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顯示卡旗艦,仍然是由 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穩居王座。別的不說,光是 24GB 的視訊記憶體,就無卡能及。24GB 用得到嗎?已經有實測證明把顯示卡的視訊記憶體屏敝後,效能會有很明顯的損失,就算在遊戲應用上也是如此。RTX 3090 Ti 在 RTX 3090 的基礎上,再把核心及記憶體時脈調高,可以說是把顯示卡的效能逼到極限,要攻頂絕對不會有其它選擇。
要馬兒跑就要讓牠吃草。顯示卡會愈來大張、愈來愈耗電已不是新聞,這不可逆也無法避免,要逼出巔峰效能,發熱量也會很恐怖。MSI GeForce RTX 3090 Ti SUPRIM X 24G 用旗艦級散熱方案來輔助旗艦級顯示卡,不讓風扇狂轉、沒有又燒又燙,享受效能的前提下不必付出「熱」與「吵」的代價交換。
TRI FROZR 2S 散熱設計,為分貝與噪音把關
零組件靠氣冷散熱時,重視的不外乎快而順的氣流以及良好的導熱元件。羊毛出在羊身上,導熱元件的成本會直接反映在價格上,靠設計來改善散熱效率,反而是業者與玩家都能長期受益的雙贏作法。
TORX Fan 4.0 是這張卡用來有效聚集氣流的葉片設計,把兩瓣葉片連結起來,可以更有效率的導引氣流,並且形成氣體壓力,發揮主動式散熱的核心目的:加壓把熱能帶走,而不是一味地靠加強轉速讓風扇變得更吵,達到冷且靜的雙重效益。
鍍鎳銅底座及方形導熱管則是力求能把熱量做最佳的被動處理,一來緊貼 GPU 核心,讓導熱的面積最大化,二來也可以幫記憶體模組降溫。MSI GeForce RTX 3090 Ti SUPRIM X 24G 的橫向體積佔了至少 3 個背板插槽的空間,反而也有利於散熱上的最佳化。
會有那麼大陣仗的散熱,顯示卡的 TDP 自然是箇中要因。SUPRIM X 系列是微星當家卡皇中的卡皇,供電元件是 24+4 相,比起 NVIDIA 原廠創始版的 18+3 相增加了不少供電能耐,功耗牆也來到 480W。
目前市面上的 RTX 3090 Ti,幾乎清一色都把額外的供電設計成了新接頭,這些接頭未必通用,得多留意。至於 MSI GeForce RTX 3090 Ti SUPRIM X 24G 隨盒當然有附電源供應器的轉接線材。
這麼優異的散熱設計,可以在顯示卡全速運轉時的溫度及分貝降至多低呢?顯示卡上有個 BIOS 的切換鈕,可以選擇更安靜的靜音模式 (SILENT) 或者是以效能為主的遊戲模式 (GAMING)。實際上,除非是祼機,不然建議全時維持在遊戲模式就好了,因為顯示卡全速運轉時的風扇聲可以靠機殼來抵消,實在不必為了求耳根清淨而用溫度來交換。
全速運轉時,顯示卡的功耗來到 400W 左右。在 SILENT 跟 GAMING 模式下,觀察風扇的轉速及 GPU 核心溫度,基本上……沒差多少,GPU 與 VRAM 的溫度都在 65 度 C 上下。有這樣的水準已經非常不錯,實在真的不必費心去切換 BIOS。顯示卡背面的縷空設計也可以明顯的感到氣體的流動,對維持溫度應有一定幫助。
如果有兩張 RTX 3090 Ti,玩玩 NVLink 也是不錯的。目前只有 RTX 3090(含) 以上的顯示卡才能這麼玩。
顯示輸出埠的配置則是採三個 DisplayPort 搭配一個 HDMI 的作法。以 RTX 3090 Ti 的能耐,要插滿 4 顆 4K60Hz 螢幕不是問題。
用卡皇跑遊戲,飆上天際的 4K 效能
採購零組件除了爽度及愛炫,最重要的是以終為始,如果只是想跑 Full HD 解析度的遊戲,自然用不到 RTX 3090 Ti 這把牛刀。MSI GeForce RTX 3090 Ti SUPRIM X 24G 除了在設計用途上很吃香,遊戲應用最主要是主打 2160p 解析度,而且可以把畫質調到最高,讓大多數遊戲可以在此設定下以順暢的張數運行。
然而,實話說在前頭,如果只是要運行 4K 遊戲的最高畫質,RTX 3080 會是剛剛好的選擇,RTX 3080 Ti 或是 RTX 3090 則是綽綽有餘。MSI GeForce RTX 3090 Ti SUPRIM X 24G 是要讓我們知道,4K 遊戲效能可以推到什麼極限。
為了徹底發揮 RTX 3090 Ti 的效能,這次使用 MSI MPG Z690 CARBON WIFI 幫處理器做懶人超頻。至於記憶體在 4K 解析度下對張數的提升並不明顯,所以使用的是基本版的 DDR5-4800,開啟 XMP 3.0 來到 DDR5-5200。如果是要跑 1080p 遊戲的玩家,強烈建議可以直上 DDR5-6000 以上的模組,對張數的提升會很有幫助。
測試硬體
- 處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
- 主機板:MSI MPG Z690 CARBON WIFI
- 記憶體:KINGSTON DDR5-5200
