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M4/3機皇 OM System OM-1 評測:計算式攝影更智慧,價格65,990元

一代M4/3機皇 OM System OM-1 評測:計算式攝影更智慧,價格65,990元

日本百年光學大廠 Olympus 在2021年出售相機業務之後,成立了「OM Digital Solutions」,即便在去年推出了 E-P7文青機種延續了M4/3血脈,但仍然有不少攝影愛好者憂心,Olympus 是否仍能持續發光發熱,幸好隨著「OM-1」的推出,可以讓粉絲們感到放心了。

廠商資訊
■元佑實業 ■02-8751-5055 ■www.yuanyu.com.tw

相機規格
■ 感光元件:堆疊背照式Live MOS
■ 像素:2,000萬畫素
■ 感光度:ISO 200~25,600,可擴展至ISO 80-102,400
■ 對焦點:1,053點
■ 對焦偵測範圍:+19EV~-5.5EV
■ 機械快門:1/8000s~60s,支援B快門
■ 電子快門:1/32000s~60s
■ 連拍:50fps(AF/AE追蹤)120fps(AF/AE鎖定)
■ 錄影:4K 60p、1920x1080 240fps
■ 錄影格式:Mov Mp4 AVC/H.264、HEVC/H.265
■ 影像穩定系統:五軸7級(機身)8級(搭配鏡頭)
■ 觀景窗:579萬點電子觀景器
■ 螢幕:3吋162萬點可翻轉觸控式
■ 記憶卡:雙SD(UHS-II格式)
■ 連接埠:USB Type-C、micro HDMI、3.5mm麥克風與監聽
■ 無線傳輸:藍牙4.2
■ 電池:BLX-1
■ 續航力:520張(CIPA標準)
■ 重量:約599g(含電池與記憶卡)
■ 尺寸:134.8x91.6x72.mm

建議售價
新台幣 65,990元(單機身)

值得玩味的是,最新推出的 OM-1其軍艦部上所標示並非是新的「OM System」品牌,而是延續了「Olympus」,然而亦有消息指出,OM-1會是最後一台掛上 Olympus 品牌的相機,根據我們向官方探詢的說法,未來會將 Olympus 品牌淡出市場,而讓 OM System 這個新品牌繼承 Olympus 的地位,也因此,對於O家粉絲來說,這會是一台具有特殊意義的相機。在機種定位上,OM-1承襲的無疑是旗艦級 E-M1系列的地位,無論是在機身設計、功能配置、性能水準上,都與上一代 E-M1 Mark III 有些許類似,然而 OM-1仍然做得更好也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在深度適用之後,筆者確實能夠給予 OM-1無愧一代銘機的稱號。

速度的進化

首先說到 OM-1進步最多的部分,那無疑是「速度」層面了,核心的感光元件雖然仍維持2,000萬畫素的級距,並沒有如同 Lumix GH6一樣提升到2,400萬畫素的水準,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 OM-1採用了「堆疊被照式感光元件」。或許有些攝影朋友們知道,被照式感光元件可以提升高感度的表現,那麼堆疊式(Stack CMOS)又是什麼呢?簡單來說這是在感光元件中嵌入記憶體的一種設計,目的是為了實現更高的影像讀出速度,而最直接的改進就是能夠大幅度的減低果凍效應、帶來更高的連拍速度、提升電子快門的影像表現,以及改善相機的影像處理速度。受惠於此,OM-1具備當前 M4/3最高的連拍速度,在使用 AF/AE追蹤時,連拍速度可達到50fps,若使用 AF/AE鎖定時,連拍速度更可達到120fps的境界,同時亦可搭配 Pro Capture 模式使用,為 OM-1帶來更廣泛的應用範疇。

影像的進化

過往 M4/3相對較為弱勢的感光度表現也在 OM-1身上獲得提升,新的噪點處理技術將最高感光度提升至ISO 25,600,擴展後的感光度更可至ISO 102,400,相較於上一代 E-M1 Mark III ,筆者感受到的高感度表現大約提升了有2/3至1級左右。招牌的 Olympus 五軸防手震也在 OM-1身上獲得提升,單機身可支援最高7級的防震效果,若搭配搭載光學防手震的原廠鏡頭,更可實現最高8級的手震補償效果。

介面檢視

機身總覽  OM-1維持上一代機身 E-M1 Mark III 的佈局,從體積、機身配置與握感都與前代機種有些相似,不過在細部上仍有不少修正,例如 OM-1機身線條顯得稍為圓潤,同時人體工學與握感也設計得更好,雖然是旗艦機定位但機身依然輕巧。

