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 ThinkPad X13s開箱評測:Arm架構高質感商務筆電,超低功耗、常時連網

Lenovo ThinkPad X13s開箱評測:Arm架構高質感商務筆電,超低功耗、常時連網

搭載 Arm 處理器的筆記型電腦,近期也成了一股全新趨勢,尤其產品線眾多的 Lenovo,於 Arm 筆電方面亦有長期的耕耘和發展,最新力作即是換上全新高通運算平台的 ThinkPad X13s。除了強打以攜帶性為主的商務客群之外,配合超低功耗、常時連網兩大關鍵特色,這台 Arm 筆電在各方各面都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 

廠商資訊
■聯想 ■0800-000-702 ■www. Lenovo .com/tw 

產品規格
■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cx Gen 3運算平台
■ 記憶體:最高32GB LPDDR4x 4266Mhz
■ 顯示晶片:Qualcomm Adreno 8cx Gen 3
■ 硬碟:最高1TB PCIe SSD
■ USB埠:2個USB-C 3.2 Gen 2
■ 網路:5G、Wi-Fi 6E、藍牙5.2
■ 其他I/O:一個SIM卡插槽、一個耳麥複合孔
■ 作業系統:最高Windows 11 Pro 

建議售價
請洽廠商 

高通在今年初的 CES 大會上,為外界帶來全新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cx Gen 3運算平台,首款搭載的裝置之一,即是由 Lenovo 推出的 ThinkPad X13s 筆記型電腦。雖然說直到六月,ThinkPad X13s 才正式於美國上架,但它精巧的質感、流暢的效能,以及 Arm 架構所帶來的話題性,很快就贏得了科技愛好者的熱切關注。

在外型上,ThinkPad X13s 是一台擁有強烈商務氛圍的傳統型筆電,全黑的外觀令人感到低調、沉穩,沒有奢華且炫麗的燈光效果,上蓋的 ThinkPad 品牌標誌附帶有電源指示燈,開機與充電時紅燈會亮起,讓使用者一眼就能明白電腦的運作狀態,其中一個角落則鑲嵌了金屬材質的 Lenovo 銘牌。

ThinkPad X13s 外觀設計最特別之處,在於上方邊框有一條刻意凸起的「逆向瀏海」,底下除了容納有鏡頭、麥克風等硬體零組件之外,其實也更方便使用者於筆電閉合時,快速透過手指進行定位。

回收鎂材打造輕薄機身

為了強調 ThinkPad X13s 高度可攜性,Lenovo 在筆電的A面與C面,都選用了90%的回收鎂材,兼具環保需求和輕量化,同時也透過低溫焊接製程,將生產時的碳排放量減少35%。

雖然是13吋的商務筆電,但 ThinkPad X13s 的整體重量僅1.09公斤,再配合緊湊的小巧機身讓持握手感更好,無論後背、手提都幾乎感覺不到它帶來壓力,同時也避免了某些同類型產品,偏好大量應用塑膠材質因而產生的「玩具感」。

無論機身上哪個部位,ThinkPad X13s 都能為使用者帶來絕佳的接觸手感,尤其上蓋、置腕區看似平滑但卻不像金屬一般冰冷,反倒令人感受到一種精品商務筆電才具備的溫潤。無論圓角切割或「閃電黑」配色,以及各處材質的包覆與質感調和,ThinkPad X13s 雖然外觀看起來平凡,不過一旦摸到就會讓使用者愛不釋手。

螢幕亮度足夠適合文書

在螢幕規格方面,Lenovo 為 ThinkPad X13s 準備了三種選擇,雖然皆為13.3吋1920×1200的WUXGA解析度,但具備是否支援觸控與最高亮度方面的區別。

其中,亮度400nits版本的 IPS 面板顯示器,除了具有較低的功耗外,還有抗眩光、100% sRGB與德國萊茵 Eyesafe 低藍光發射認證,整體視覺體驗清楚、明亮,色彩表現也足夠鮮豔,僅用來應付日常文書處理跟影音娛樂需求,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已非常充足。

至於鍵盤方面則維持 ThinkPad 筆電一貫的手感,稍微有點曲面且較大的按鍵,讓使用者即便盲敲也不用擔心誤按,回饋感亦相當明確,特別適合文字快速輸入。而在G鍵、H鍵跟B鍵之間,則有 ThinkPad 招牌的「小紅點」TrackPoint 指點桿,提供更精確的滑鼠游標定位,不過下方的類玻璃材質觸控板,尺寸也稍微加大,操作上亦屬流暢滑順。 

外觀介紹

閃電黑商務色調雖是商務筆電常見的沉穩黑色外觀,但其質感更上一層樓,尤其親手碰觸時更加令人驚豔。

紅點電源指示燈開機與充電時上蓋的 ThinkPad 標誌會亮起小紅燈,方便一眼辨識系統狀態。

鏡頭區域凸起設計除了藏有麥克風、鏡頭模組外,藉由凸起的部分,在開啟上蓋時可更加輕鬆。

攝影機與麥克風搭載5MP視訊鏡頭,麥克風則使用高通版本的AI降噪技術以提升語音品質。

認證回收鎂材質筆電的上下蓋均選擇90%經認證的回收鎂材質打造,兼具環保與輕量化。

支援行動上網工作不斷線

既然搭載了 Arm 架構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cx Gen 3運算平台,ThinkPad X13s 其中一項巨大優勢,自然是支援行動上網功能。

