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平台進入全新世代:Intel 第13代CPU掀換機潮、NVIDIA GeForce RTX 40 進駐筆電

筆電平台進入全新世代:Intel 第13代CPU掀換機潮、NVIDIA GeForce RTX 40 進駐筆電

在 CES 2023展上, Intel 推出第13代 Core 系列行動版本處理器,且一口氣發布極致效能的Core HX系列,以及主流產品應用的H系列、P系列、U系列,還有全新的入門U系列,儘管產品將依序陸續上市,但也代表今年筆電的處理器有新的選擇。

而 NVIDIA 也在 CES 2023展期間,發布 Ada Lovelace 架構的 GeForce RTX 40系列的顯示晶片,有高階定位的RTX 4090及RTX 4080,以及中高階到主流定位的 RTX 4070、RTX 4060、RTX 4050,一共五款。在新製程的能源效率輔助下,功耗只需三分之一,就可以到達到前一代的效能表現,有助於效能的大幅提升。此外,NVIDIA 也同步推出第五代 Max-Q 技術,進一步降低整體功耗,讓筆電在效能、續航力和機身尺寸之間,取得更優異的平衡點。

今年 Intel 及 NVIDIA 都在 CES 上推出新產品,這也代表筆電平台將進入全新世代,而搭載新規格的產品預計要於二月開始陸續上市,近期想買新筆電時,不妨先由認識新平台開始。

Intel第13代Core處理器擴大HX系列

去年九月 Intel 推出第13代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後,在 CES 2023期間則推出筆電專用的 Intel 第13代 Core 系列處理器行動版本,延續「效能核心(P-Core)」加「效率核心(E-Core)」的混合架構設計,並擴大媲美桌上型版本的HX系列產品線,且透過增加 P-Core 與 E-Core 核心數目、支援更高原生時脈的DDR5記憶體,以及豐富的擴充性,讓筆電設計更加多元。

產品設計與桌機版相似

在 Intel 第13代 Core 系列處理器中,推出多款超高效能的HX系列,功耗為55W,且因為本質與桌上型版本相當接近,採用相同的雙晶片設計,再以適合筆電使用的特性進行封裝,因此,具備與桌上型平台更接近的架構與效能,並能夠搭配容量高達128GB的DDR5-5600或DDR4-3200記憶體,及支援處理器與記憶體超頻功能。目前已發布9款,當中最高階的 Intel Core i9-13980HX具備24核心,即8個 P-Core 加上16個 E-Core 組合,最高 Turbo 時脈可達5.6GHz,最高 Turbo 功率可達157W。Intel 表示未來將有超過60款產品會搭載HX系列,且於 CES 2023展上,已有不少搭載的機型展出,如 ROG Strix Scar 16 (G634)、MSI Titan GT77 HX、Razer Blade 18…等。

MSI定位在最高階旗艦的 Titan GT77 HX,自然也是搭配 Intel Core i9-13980HX處理器。

多核心效能大幅成長

在效能表現上,官方舉出 Intel Core i9-13950 HX處理器搭載增強版的 Intel Thread Director執行緒管理技術,效能與前一代 Intel Core i9-12900HK處理器相比,在單核心部分提升11%,多核心則提升至49%,且相同 GPU 條件下,遊戲體驗則提升12%。此外,這一代 HX系列處理器,具備全系列可超頻的特性,讓各筆電大廠以及使用者,可於散熱與供電足夠的狀態下,自行調校更優異的效能表現。

9款Intel Core HX系列處理器規格

22款Intel第13代 Core H、P、U系列報到,再新增輕省型的N系列

在 Intel 第13代 Core H、P、U系列處理器中,還導入 Movidius VPU 視覺處理器,可以提供多元的 AI 加速運算功能,舉例來說,能夠應用於視訊會議中的背景虛化、自動追焦等附加功能,不但有助於提升使用者體驗,在這些特定應用情境中,也比透過處理器、顯示晶片運算更加省電。因此,今年也會有幾款搭載 Intel Movidius VPU 的 Evo 平台筆電,且已與微軟 Windows 11深度整合,以確保具備完整的功能。

