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與自動化機器人一起工作,會讓生產線的人類同事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

研究指出與自動化機器人一起工作,會讓生產線的人類同事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

關於自動化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已經有很多論述。在短期內,許多僱主抱怨無法填補職位空缺和留住員工,這進一步加速了機器人的應用。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未來就業市場的長期影響還有待觀察。

然而,經常被忽視的一個方面是,人類如何看待他們的機器人同事?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本週發佈了從過去十五年間開展的幾項調查中收集的結果,以評估機器人技術對工作「意義」的影響。該智庫是這樣定義這個公認的抽象概念的:

「在探索是什麼讓工作變得有意義時,我們依賴於自我決定理論。根據這一理論,滿足三種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能力、自主性和相關性--是激勵員工並使他們通過工作體驗目標的關鍵。」

資料來自對歐洲 20 個國家 14 個行業的工人進行的調查,並與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佈的機器人部署資料進行了交叉對比。接受調查的行業包括汽車、化工產品、食品飲料和金屬生產等。

該研究所報告稱,這對工人認為的意義和自主水平產生了負面影響。

研究指出與自動化機器人一起工作,會讓生產線的人類同事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

布魯金斯指出:「如果食品和飲料行業採用機器人的比例增加到與汽車業相當的水準,我們估計,工作的意義將下降 6.8%,自主性將下降 7.5%,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在自主性方面,人們一直擔心在工業環境中採用機器人技術是否會使人類所扮演的角色也變得更加機器人化。當然,也有人經常反駁說,這些系統有效地消除了這些角色中許多最重複的方面。

該研究所還指出,這些影響是跨角色和人口統計的。論文指出:「我們發現,無論工人的教育水準、技能水準或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如何,機器人化對工作意義的負面影響都是一樣的。」

至於如何應對這種轉變,答案很可能不是簡單地拒絕自動化。只要機器人能對企業的生產線產生積極影響,其採用率就會繼續快速增長。

研究指出與自動化機器人一起工作,會讓生產線的人類同事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

布魯金斯居民米萊娜-尼科洛娃(Milena Nikolova)提出了一個看似簡單明了的解決方案,她表示:「如果企業能夠建立機制,確保人類和機器合作而不是競爭完成任務,那麼機器就能幫助改善工人的福利。」

這也是那些自動化公司兜售協作機器人技術,而不是完全取代工人的決定性原因之一。人類與機器人的對抗,幾乎肯定會是一場失敗的戰鬥。

 

 

cnBeta
作者

cnBeta.COM(被網友簡稱為CB、cβ),官方自我定位「中文業界資訊站」,是一個提供IT相關新聞資訊、技術文章和評論的中文網站。其主要特色為遊客的匿名評論及線上互動,形成獨特的社群文化。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