其實從技術角度而言,透過 RSS 訂閱,並以聲音為主要表現形式的 Podcast,不管是收聽行為或是使用的平台,一直以來都沒有特別顯著的突破,相較於電視、廣播來說,用戶向來偏屬於小眾群體,那麼它何以能夠不被時代浪潮所淹沒,並站到現代社群媒體的舞台中央呢?這得要回歸到 Podcast 的三大特色,第一項就是「內容」。
少就是多的逆轉勝
早在1996年時,比爾蓋茲就提出了「內容為王」的論點,成為網路時代奉行的圭臬,然而隨著時代改變,如今主流媒體被迫必須快速產製出大量且聳人耳目的內容,才能吸引到足夠的點閱率,連單方面的偏頗論述、出處不明的謠言,都被當成重要新聞堆放到閱聽者的面前,在眾多無用資訊轟炸的結果下,很容易就會讓人產生疲勞。至於真正具有說故事能力的內容創作者,則是被淹沒在名為「流量」的大海之中,原屬小眾的 Podcast,在這種媒體亂象之中反倒成為了一股清流,畢竟除極少數人之外,Podcast 並不算是一個能夠賺錢的行業,絕大多數都是免費收聽,要做一名 Podcaster,沒有足夠的熱情還真的辦不到,因此 Podcast 節目所涉及的領域不但五花八門,更具備一定的專業程度。
第二個特色在於 Podcast 的「產製成本」相當低廉,創作者不需要像影片一樣,要花心思拍攝、花時間為內容加上字幕與特效,或是擔心引用的影片及音樂是否侵犯版權,只需要一個麥克風與電腦就可立即開錄,所以自然不必為了攤平拍攝成本而廣接業配,甚至轉型成為專做業配的內容提供者,違背了製作的初心。而沒有任何影像、照片能夠輔助內容的 Podcast 節目,原本是它的弱勢,如今卻因無添加任何佐料,而達成內容的純粹化,亦可說是時勢造英雄。
解放眼球的使用情境
最後一點,相較於文字、影片來說,Podcast 並不需要佔用眼睛的專注力,只需要透過耳朵去聆聽,在許多不方便觀看的情境下,例如通勤搭車、運動、家事工作、睡前時刻等等,這時除了聽音樂之外,收聽 Podcast 就成為另一種額外的選項,此外支援下載收藏的功能,也可以避免因為網路收訊欠佳,而影響到聆聽的體驗。
Podcast生態系的轉變
沉潛許久而重新崛起的 Podcast,最大的轉變之一,在於獲得了音樂串流平台的全力支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 Spotify,除了簽下 Joe Rogan、Kim Kardashian West 等知名 Podcaster,更與華納旗下的 DC Entertainment 合作,不但力求成為各類型 Podcast 節目的聚合平台,更主動吸納優秀的創作者來製作獨家內容。
N模式或Y模式
一般認為,Spotify 之所以願意重金投資 Podcast 市場,是期望可以循著 Netflix 的成功模式來發展,轉型後的 Netflix,為了不想受制於傳統影視的IP授權規則,而大力發展原創。Spotify 再厲害,也不可能包攬世界上所有音樂,且在所有版權皆掌握在原唱片公司手上之時,亦會對日漸龐大的 Spotify 帶來一絲不穩定的因素,擁有原創且獨家的內容,才有辦法進行市場的區隔與壟斷。
不過就 Podcast 的受眾而說,「免費」確實是一項很重要的誘因,所以實行免費政策的 Spotify,並不會像 Netflix 一樣必須先付費才能享用無干擾的原創內容,而是會採取廣告插播的方式營運,同時在 Spotify 的官方說明也提到,即便使用者付費成為 Premium 訂閱會員,依然無法避免 Podcaster 自己在節目內加入第三方廣告、代言背書或其他贊助訊息等情形,這就讓 Podcast 在本質上會更貼近於 YouTube 的運作模式。
華語節目大幅增加
而在這波 Podcast 的熱潮之下,最直接受惠的當然也包括華語為主的使用者,這一兩年來,中文 Podcast 節目的成長速度十分迅速,讓聽眾能夠擺脫過去語言上的隔閡,除了 SoundOn 這類新興平台外,也成功地吸引了國內 KKBOX 的注意,一同加速開發中文 Podcast 市場,在這爆發成長的時期,許多優質人才與內容逐漸被挖掘出來,打開聽聽,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喔!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