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圍繞韓國團隊發現的疑似室溫超導材料LK-99,全球材料學界都展開了一波浩浩蕩蕩的復現嘗試。但近日,越來越多的實驗結果證明,LK-99室溫超導的美好神話,可能只是一個泡沫。
目前,美國馬里蘭大學CMTC(凝聚態物質理論中心)在社群平台公佈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LK-99並非超導體,甚至在極低溫下同樣不具備超導性——它只是一種電阻非常高的劣質材料而已。
無獨有偶,近日中國的北大量子材料科學中心在預印本網站arXiv提交的論文也指出,LK-99並沒有超導性。
論文指出,團隊成功合成出了類似LK-99的多晶陶瓷樣品,並在一些小片狀碎片中成功觀測到了「半懸浮」。但在後續測試中,團隊並非檢測到樣品中存在邁斯納效應或零電阻,所謂的半懸浮也僅僅是因為樣品中存在軟磁鐵成分而已。
北大論文指出,「我們的測量沒有顯示樣品存在邁斯納效應或零電阻,故我們認為樣品沒有表現出超導性。」
此外,目前印度國家實驗室也發表論文,否認了LK-99在室溫下的超導性。
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王立民日前也在Youtube上進行複製超導體LK-99的實驗,但實驗結果顯示,材料合成出來是導體,也具有一些反磁性,但並不具備超導性質特徵。
從目前各國研究團隊的成果來看,LK-99的室溫超導顯然並不存在,人類在尋找一種足夠泛用、對環境要求較低的超導材料上,仍有不短的路要走。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