 在 CrossMark 效能測試中, Intel Core i9-13900HK 的表現比起前一代的 i9-12900H提升10%左右。

調整TDP散熱設計功耗

在應用於主流筆電的H、P、 U系列中,是以第12代 Cor e系列處理器為基礎設計,採用處理器核心與 PCH 晶片一起封裝的整合設計,最高提供6個 P-Core 效能核心,加上8個 E-Core 效率核心的組合,並具有處理器直連的 PCIe Gen 5x8以及2組 PCIe Gen 4x4通道。記憶體則支援DDR5/LPDDR5/DDR4/LPDDR4規格,提供筆電廠商更彈性的搭配組合。另外,重新調整預設的TDP設定,除了 H系列維持45W TDP設計外,P系列則由前一代的35W TDP調降為28W TDP;U系列僅保留15W TDP版本,並取消9W TDP的版本,但U系列仍可依各筆電大廠的散熱結構設計,推出無風扇的產品。

Acer在 CES 2023發表的 Swift X 14,將會搭載 Intel 第13代 Core H 系列處理器。

導入Movidius VPU

在 Intel 第13代 Core H、P、U 系列處理器中,還導入 Movidius VPU 視覺處理器,可以提供多元的AI加速運算功能,舉例來說,能夠應用於視訊會議中的背景虛化、自動追焦等附加功能,不但有助於提升使用者體驗,在這些特定應用情境中,也比透過處理器、顯示晶片運算更加省電。因此,今年也會有幾款搭載 Intel Movidius VPU 的 Evo 平台筆電,且已與微軟 Windows 11深度整合,以確保具備完整的功能。

支援外接兩台4K螢幕

在連接性部分則支援Wi-Fi 6E、藍牙LE音訊以及 Thunderbolt 4,並新增 DisplayPort 2.1與USB 3.2 20Gbps規格,可以連接兩台4K/60Hz或1080p/240Hz規格的螢幕,不過還是得依各家筆電設計而定。Intel 也表示,在2023年將會有250款以上的產品搭載 Intel 第13代 Core H、P、U系列處理器,並預計在第一季陸續上市。

Intel 第13代 Core 處理器,除了HX系列(55W)以外,還有H系列(45W)、P系列(28W)、U系列(15W),部分TDP與前代不同。

全新入門的N系列

由於 Intel 在2022年宣布不再使用 Pentium 與 Celeron 品牌,並將既有產品線合併為 Intel Inside,因此現在看到的N系列中,其實是 Pentium N100、N200,此外,也將 Core i3納入 Core N 系列裡,推出i3-N-305、i3-N300。也因為是定位給輕省筆電或小電腦使用,因此只具4/8個 E-Core,並沒有 P-Core 設計,但仍具有 HEVC(h.265)、VP9硬體編碼格式、AV1硬體解碼加速功能,能夠滿足文書與多媒體娛樂需求,預計會有50款以上的產品搭載N系列處理器。

22款Intel Core H、Core P系列、Core U系列處理器規格

筆電平台進入全新世代:Intel 第13代CPU掀換機潮、NVIDIA GeForce RTX 40 進駐筆電

筆電平台進入全新世代:Intel 第13代CPU掀換機潮、NVIDIA GeForce RTX 40 進駐筆電

NVIDIA GeForce RTX 40 行動版:最高階RTX 4090、同步推出第五代 Max-Q 技術

去年 NVIDIA 推出 Ada Lovelace 架構的 GeForce RTX 4090及RTX 4080顯示卡,宣告桌上型電腦的顯示卡進入 RTX 40新世代,而在今年的 CES 2023上,緊接著發表行動版本的RTX 40 系列顯示晶片,這也表示筆電也跟進RTX 40系列世代,同步也推出第五代 Max-Q 技術。

顯示卡相同的Ada Lovelace架構

行動版本的 RTX 40系列與桌機版一樣,採用 Ada Lovelace 架構,雖然 Ada Lovelace 架構基礎與前一代 Ampere 架構相似,但 NVIDIA 強調,於新製程的能源效率表現下,從 GeForce RTX 30進入 GeForce RTX 40系列後,將會有感升級前後代的差異,若以 RTX 30系列做比喻,換成 Ada Lovelace 架構下,僅需 RTX 3050的功耗即可達到 RTX 3070的效能表現。同時具備第四代 Tensor 核心,可有高達4倍的 DLSS 3效能,以及第三代 RT核心,讓光線追蹤效能高於過去2倍。