- 硬碟:M480 PCIe 4.0 NVMe M.2 1TB
- 水冷:MEG Core Liquid S360
- 電源供應器:MSI MPG A1000G
MSI MPG Z690 CARBON WIFI 要幫處理器超頻非常簡單,GAMING BOOST 模式打開就好了。要注意的是,如果散熱或電供設計不夠,這個鈕可不是會讓你百發百中。MSI MPG Z690 CARBON WIFI 的供電有到 18+1+1 相,供電上不必擔心。
今次配合的水冷則是 MEG Core Liquid S360,幾乎也已經是攻項款式,所以測試全程保持 GAMING BOOST 模式。
電源供應器方面,我們都知道 Intel Core i9-12900K 跟 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都不是省油的燈。全速運轉時,光這兩個零組件的總耗電就能來到 700W,多抓一點餘裕也是好的,建議準備千瓦電源,至少比較不會有心理上的壓力。
而這次的零組件清單裡,除了記憶體,幾乎已經是微星的產品線全包,連固態硬碟都是。微星這幾年在電商業務上的整合極佳,意思就是逛完官網幾乎就能兜起一台主機,對玩家來說頗為方便,也不必分散心思擔心保固問題。
測試的結果在意料之中。包含《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極地戰壕 6》以及《全軍破敵:三國》這些過去讓顯示卡哀嚎的作品們,都能穩定的運行在 70 fps 以上,只有《電馭叛客 2077》在最嚴苛的條件下,在 60 fps 左右遊移,請留意,這是在最嚴苛的條件下。
穩定運行在 70 fps 以上代表離 60 fps 的安全值有一定的空間,幾乎是百分之百滿足了一般 2160p 60Hz 螢幕。愛好射擊遊戲的玩家,MSI GeForce RTX 3090 Ti SUPRIM X 24GI 也能在《絕對武力:全球攻勢》或是《虹彩六號:圍攻行動》輕鬆突破 4K 240 fps,相信若有財力購入 4K 240Hz 螢幕的玩家,RTX 3090 Ti 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創作者電腦,更是無法或缺
NVIDIA 對 GPU 算力的佈局,絕對不只是在遊戲這一塊。有接觸深度學習或是影音創作的玩家,就會知道 CUDA 在這些領域有多吃香……或者說是多麼獨大。就工業電腦常見的深度學習應用來看,幾乎清一色是 NVIDIA 解決方案,如果開發者能儘早熟悉 NVIDIA 的開發框架,自然能更快熟悉市場,要入門 AI 辨識,準備一顆 Intel 處理器跑 OpenVINO 跟準備一張 NVIDIA 顯示卡可以說是入門磚。
而在影像編修、動畫製作及 3D 建模方面,幾乎也是由 NVIDIA 掛帥,以下略列幾點你可能會想入手 RTX 3090 來創作的理由:
一、Adobe 系列
坦白說 Adobe 絕大部份的軟體功能都還是 CPU 導向,也就是由 CPU 來做計算。但是有用到 GPU 的部份,CUDA 的表現會比 OpenCL/OpenGL 來得好,比如 Photoshop 影像的預覽,After Effects 的部份特效等。
二、Davinci Resolve
完全是 GPU 吃重的剪輯及特效軟體。用它算一次字卡就會知道跟 Premiere/After Effects 在速度上的差異,NVIDIA 的顯示卡在效能表現上比較能淋漓盡致的發揮。
三、Blender
Blender 是一套動畫軟體,有自己的渲染引擎,大家常看到測顯示卡或處理器時會用的 Blender,就是它自家的測試程式。從 Blender 官方的測試數據資料庫來看,幾乎都是由 NVIDIA 顯示卡名列前矛。
夏天就該來一片冷靜涼爽的卡王:MSI GeForce RTX 3090 Ti SUPRIM X 24G
顯示卡的售價,目前已經是這幾年的新低,能接近原廠 MSRP 的價格,在之前礦潮時根本是天方夜譚。現在的遊戲水平跟顯示卡價格正好組合成一個甜蜜點,因為近期不會有什麼驚人技術讓顯示卡難以負荷,顯示器說真的 4K 240Hz 也已經攻頂了,實際上 60Hz/144Hz 就很夠用,能夠在甜蜜點購入 RTX 30 系列的卡王,說真的不必硬等未來的 RTX 40 系列,況且後者的耗電量可能會是一大負擔。
而選購 NVIDIA 陣營顯示卡的原因,除了現時較佳的光源追蹤性能,設計用途也是由它壟斷。CUDA 架構有不少獨佔的軟體應用,在設計軟體的優化上也做得比較好,就算不看前面這兩個原因,市面上也找不到其它有 24GB VRAM 的顯示卡。
MSI GeForce RTX 3090 Ti SUPRIM X 24G 則是在效能的基礎上,為供電及散熱做了補強,與原廠創始版不管在效能或是其它表現上,絕對是有感差異。尤其是散熱表現無懈可擊,也就不愧對其為卡王中的卡王了。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