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時,16:9的Full HD螢幕才剛問世,現在21.6吋與23.5吋的產品則已因為親切的價位成為市場主流。但是在五千與萬元之間的產品若要多介面就得屈就小尺寸;要大尺寸就得忍受介面少,兩者都要就是荷包失血。技嘉所代理的Envision G2460w,不但具備23.6吋Full HD大尺寸面板,也同時具備DVI和D-sub介面,市售價也在七千元以下。
這麼便宜,但還是有DVI
說到G2460w的特色,當然是同時具備DVI和D-sub介面。在六千元到七千元的價格帶中,24吋螢幕幾乎僅有D-sub介面。顯示器介面其實早已應由類比的D-sub轉換到數位的DVI,如今甚至要再向前跨進更為先進的Display Port,但是因為成本與普及等等因素,D-sub仍然還是最為通用的介面。
不過由於D-sub以類比訊號傳輸,畫面品質受到相當多因素的影響,像是:傳輸線、顯示卡、螢幕轉換晶片的品質等等…尤其在利用D-sub顯示Full HD解析度時,有時甚至會看到畫面出現抖動、水波紋等等狀況。長久下來對於使用者的視力其實是有影響的。也因為如此,G2460w能夠提供DVI數位介面,成為理所當然的優點。
▲想接遊戲機的話,Xbox就有D-sub線材,PS3則可透過色差端子轉接成D-sub。
另外一個特色就是G2460w在OSD中加入了局部增亮與色彩增豔的效果。局部增亮就像是之前介紹過的LG螢幕驅動程式中的Cinema Mode,不同的是內建於螢幕中,在Linux和Mac OSX下也能夠開啟;但是增亮區域大小和位置調整幅度有限,使得實用性不足。色彩加豔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是不錯的功能,由於增加了亮度與色彩飽和度,就算照片灰暗也會變得很好看。不過這不代表G2460w的色域夠廣,對於專業使用者而言,會比較推薦看看後面所作的色域測量。
▲開啟局部增亮後,畫面上會出現方框,內建於OSD中,各種作業系統都適用。
色域表現普普,背光很均勻
雖然具備色彩增艷模式,但是整體而言G2460w的色域表現並不會太好。依照我們測試的標準來看,距離sRGB色域還有相當多的差異,紅綠端的色彩表現並不佳。但是背光卻相當均勻,僅有左右兩端較暗。各位在觀看背光均勻圖片時可以離螢幕遠一些,比較容易看清楚亮度差異。
▲G2460w的色彩表現並不佳,比較適合一般文書工作使用。
▲但是背光亮度卻相當均勻,離遠一點可以看得較為清楚。
整體來說,Envision G2460w的價格效能比算是相當不錯,適合中小型的辦公室替換舊的17吋、19吋螢幕。但是如果要用於美術、攝影,最好還是選擇色彩表現較佳的產品。
有VESA壁掛架
當然,LCD螢幕在電腦中,可以說是最為「一分錢、一分貨」的配件。G2460w提供低價位的大尺寸、多介面的同時,在外型上就少了一份設計感。從材質到設計顯得中規中矩,不會相當特出。但是卻保留了VESA壁掛架,可用在展覽會場上影片播放等多種用途。
▲G2460w在外型並不特出,反倒非常適合在辦公室中使用。
▲拆下底座後可以直接掛在牆壁上,作為電視牆或示範影片播放都方便。
▲腳座僅能調整仰角,不過TN面板垂直視角小,容易產生色差。
- 價格:6,890元
- 優點:
價格帶中少見具有DVI的24吋產品,尺寸與介面兼具。 - 缺點:
色域表現稍差,外型與材質顯得陽春。
螢幕尺寸 | 23.6吋 |
解析度 | 1920×1080 |
亮度 | 300cd/m2 |
面板對比 | 廠商未提供 |
動態對比 | 60,000:1 |
反應速度 | 5微秒 |
可視角(上下/左右) | 160 / 170度 |
點距 | 0.2715mm |
影像介面 | D-Sub x 1 / DVI x 1 (支援HDCP) |
音訊介面 | 無 |
其他特色 | 局部增亮、色彩增艷功能 |
體積 | 554(寬)x 410(高)x 198(深)mm |
重量 | 5KG |
同樣尺寸 又是大廠 又有多功能選單 同時具備DVI和D-sub跟HDMI三介面 價錢差不多
測試方法在這邊:http://techbang.com.tw/posts/1052
@Tomoyao
這篇時間有點久了,目前小編最感興趣的是最近總算有代理的AOC螢幕,IPS只要8千。當然會借回來測測看。
http://bit.ly/cz7G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