感光元件 採用2,000萬畫素堆疊被照式感光元件,在影像處理速度上有突破性的進步。

記憶卡槽 具備雙SD卡槽,同時亦支援至 UHS-II高速規格,得以因應 OM-1的連拍速度。

電池艙 使用的BLX-1鋰電池能夠提供拍攝約520張、或錄影90分鐘的續航力表現。

連接埠 連接埠使用 USB Type-C 配置,同時也搭載了3.5mm麥克風與監聽埠。

融入計算式攝影

在智慧型手機當道的現在,「計算式攝影」可以說是手機攝影的顯學,然而有沒有相機也加入了計算式攝影的元素呢?有的,那就是 OM-1,它搭載了 Live Comp(影像長曝即時合成功能)、高解像度拍攝,以及 Live ND 減光鏡功能。其中 Live Comp 適用於長時間曝光的場合,例如星軌、車軌、瀑布等,能夠讓拍攝者在長時間曝光的過程中,即時預覽目前的曝光畫面;高解像度則支援了手持5,000萬畫素、上腳架8,000萬畫素兩種選項,受惠於新的影像處理器,高解像處理速度僅需約5~6秒,大幅減低等待時間;Live ND 功能則新支援 ND 2至N D 64一共6個級距,達到電子減光鏡的效果,同時能夠在 Live View 中預覽慢快門的拍攝效果。

對焦全面升級

前面提到了「速度」的升級,但若沒有相對應的對焦功能,仍然難以發揮相機的高速性能。OM-1搭載新的1,053點全十字相位差對焦點,同時新的對焦系統運用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技術,創新採用「AI智慧偵測自動對焦系統」,在對焦模式中能夠選擇賽車、飛機、火車、鳥類,以及動物如貓狗等等,開啟該模式時,對焦系統會以對焦框標示當前的對焦目標,同時再用一個核心小框標示對焦重點。舉例來說,以飛機對焦模式而言,開啟對焦時整架飛機會以綠框標示,而在駕駛艙窗戶上則會以重點小框標示,同時,鳥類與動物對焦亦能夠完整辨識目標眼部並完成精準的對焦,此功能也同樣適用於影片拍攝。

操作檢視

機身佈局 雖說 OM-1是一台同時強調性能與輕量化的相機,但這並不意味著機身握感與佈局有因應機身小型化而縮減,雖然機身小巧但佈局依舊完整,同時擁有良好的握把深度與各式自訂按鈕,從業餘到職業攝影玩家都能夠快速上手。

機背操作鈕 搭載小搖桿與四向鍵配置,讓使用者能夠快速上手並摸清楚操作邏輯。

機背總覽 電子觀景窗解析度來到579萬點,同時翻轉螢幕則採用3寸162萬點配置。

機身左肩 機身左肩改為下凹設計避免誤觸,同時機身亦提供IP53防塵防水防水滴耐候。

機身右肩 機身右肩具備模式轉盤、前後滾輪、獨立錄影鍵與EV補償鍵以便快速操作。

錄影雖強,但略有遺憾

過去 Olympus 機種的錄影功能並不算是格外強悍,這一部分源自於 Olympus 拍照本格的定位與想法,另一部分則是 M4/3(或者說MFT)系統已經有相當多傑出的錄影選擇,例如 Lumix 的 GH系列與 BMPCC 等等,但這並不意外著 Olympus 不適合拿來錄影,反之 Olympus 受惠於強悍的防手震機能,在錄影運鏡上更能夠呈現平穩順暢的畫面。OM-1將錄影規格提升至4K 60fps等級,同時也是首台具備此規格的 Olympus 相機,在錄影選單內可支援8 bit的H.264與10bit的H.265格式,同時亦支援輸出 RAW格式至外錄設備上(例如Atomos Ninja V),錄影長寬比同時支援 DCI 4K與4K UHD 兩種格式,在調色空間上支援 OM-Log 以因應更寬廣的後製空間,並且內建 HLG(Hybrid Log-Gamma)模式,也可讓使用者錄製 HDR HLG 影片。但即便 OM-1提供了頗為豐富的錄影功能,在一些細部選項方面卻略顯缺乏,例如對焦速度僅只有三階段能夠調整,這對於想要拍攝電影感運鏡的使用者較不友善。

實拍範例

飛羽實拍 (焦距:300mm 快門:1/1600秒 光圈:f/4 感光度:ISO 1600 模式:M)

寵物實拍 (焦距:150mm 快門:1/2500秒 光圈:f/2.8 感光度:ISO 800 模式:M)

總評結語:無愧一代M4/3拍照機皇之名

規格 ★★★★★
即便仍處於2,000萬畫素級距,但 OM-1仍能在有限的硬體條件下完成更好的畫質表現,尤其連拍與對焦性能十分亮眼,堪稱同級機種之冠。

操作 ★★★★★
延續 E-M1 Mark III 的操作邏輯,在細部上予以修正,對於 M4/3使用者來說,是一台同時兼顧輕量化與操作性的專業化機身。

畫質與高感度 ★★★★☆ 
高感度有意料之外的出色表現,搭配原廠軟體在高 ISO 下相比起上一代機種有相當明顯的進步。

錄影功能 ★★★★
新支援至4K 60p令人欣喜,錄影功能擁有 AI對焦也是好事,不過在一些細部選項方面稍嫌缺乏,期望未來能做到更完善的功能。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Sony Ear Duo- 無線開放式耳機內建語音助理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Furch
作者

前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現任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站長,Canon Taiwan合作講師、Sony Taiwan講座講師、正成貿易合作講師、Sony Pro Support攝影師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