NVIDIA 強調在 Ada Lovelace 架構下,僅需 GeForce RTX 3050的功耗,就可達到 GeForce RTX 3070的效能表現。

行動版首見RTX 4090等級

在 RTX 40系列裡,一口氣發布高階定位的RTX 4090及RTX 4080,以及中高階到主流定位的 RTX 4070、RTX 4060、RTX 4050,一共五款,並由 RTX 4090及 RTX 4080率先於2月初推出。

當中,最高階的 RTX 4090是行動版本中,首次使用90等級的命名,使用與桌上型 RTX 4080同款的AD103晶片,內含9728個 CUDA Core、304個第四代 Tensor Core、76個第三代RT Core,功耗為80~150W,可依筆電廠商於散熱設計的不同,在範圍區間內彈性彈整。至於RTX 4080則是採用與桌上型RTX 4070 Ti同類型的AD104 晶片,功耗為60~150W區間。

RTX 4090及RTX 4080將會應用於效能型旗艦級筆電,預估可支援3台4K UHD(3840 × 2160 )解析度螢幕維持60fps的運算,且內建雙編碼器可使影片匯出時間縮減一半,也很適合應用在影像創作上。

中高階已達RTX 3080效能

中高階的 RTX 4070是使用尚未公開的AD106晶片,功耗為35~115W區間。主流的RTX 4060和入門的 RTX 4050都使用AD107晶片,功耗都為35~115W區間,但兩者最顯著差異在於,RTX 4060配備 128位元的8GB GDDR6,而  RTX 4050為更低階的96位元6GB GDDR6。不過,由 NVIDIA 發布的資訊來看,在 Ampere 架構設計下,這三款顯示晶片都可帶來與前一代RTX 3080 相當,甚至還要快的效能表現,且功耗只需要三分之一。

第五代Max-Q技術

NVIDIA 除了發表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示晶片外,也同步公布第五代 Max-Q 技術,除了延續前四代的核心技術之外,還加入針對筆電最佳化的DLSS 3,並透過 Whisper Mode 與 Battery Boost 等技術,在維持一定效能表現下,進一步降低噪音與耗電,標榜可以提升4倍效能表現,以及2倍的音效和電池續航力表現。

NVIDIA 從2017年推出 Max-Q 技術至今,已進入第五代,效能也提升20倍,讓筆電在效能、續航力、機身尺寸之間,取得更優異的平衡點。

另一個特色便是使用超低電壓的GDDR6記憶體,以及三速記憶體控制,讓  GPU  能夠自動且智慧的切換到更低功耗的記憶體狀態。此外,Ada Lovelace 架構也採用更高頻寬、更大容量且改善時脈閘控的快取記憶體,進一步降低整體功耗,讓筆電在效能和機身尺寸、續航力之間取得更優異的平衡點。

14吋筆電兼具效能與攜帶性

NVIDIA 在 CES 上也分享到,過去主流的13.3吋筆電,即目前的14吋筆電,是市場最受歡迎的尺寸,在可接受的螢幕尺寸、輕量外型設計、長效續航力表現上,具有最佳的平衡點,但效能表現往往有限,即便搭載獨立顯示晶片,效能也不盡理想。不過在能源效率大幅提升的 Ada Lovelace 架構下,RTX 40系列顯示晶片與第五代 Max-Q 技術,將可讓14吋筆電兼顧高效能、長續航力與纖薄設計,並可滿足電競與專業內容創作者的需求。

搭載 GeForce RTX 4090與RTX 4080的筆電,除了可輕鬆執行3A大作之外,還能滿足多螢幕與 NVIDIA  Omniverse 下3D設計的協作需求,此為 Alienware x16。

至於搭載RTX 40系列顯示晶片的筆電,預計會在二月開始推出,先上市的會是旗艦效能型筆電,配置高階定位的 RTX 4090及 RTX 4080顯示晶片,之後才會是中高階到主流定位的筆電,搭載 RTX 4070、RTX 4060、RTX 4050顯示晶片。

搭載 GeForce RTX 4090與 RTX 4080的筆電,可輕鬆執行3A大作之外,還能滿足多螢幕與 NVIDIA Omniverse下3D 設計的協作需求,此為 Alienware x16。

GeForce RTX 40系列顯示晶片重要規格

筆電平台進入全新世代:Intel 第13代CPU掀換機潮、NVIDIA GeForce RTX 40 進駐筆電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Sony Ear Duo- 無線開放式耳機內建語音助理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WL.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主要負責蘋果、手機、筆電、桌機、平板等產業領域,以及相關硬體的教學以及評測、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