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投入 810 億美元補貼,全球晶片大戰火力全開

歐美投入 810 億美元補貼,全球晶片大戰火力全開

以美歐為首的國家已投入近 810 億美元,致力於下一代半導體的研發和生產,加劇了全球晶片產業的競爭態勢,這場關於晶片主導權的較量正愈演愈烈。這僅是全球各國政府為英特爾、台積電等行業領頭羊公司撥出的近 3800 億美元資金中的冰山一角,目的是促進更強大微處理器的生產。資金的迅速增加已將美國主導的晶片尖端技術競賽推向關鍵轉折點,這將塑造全球經濟的未來。

「在與中國的技術競賽中,我們已跨越了界限,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蘭德公司的高級中國戰略技術顧問吉米·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表示,「雙方都把這當作其國家戰略的最高目標。」

美國及其盟友在晶片領域的巨額投資加劇了國際貿易戰的形勢,包括在日本和中東等地。然而,這對英特爾而言是一線生機。作為曾經的晶片製造業巨頭,英特爾近年來面對 NVIDIA、台積電等強勁對手顯得力不從心。

美國的投資計畫已進入關鍵階段。上月,美國官員宣佈向國內最大的電腦儲存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公司提供 61 億美元的資助。這是美國為本土先進晶片製造工廠提供的最新一筆多億美元補貼,此前其已向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電子等公司提供了近 330 億美元的資金承諾。

這一切的背後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的《2022 年晶片與科學法案》。該法案承諾為晶片製造商提供總計 390 億美元的資助,並額外提供價值 750 億美元的貸款和擔保,以及高達 25% 的稅收抵免。這是拜登政府重振國內半導體生產,特別是尖端晶片生產的重要舉措,也是其爭取在 11 月大選中連任的關鍵策略。

而美國的這些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對抗中國,其目的還在於縮小與亞洲晶片產業中心的差距,如台灣和韓國。這場資金熱潮還加劇了美國及其在歐洲和亞洲的盟友之間的競爭,因為他們都在爭奪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等領域日益增長的裝置需求市場。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上月華盛頓的一場會議上表示:「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而我們的競爭對手也毫不懈怠。他們在迅速行動,因此我們也必須加快步伐。」

全球投資計畫

在大西洋彼岸,歐盟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價值 463 億美元激勵計畫,旨在擴大本地製造實力。據歐盟委員會的預測,該行業的公共和私人投資總額將超過 1080 億美元,主要用於支援大型製造基地。

歐洲最大的兩個項目都位於德國:英特爾計畫在馬格德堡(Magdeburg)投資約 360 億美元建設的晶圓廠,預計將獲得近 110 億美元的政府補助;以及價值約 110 億美元的台積電合資企業,其中一半資金將由政府提供。儘管如此,歐盟委員會尚未對這兩家公司的政府援助給出最終批准。

有專家警告說,歐盟目前的投資力度可能不足以實現其 2030 年生產全球 20% 半導體的目標。

其他歐洲國家在籌集大型項目資金或吸引公司方面遇到了不小的挑戰。西班牙在 2022 年宣佈將向半導體領域投入近 130 億美元,但由於該國缺乏半導體生態系統,迄今為止只向少數公司發放了少量資金。

新興經濟體也在努力進入晶片行業。印度在今年 2 月批准了由 100 億美元政府基金支援的投資計畫,包括塔塔集團提出的建設該國首個主要晶片製造廠的投標。沙烏地阿拉伯的公共投資基金正在計畫今年進行一項未具體說明的「大規模投資」,以開啟該國進軍半導體的大門,旨在實現其經濟多元化,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日本自 2021 年 6 月啟動晶片戰略以來,已為其晶片計畫籌集了約 253 億美元。其中 167 億美元已分配給包括在熊本設立的兩家台積電代工廠以及在北海道設立的另一家代工廠的項目。此外,日本本土企業 Rapidus 計畫於 2027 年在北海道開始大規模生產 2 奈米晶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希望籌集 642 億美元,其設定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將國內晶片銷售額提高至約 963 億美元,約是目前的三倍。

與此相對,韓國政府並未像美國和日本那樣提供直接的財政補助和資金支援,而是選擇以引導者的身份支援其資金雄厚的財閥集團。在半導體領域,韓國政府在約 2460 億美元的支出中扮演了支援角色,這是韓國政府對從電動汽車到機器人技術等本土技術的廣泛願景的一部分。據韓國財政部週日透露,他們將很快公佈一項 73 億美元的晶片計畫,以進一步推動這一努力。

然而,全球政府支援的資金激增也帶來了一個潛在的風險,即可能導致晶片供過於求。伯恩斯坦的分析師薩拉.魯索(Sara Russo)警告說:「所有這些主要由政府投資而非市場驅動的製造業投資,最終可能會引發產能過剩的問題。」不過,由於計畫中的新產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上線,這種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

出口管制

目前,像 NVIDIA、高通和博通這樣的公司在人工智慧等關鍵領域的晶片設計上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然而,關於這一領先優勢的幅度,業記憶體在著不同的觀點。一些專家認為中國與領先水平相差多年,而另一些人則堅持認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處於迎頭趕上的關鍵時刻。

當前,中國的半導體工廠建設數量位居全球之首,不僅生產常規的傳統晶片,同時也在積累跨越性技術進步所需的專業知識。此外,中國正致力於開發與 NVIDIA 人工智慧晶片及其他高端矽晶片相媲美的國產替代產品。

為阻止其地緣政治對手獲取最新的半導體技術,美國實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的相關發展。目前,拜登政府正在努力爭取歐洲和亞洲的盟友,以對製造最尖端晶片所必需的精密裝置實施出口管制。

前美國政府官員、現為奧爾布賴特.斯通布里奇集團(Albright StonebridgeGroup)的中國及技術政策專家保羅.特里奧羅(Paul Triolo)表示,美國主導的打擊行動實際上極大激勵了中國公司提升自身能力、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並促進了企業間的合作。這一過程也加強了政府對於國內公司的支援。

晶片供應中斷的威脅也引起了雷蒙多的關注。這位前羅德島州州長和前風險投資家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左右,美國工廠能生產全球 20% 的最先進邏輯半導體。而據半導體行業協會預測,到 2032 年,美國有望佔據該市場 28% 的份額,從而成為全球第二大晶片生產國。

在建造這些工廠的過程中,競爭也日趨激烈,這為尋求連任的拜登帶來了一定的風險。他將製造業復興的承諾置於與川普(Donald Trump)競選連任的核心位置。

亞利桑那州的晶片項目已經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獎勵,該州被視為 11 月美國大選勝利的關鍵。然而,英特爾和台積電計畫在美國建設的晶圓廠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成並開始生產晶片,這將考驗選民是否有耐心看到承諾的就業崗位兌現。

截至目前,川普尚未闡明他的半導體計畫,包括晶片法案資金。這些資金在經過長時間的盡職調查後,預計要到選舉日左右才會開始撥付。

 

 

NetEase
作者

網易科技,有態度的科技門戶!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_163),看有態度的深度內容。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