ThinkPad X13s 內建高通 Snapdragon X5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不僅於機身右側附帶了實體插槽,可安裝通訊業者配發的 nano-Sim卡,同時還能透過作業系統設定,直接新增eSIM註冊資訊,隨時隨地享受5G高速網路。

此外,ThinkPad X13s 在無線網路方面也支援Wi-Fi 6E規格,藍牙則是5.2版本,即便機身上缺少 RJ-45網路線接孔,但這樣的連接性已能提供使用者不間斷的上網體驗,尤其對於高度依賴網路、雲端作業的商務族群而言,Wi-Fi+5G的搭配確實有其強大的實用性。

至於其他 I/O 方面,ThinkPad X13s 則是選擇了簡化再簡化,僅僅留下2個USB-C 3.2 Gen 2連接埠,以及一個耳麥複合孔,也就是說包含 USB Type-A、專屬充電孔、HDMI影音輸出等,常見的介面通通遭到捨棄,這就導致它的擴充性與應用情境稍嫌不足。

軟硬體保障資料安全性

為了迎合商務市場的高度安全性需求,ThinkPad X13s 也強調了許多關於進階威脅防護的相關功能。其中,ThinkPad X13s 於 CPU 的 Qualcomm 安全處理單元內,整合了微軟開發的 Pluton 安全處理器,打造出從晶片到雲端的安全性全面升級,配合 Windows 11實現 Secured-core PC 標準,筆電內亦具備獨立可信任平台模組(dTPM)。

此外,ThinkPad X13s 也於電源鍵上導入了指紋辨識器,上方的5MP網路攝影機則具備紅外線功能,兩者皆可搭配 Windows Hello 進行登入與解鎖,既可以讓消費者自由選擇,也兼顧了操作彈性、安全性與便利性。

雖然說 ThinkPad X13s 並沒有安裝實體的鏡頭蓋,但使用者仍可以按下F9,為視訊攝影機啟用防窺電子鏡頭蓋,進一步於日常狀況下提升個人隱私安全;機身側邊則還有 Kensington 安全鎖插槽,透過額外配件減少裝置失竊風險。

特色檢視

圓角切割簡潔俐落雖然是13.3吋筆電但機身仍非常緊湊,窄邊框螢幕進一步縮小了體積,重量控制也很得宜。

較大按鍵與觸控板類玻璃觸控板操作起來十分滑順,若想更精確的定位還有招牌小紅點。

多段鍵盤背光調整單色背光開到最大時足夠明亮,鍵盤回饋感很不錯,適合快速輸入文字。

左邊I/O配置僅有2個 USB-C埠,負責資料傳輸、充電、影像輸出與額外擴充等任務。

右邊I/O配置除耳麥複合孔外還有實體Sim卡槽,支援 nano-Sim卡和4G/5G行動上網。

注意軟體相容性更勝效能

由於採用了 Arm 架構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cx Gen 3運算平台,以及整合其中的Adreno顯示晶片,所以在整體效能表現方面,ThinkPad X13s 無法與傳統x86架構產品直觀進行比較,跑分軟體即便能順利產出結果,其數字通常也有所失真。

不過就單純以產品定位而言,ThinkPad X13s 仍屬於入門級商務筆電,適合輕中度的文書作業,以及排除遊戲以外的日常影音娛樂需求,若要涉及影像、繪圖處理或高效能運算,其實就會有些超出它的能耐。

選擇如 ThinkPad X13s 這類的 Arm 架構筆記型電腦,使用者得面對的最主要關卡,仍然還是軟體相容性不足的問題。即便採用 Windows 11作業系統,在模擬器與程式碼轉譯上已經有著大幅進步,但 ThinkPad X13s 實際執行部分軟體時,還是會出現無法正常啟動,或者中途出現錯誤的情況,有待未來程式主動釋出改版,或者模擬器再升級才能有效克服。

效能表現

不支援跑分評測目前PCMark 10仍不支援 Arm 架構筆電,因此無法進行跑分評測。

支援eSim導入功能在隨附的 Windows 11作業系統中,使用者可以載入 eSim 相關資訊以存取行動網路。

總評結語:一台值得入手的 Arm 筆電

外型設計 ★★★★
雖然是商務筆電常見的樸素外觀,但實際上手會對 ThinkPad X13s 的材質選用感到非常驚艷,手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做工良好的精品。

效能表現 ★★★
選用 Arm 架構有利有弊,雖具備省電、低功耗與行動上網,但軟體相容性仍有很大進步空間,不過只要程式支援,實際體驗仍然十分流暢。

散熱音效 ★★★★★
受惠於高通處理器的低功耗,筆電內部並未安裝任何風扇,同時也沒有打造散熱開孔,所以既不會發熱亦十分安靜,重量也隨之減輕。

連接擴充 ★★★
只有2個 USB-C 負責所有連接任務,擴充性相對不足,但是藍牙音效支援 aptX,還有 Dolby Audio 喇叭系統,影音體驗仍有水準。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Sony Ear Duo- 無線開放式耳機內建語音助理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MikaBrea
作者

曾任PC home雜誌硬體編輯,負責軟體教學以及產品評測,專注於遊戲/電競與其它有趣的一切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