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們口中的「Vlog 神器」,相機、手持穩定器、手機誰最適合擔當?

廠商們口中的「Vlog 神器」,相機、手持穩定器、手機誰最適合擔當?

近幾年越來越多廠商喜歡用「Vlog 神器」來標榜自己的產品,尤其是手機廠商們,都在產品宣傳頁上標出大大的 Vlog 神器,在聊手機配不配叫 Vlog 神器之前,我們得了解一下 Vlog 是什麼?

何為 Vlog?

從名字可以看得出來,這其實是個合成詞,Video + Log,翻譯過來便是影片日誌的意思,之所以叫 Vlog,是從 Blog 衍變而來,所以可以把 Vlog 理解成影片化的 Blog。

既然古早的 Blog 是觀點自由的,個人化的,那麼 Vlog 也不應受限於頂著個相機自拍這一種形式。

照這個定義,小時候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歡笑一籮筐」(America's Funniest Home Videos)這個美國綜藝節目吧?所有搞笑家庭錄影,都由觀眾投稿,從冗長的家庭錄影中截取出最有趣的那部分,每一集節目,主持人都會放出近 10 段影片,其中貢獻出最搞笑影片的家庭,便能得到現金大獎。

廠商們口中的「Vlog 神器」,是噱頭還是事實?

這檔節目裡播放出的家庭錄影片段,便是一般人對 Vlog 最早的印象:生活化、有趣、個人出鏡。

不過按照維基百科中的記錄來看,公認的最早的一部 Vlog,是由一名叫 Adam Kontras 的美國網友在 2000 年 1 月 2 日發佈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這條名叫「Entry #1」的影片與後續發佈的內容,都記錄著這位老哥赴洛杉磯逐夢演藝圈的生活點滴。

Adam 在網路上記錄著自己的生活,卻無意間開啟了一種影片形式的先河。

2000 年,美國東海岸的紐約市,有一位名叫 Casey Neistat 的年輕人也嘗試著用 DV 相機記錄自己在大城市闖蕩的奮鬥史,此時距離 YouTube 的誕生還有 5 年時間。

數年光景之後,YouTube 誕生的前一年,2004 年,被稱為「Vlog 元年」,然而我們後來都知道,那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影片平台陸陸續續崛起,影片這種形式才從大螢幕走進了手機這種小螢幕中,如今人們在手機上看影片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在電影院或是客廳電視上花的時間。

Vlog 誕生後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成長期,直至 Casey Neistat 把一部與兄弟合拍的紀錄片賣給了 HBO,Vlog 這種影片形式終於走向了大眾視野。

廠商們口中的「Vlog 神器」,是噱頭還是事實?

 

 

放手去拍,別給自己設限

雖說何為 Vlog 仍然沒有一個標準定義,但看到這,大家也應該對它有初步的印象了:個人化、生活化、故事化的類紀錄片影片。

那麼根據這幾點特性,想入門學習拍攝 Vlog,需要準備幾樣東西:學習 Vlog 的創作思路和講故事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習如何讓自己在鏡頭前不露怯(鏡頭感),和一台拍攝裝置。

前兩者幾乎可以 0 成本獲得,只要多看多練就行,而裝置則是豐儉由人。

土豪們可以選擇 BMPCC 6K、大法 A7R4 等單反/微單裝置;不想太燒錢可以選擇大疆 Pocket、Insta360 或 GoPro 的運動相機,抄起就能開拍;再者用你現在手裡的手機也照樣能拍。

越來越多手機廠商講述著手機拍大片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蘋果了,陳可辛拍的「三分鐘」(2018),賈樟柯所拍的「一個桶」(2019),西奧多‧梅爾菲拍的「女兒」(2020)。

「三分鐘」幕後花絮

甚至一些登上大螢幕的電影,譬如第 85 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尋找甜秘客」,就有部分鏡頭採用 iPhone 拍攝的。

當然也有人會反駁說:「iPhone 是整部片中最便宜的拍攝工具,鏡頭、雲台、燈光,哪個不比手機更貴,沒有那些工具輔助的話,用 iPhone 拍電影就是天方夜譚,痴人說夢」。

你說得都對。

不過那是以拍出一部電影短片的標準去評判,自然需要多種道具、多人共同執行,才能得到導演心中最想要的視聽效果。

面對一條 Vlog,高畫質固然加分,然而故事性仍是 Vlog 所承載的各大要素中,最為重要的。

廠商們口中的「Vlog 神器」,是噱頭還是事實?

所以想要入門 Vlog,首先考慮的,應是學習 Vlog 的創作思路和講故事的能力,讓自己在鏡頭前不露怯。

當你學會如何講故事後,也不再需要拘泥於裝置了,手機、無人機、相機,甚至是筆電的鏡頭,都能為你所用。

手機,正是最方便的創作工具

那麼,手機配得上 Vlog 神器的稱號嗎?雖說 Vlog 神器只是各大廠商在一個新興使用者需求推動下,生產的一個新賣點,歸根到底還是在優化手機的拍攝體驗。手機從提高像素、增加鏡頭數量,到 AI 攝影、變身 Vlog 神器,背後是廠商們順應使用者需求而進行的創新。

加上 HDR、自動美顏、超廣角、超強防手震等功能,手機確實越來越接近 Vlog 神器的稱號。比起相機,雖然專業程度沒有那麼高,但其優勢是輕、成本低、上手容易、後製時間少,符合大多數普通使用者的需求。

前後鏡頭同時拍攝

再配合各種行動端的剪輯 app,快速出片是其優勢。而經過這些年來的進化,手機的拍照性能更強了,後製軟體的可玩性也更加豐富了,只用手機完成進行 Vlog 創作不再成問題。

所以,如果你真心想學習拍攝 Vlog 的話,別再糾結該種何種裝置了,拿起手機出門去創作吧。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