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手寫的論文,卻被審稿人鑑定為「ChatGPT生成」而被拒收。一位副教授的遭遇引發學術界關注,登上Nature專欄。因此,她決定從此以後每篇論文都在GitHub上寫,由於上面會有變更記錄,藉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AI就算沒有惡意,也可能破壞人類的學術發展
這件事一傳開,網友們立刻想到了這麼一句話:身為人類,沒有通過圖靈測試。
也有網友表示,自己也遇到過類似情況:我把我的手稿給同事看,他說了一樣的話。我當時就想「我寫作水準提高了!」哈哈。
事件詳情
論文作者名為Lizzie Wolkovich,是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森林與保護科學的副教授。
這次被拒收的研究工作有關「全球變化對生態群落的影響」。
Lizzie坦言自己並不擅長寫論文,「和許多人一樣,我發現寫論文是一個有點痛苦的過程」。為此,她表示自己研讀了一堆寫作指南,最後形成了自己的寫作流程,大概是:先搞幾個大綱,再動筆寫初稿,寫完之後緊接著是反覆的修改。
她還把這套方法推薦給她的學生們,強調作為科學家,能把複雜的想法表達得清楚明瞭是很重要的。
然而,當Lizzie提交了她精心撰寫的論文後,卻意外遭到審稿人的指控:被懷疑使用ChatGPT進行科研造假。
而且,這種指控並非關於資料偽造。Lizzie表示自己的研究資料透明且可復現,無人質疑她在資料或結果上的真實性,但是她投入不少努力的寫作,卻被視為造假行為。
更令她沒想到的是,期刊編輯也模糊地表示同意審稿人的說法,並認為「寫作風格不尋常」。
面對這樣的指控,Lizzie堅決否認,並決心證明自己的清白。
她指出,自己採用LaTeX純文字寫作,並使用Git版本控制系統,其修改歷史可在GitHub上查證,包含了「終於開始寫了!」、「又寫了25分鐘!」這樣的細緻的提交記錄。
她還計畫通過對比ChatGPT出現前後她的的論文風格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甚至考慮過詢問ChatGPT以確認論文非其所寫。
儘管已經有了多種自證清白的方法,Lizzie仍直言不諱地表示「真正想做的其實是憤然離場」。
被迫用GitHub寫論文
文章最後,Lizzie用大篇幅文字表達了自己對於此事的看法。
其中指出AI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通過自己這次的經歷可以體現出AI單單是「存在本身」就有可能引發問題。
而科學研究需要基於信任和道德標準,建議科學團體應制定明確的AI使用規範,而不是在拿不出什麼證據的情況下,打擊作者。
並且她還提到,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決定今後每篇論文都使用GitHub記錄寫作過程,以展示她的工作是獨立完成的。
這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討論。有人表示大型語言模型帶來的這個問題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果大型語言模型能夠滿足人們的預期,其自然結果就是破壞了我們對任何書面內容的信任。這也就意味著,社會運作的又一基石將不復存在。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